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校历史探究学习小组以“中国的过去与未来”为主题,决定举办一次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演变历程的展示活动。请你参加活动并回答下列问题:

              展示一  近代屈辱外交篇

              1842年,英国同清政府签订的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展示二  现代独立自主篇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

              “1954年……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因此,我走完舷梯时决心一边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的回忆录

              展示三  新时期对外开放篇

              “我们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推动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实现振兴和发展;应该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使人类更加和睦。”

               ──摘自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据展示一,《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据展示二,20世纪50年代,“中国声音”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是如何体现的?材料中的“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反映了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产生了什么影响?

              (3)据展示三,列举两个与上海有关的实例,说明中国在新时期加强与世界各国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 2. 新中国建立后的外交政策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国人民不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就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我们反对倒向帝国主义一边的蒋介石反动派,我们也反对第三条道路的幻想。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

              (1)结合材料一,指出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及外交成就。 

              图(a) 乔的笑   图(b) 跨洋的握手

              (2)图(a)中外交部长乔冠华开怀大笑的原因是什么?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还有哪些突出成就?请再举两例。 

              (3)图(b)所反映的是我国外交史上的哪一事件?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 3. 睦邻友好是中国对外关系的基础。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地惠及周边国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字仪式(见图)

              材料二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五项原则完全可以成为在我们中间建立友好合作和亲善睦邻关系的基础。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补充发言

              材料三 在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就指出:中日两国之间,“不但人民要往来,人民还要影响政府,改变政府的态度,两国才能友好”。                   ——《周恩来外交文选》

              材料四 上合组织的合作最先起源于安全事务,目前……全面加强教育、文化、卫生、救灾等领域合作,确保成员国民众多方受益。  ——《上合组织十周年:总结过去 继续向前》

              (1)材料一,反映出新中国的什么外交方针?指出材料二所体现的外交原则及外交方针,说明其对中国外交的积极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对日外交的方针。20世纪70年代促进中日关系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分)

              (3)结合材料四并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上海合作组织成立的国际形势及其重大意义。(4分)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在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时外交政策的变化趋势。(2分)

            • 4. 材料一: 现代独立自主篇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

                 材料二 新中国不同时期的 “握手”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中国声音”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是如何体现的?

              (2) 材料二中,图1反映了中国怎样的外交方针?这一方针的积极意义怎样?

              (3)促成图2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图3反映出目前世界政治格局发展趋势是什么?

            • 5.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或不同的国家,适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   ——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54周年

              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成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唐家璇                                             

              (1)材料一反映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什么特点和意义?(4分)

                    材料二1971年7月,尼克松认为世界已有五个世界……实力中心——西欧,日本,中国以及苏联和美国,在本世纪1/3时间里,这五支力量将成为……决定末来的中心。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72年,二十年间,中美处于敌对状态。在你担任总统的时候,改变了这个状态。我非常赞赏你的看法,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以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我知道你是反共产主义的,而我是共产主义者.                                  ———邓小平1989年见尼克松时的谈话

                  

              “在这个世纪……实行过去失败了的任何政策都是不行的,遏制已过时” ,“在美苏进行对话的同时,美国可能需要在中国问题上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尼克松与戴高乐的谈话

              (2)请根据材料说明美国要求改善中美关系的原因有哪些?(3分)

                     材料三 “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双方并宣布愿以忠诚的合作精 神,参加所有以确保世界和平与安全为目的之国际活动,并为此目的之迅速实现充分贡献其力量。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材料四   在朝鲜战争中,苏联空军……没有掩护或配合中国军队的地面作战,而是在美国人所称的“米格走廊”(在鸭绿江与清川江或大同江之间的地区)保护后方交通线,而且,与美国统一指挥联合国军作战不同,苏联空军完全独立于中国军队,他们与中国的地面部队“没有任何合作”。这意味着,斯大林始终没有满足中国领导人最初提出的要求:希望苏联空军与中国军队协同作战。

                                                               ——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的目的和重要历史意义?朝鲜战争中苏联空军的行为是否符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精神?结合材料三、四说明理由。(8分)

            • 6. 2009年11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发表讲话时说,“……我们应继续本着平等互利、注重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推动中非经贸关系向更大规模、更宽领域和更高水平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最近中国和印度曾经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它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材料二  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侵略干涉内政的恐惧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化集》第3集

              材料三    在我们之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的痛苦。……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                    

              ——《国际关系资料选编》(1945~1980年)

              回答:

              (1)材料一、二中所说的“某些原则”、“这些原则”指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概述“这些原则”所要解决的问题,又是针对什么现象提出的?

              (3)材料三是谁在何时何地何会议上的发言,他阐明了什么方针?

            • 7. 外交是 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对外政策。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分别是什么?(2分)

              (2)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初外交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2分)

              (3)20世纪50到70年代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据此概括出影响我国外交政策的因素。(4分)

              ⑷新时期,我国外交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简要概括新时期我国外交出现了哪些新特点?(2分)

            •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万隆会议与中国同亚非国家的经贸关系表

              1955年8月

              中埃签订贸易协定,埃及从中国进口钢材,中国购买埃及棉花。次年,中埃正式建交。之后,苏伊士运河危机爆发,中国政府向埃及提供了2000万瑞士法郎的无偿援助。

              1955年9月

              中国售往缅甸的钢材、生丝、棉纱、玻璃、毛毯以及油漆、瓷砖、花布等物资到达仰光。

              1956年5月

              日本政府同意与中国互派民间贸易代表

              1956年6月

              中柬两国在北京签订了议定书,规定中国1956年至1957年间无偿给予柬埔寨价值800万英镑的援助。

              1956年6月

              马来西亚宣布取消不准向中国输出橡胶的禁令

              1957年7月

              中国与阿富汗签订两国间首个贸易协定

              1958年7月

              在苏丹困难之际,中国以易货方式购进100万英镑的棉花,推动了1959年初两国建交。

              该表能够反映我国对外交往的多种变化趋势。指出其中两种主要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原因。

            • 9.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中,它们就将形成和平和安全的坚固基础,而现时存在的恐惧和疑虑,则将为信任感所代替。 

                ——《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1954年)

              (1)    材料一中的“这些原则”是指什么外交原则?它的出现有什么意义

              材料二:2015年4月24日,在印度尼西亚参加亚非领导人会议的各国领导人来到万隆,纪念万隆会议召开60周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 平和夫人彭丽媛出席纪念活动(下图)。

              (2)简述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成功。

              材料三  《中美建交联合公报》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重申了上海公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再次强调,中关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 …
              (二)“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待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关建交的前提是什么?

              材料四  在上海成立的某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的宗旨是:加强各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睦邻友好;鼓励各成员国在政治、经贸、科技、文化……的有效合作;共同致力于维护和保障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摘编自某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的成立宣言等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写出材料中“某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的名称,这种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有何特征?

              (5)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 10. 政治妥协是人类社会中一种常见的政治现象,是冲突双方通过政治谈判、协商等方式互相作出让步,以缓解矛盾并达成共识的一种行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

                 ——杨和平:《查理一世之死与英国宪政体制的确立》

                 材料二 概括地说,美国宪政发展与政治妥协的密切关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分析:第一,美国宪法所设定的政治体制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政治妥协机制;第二,从宪法的产生过程来看,它是一个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第三,从宪政发展过程来看,许多关键性的、重大的问题往往是通过政治妥协缓解并进而一步步解决的。

                 ——龙太江:《论政治妥协:以价值为中心的分析》

                 材料三 我们的会晤是难得的。尽管我们中间存在着许多不同意见,但是这不应该影响我们所具有的共同愿望。我们的会议应该对于我们的共同愿望有所表示,使它成为亚非历史值得珍贵的一页。同时,我们在这次会议中建立起来的接触应该继续保持,以便我们对于世界和平能够作出更大的贡献。

                 ——摘自《周恩来万隆会议发言稿》

              (1)据材料一,分析作者认为“光荣革命”是“反革命”的理由。结合英国近代宪政体制特点,指出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妥协的具体表现。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宪法所设定的政治体制”是如何实现“政治妥协的?试以州权规定为例,说明1787年美国宪法“是一个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

              (3)政治妥协也曾被成功应用于外交领域。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与会各方要达成的“共同愿望”是什么?为此各方采取了怎样的妥协策略?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政治妥协的积极作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