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货币是商品流通的重要媒介,货币的演变折射时代的变迁。
                  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废除六国旧币,不准以龟贝、珠玉、银锡之类充当货币,并严禁地方和私人铸钱。秦朝的统一货币有两种:黄金为上币,用镒(二十两)作单位;铜质圆钱是下币,用半两作单位,即“半两钱”。
              --白寿彝《中国通史》
                  公元前4世纪左右,罗马开始官铸钱币。原始的铜钱重1罗马磅,其余铜钱则为1磅的倍数或分数。银币最初只是罗马人为了意大利南部的军事和商业需要而铸造的,价值达2个达拉克姆。公元前269年,罗马实行新的货币制度。这种新的货币体系包括银币(第那流斯)和铜币(阿斯),一个银币值10个铜币。--《世界经济史》
              (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古罗马和秦朝货币的共同之处。
                  材料二   从16世纪开始,美洲的黄金和白银大量通过西班牙流入欧洲,造成货币贬值,物价猛涨。19世纪中后期,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用英镑支付,以英镑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形成。二战后初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成员国有义务实行固定的汇率制,各国的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美元成为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
              (2)阅读材料二,以“货币与时代的演变”为主题,结合所学,对材料二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材料三  人民币的发展经历了几次调整,其票面图案随着时代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第二套人民币1953年开始印制,1955年3月发行。图14是第二套人民币的部分票券和相关内容介绍。

              (3)概括指出材料三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阐释。
            • 2. 各国工业化的道路不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它是由技术革命引起的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起点,是从工场手工业生产向以工厂制为基础的大机器工业生产的重大飞跃。它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开始摆脱长期以来的传统农业社会,代之以工业化、技术化和城市化的近代工业社会。英国是工业革命发生最早的国家,也是工业革命及其后果表现最典型的国家。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依据材料一,说明工业革命中生产方式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材料二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情况统计表
              年代 商办 官办和官商合办 外商企业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设厂数 资本(千元) 
              1872~1894年 53 4697 19 16196 103 28000 
              1895~
              1913年 
              463 90801 86 28469 136 103153 
              (注:商办企业注册资金1万元,外商企业注册资金10万元,10万元以下未做统计)
              (2)根据材料二,说明1895~1913年哪一类企业的发展居于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主导地位?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居于主导的原因。
              材料三 苏联工业化创造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模式,其特点是:通过国家职能部门制定计划,以增强国防实力为目标,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以国营企业和集体化农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这种类型的工业化伴随着高度的独立自主,带有强制性,……以牺牲农业的利益来达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粗放型经济的发展。
              --钱乘旦等著《世界现化化进程》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斯大林模式建立的背景;并概括材料三中苏联工业化的特点。
              材料四  从1953年开始全国围绕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开展全面的工业化建设。156项工程全部是重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一五”期间建立的工矿企业达到了1万个以上,……这些新兴项目的先后投产,使中国原有工业结构巨变,也使原有工业布局明显变化,一定程度改变了旧中国偏重沿海、沿江地区、内地稀少的现状。
              --陈争平  兰日旭《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教程》
              (4)依据材料四,概括新中国“一五计划”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五计划”的积极意义。
              材料五  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基本实现工业化这一任务。……我国在较短时间内建成了初具规模、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却是以资源的极度浪费、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等为代价的,它只完成了初步工业化的任务,在新的时期,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很难培养出竞争优势,所以,十六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陈争平  兰日旭《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教程》
              (5)依据材料五,指出传统工业化道路存在的问题。
            • 3.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1957~1965年中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单位:万吨)
              年份1957196019621965
              钢产量53518666671223
              粮食产量3900287032003891
              --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三“我们改革经济体制,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这种改革,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进行,只应该促进而绝不能损害社会的安定、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和国家财力的增强。”
              --选自《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材料四“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春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1952~1957年我国工业结构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及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依据材料三提供的视角分析其正确性。
              (4)据材料四,指出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共党人,在新时期经济改革的思路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国家在发展经济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 4. 消费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消费的内容,方式和观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阅读    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明末清初]朱柏庐《朱子家训》“(松江)嘉、隆以来,豪门贵室,导奢导淫,博带儒冠,长奸长傲,日有奇闻叠出,岁多新事百端……”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二       材料二  “消费社会是指……生产和消费都超出了生存必需和生理需求的范围,消费成为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主导动力和目标的社会发展阶段,……光荣革命以后,英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工商业的产出指数从1700年的100增长到1750年的148,农业的产出指数从1700年的100增长到1750年的111.原材料进口增长幅度惊人,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呢绒出口稳步发展,其他制造品出口增长迅猛,从82.8万镑锰增到242万镑,所占比重增长很快。……因此,英国总财富和人均财富增长很快,……正如麦金尼斯所言:不仅是中上层人们钱袋里的钱叮铛作响,大多数工匠和劳工也富裕了……在17世纪晚期,伦敦中间阶层在任何时候至少拥有三套套装,以便定时更换,还配有成套的带扣纽扣帽子假发丝带花边和其他饰品……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英国已经出现了消费社会”
              --李新宽《17世纪末至l8世纪中叶英国诮费社会的出现》       材料三  住在无锡市市区的贺星允老人记录了几十年间全家的每一笔开销,下面是她家几次国庆节的饮食开销情况(单位元)
              1958年1968年1978年1988年1998年2008年
              7.983.63.0715.2290.9268.95
              请同答:
              (l)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朱柏庐的主张和范濂记述所反映出的士大夫消费观的差异。分析明朝中后期出现范濂记述那种社会风气的社会背景。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叶英国出现“消费社会”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台所学知识,概括贺星允一家(1978年前后两个阶段)国庆节开销的变化特点分析这种变化趋势形成的原因。
            • 5. 决定表中资金流向的主要因素是(  )
              1953-1965年我国资金流动情况表
              项目1953-19571958-19621963-1965
              流入重工业的资金(%)38.754.948
              流入农业的资金(%)7.611.418.4
              流入其他部门的资金(%)53.733.733.6
              A.国家经济政策
              B.经济发展规律
              C.产业结构现状
              D.国际关系格局
            • 6. 有学者在研究中产阶级时提出了以下论点。
              论点一:在中国古代的农民和皇权官宦之间,长期存在一个起缓冲作用的乡村士绅阶层(准中产阶级)。
              论点二:现代意义上的中国中产阶级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成员主要有:近代工业中的管理者和文职雇员……政府官员……文学教授、律师、作家和艺术家等自由职业者。
              论点三:二战后,专业技术人员、经理阶层、学校教师、办公室工作人员等“新中产阶级”在西方日益增多,逐渐取代小企业主、小农场主等“老式中产阶级”而居主导地位,这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经济,科学的日益科层化……密切相关。
              请回答:
              (1)指出中国古代“乡村土绅阶层”长期存在的经济、政治背景。
              (2)结合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相关史实,分析中产阶级对近代化的积极影响。
              (3)有学者认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己不存在中产阶级。你是否同意此观点并说明理由。
              (4)根据论点三,指出西方新、旧中产阶级的划分标准有何不同?并分析二战后新中产阶级“居主导地位”的原因。
            • 7. 中国社会主义道路
              建国以来,我国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问题上,有成功的探索,也出现过重大的失误,最终找到了一条新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1957年,我国国民经济状况统计表

              年份
              项目
              194919521957
              工农业产值(亿元)4668101241
              粮(亿吨)1.11.631.95
              钢(万吨)15.8135535
              (1)与1949年相比,1952年我国的经济状况发生了什么变化?试分析出现材料一中1957年经济状况的主要原因和影响。
              材料二:有学者认为,除了调整时期注重市场机制等一些制度创新外,改革开放前我国仅有两种典型的发展战略模式,即“一五”建设模式和“大跃进”模式。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种模式的主要特征,各有何弊端?
              材料三:1978年与1992年我国国民经济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经济成分1978年1992年
              公有制经济全民所有制经济80.0%51.4%
              集体所有制经济19.2%35.0%
              私有经济城乡个体经济07.8%
              私营经济、合资、外商独资0 5.8%
              (3)依据上表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
            • 8. 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主要的物质生产部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当代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传统农业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经济均衡状态,其主要特点是:技术状态长期保持不变;持有和获得收入来源的偏好和动机状况基本保持不变;传统生产要素的供求处于长期均衡状态。
              --《共和国经济60年》
              (1)据材料一,指出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
              材料二  甲午战争失败后,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失利,受到了猛烈的冲击。朝野许多人士痛感改革和振兴农业的必要,纷纷介绍和引进西方的农业科学技术和工具设施,从此迈向了农业现代化的艰难历程。--李根蟠《“先进”掩盖下的落伍》
              (2)据材料二,指出推动近代农业“迈向现代化历程”的因素。
              材料三  农业总产值指以货币表现的粮、林、牧、渔业全部产品的总量,它反映一定时期内农业生产总规模和总成果。阅读下表(单位:亿元)--《中国统计年鉴》
              年份农业总产值粮食林业牧业渔业
              1952461.0339.07.351.76.1
              1957537.0383.517.565.410.2
              (3)据材料三,简述1952一1957年我国农业发展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5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