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世纪中期,日本西南诸藩武士为主力的倒幕派,提出“尊王攘夷”口号,武装倒幕。19世纪中期,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清朝正规军无法抵御,起用地方武装,地主曾国藩、李鸿章等先后组建湘军和淮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1868年,日本决意效法欧美,“脱亚入欧”,实行明治维新,通过“版籍奉还”和“废藩置县”消除各地藩阀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地税改革,使政府获得稳定收入。废除士、农、工、商身份等级制度,倡导四民平等。移风易俗、开化社会文明……
              面对中西交汇的“千古变局”,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要求在保留中国固有政治制度和纲常名教的前提下,“力师西法”。清政府放手一批手握实权的廷臣督办军事和民用企业。清政府也曾派幼童留学美国,但1881年全数召回。原因是“外洋风俗,流弊多端,各学生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实易沾其恶习,即使竭力整饬,亦觉防范难周,极应将局裁撤。”
              --摘编自上海高级中学历史课本(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中央与地方关系、国民身份和文明开化三个方面比较中日改革的不同之处。
              (2)指出上述不同对两国历史发展带来的影响。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洋务运动是在政治法律制度意识形态不能根本变革的约束下进行的。洋务派官员坚持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制度,以此为基础来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和工业化模式。……这种制度化的国家机会主义使得政府利用其垄断地位与私人企业争夺资源,并且压制私人企业的发展,造成利益冲突,贪污成风。
              --摘编自《剑桥中国晚清史》《百年中国经济史笔记》
              材料二  日本的改革家们曾预想用“西方的技术、东方的道德”作为日本变革的方式,但很快意识到,“这样的方式与实行近代化是相背离的”,此后日本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在经济上,政府设立工部省等机构,开办了众多国营企业,其景象可以与清王朝的洋务运动相互辉映。但是很快政府认识到国有官营弊端太大,便毅然改弦更张推行民营化,伊藤博文认为,明治政府创办各种企业的目的之一,就是“示以实利,以诱人民”,当这些工矿企业在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以及培养技术工人方面完成了历史使命后,政府就应该把这些官菅企业售给民间商社。民营化运动导致了日本经济的快速成长。
              --摘编自《历代经济变革得失》(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洋务企业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经济近代化的措施,并简要评价。
              (3)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代中日两国经济近代化发展模式的异同,并分析造成结果迥异的根本原因。
            •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治政府于1872年颁布第一部教育改革法令《学制》.在此基础上,寺子屋教育(旧式教育)被勒令停办,各地兴办新式小学。这些学校的课程设置一般包括:读物、算术、书法、写字、熟读、作文、理科、地理、历史、修身、体操。有些好一些的小学还要增设几何和一两门外语课。据统计,在每周的学时总数中,属语言类的科目占40%,数理、地理、历史合占53%,其他的修身等科目占7%。
              --伊文成、马家骏《明治维新史》
              材料二 朕念我皇祖皇宗,肇国宏远,树德深厚,我臣民克忠克孝,亿兆一心,世济其美,此乃我日本之精华,而教育之渊源亦实存于此……一旦危急,则义勇奉公,以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如是,则不独为朕之忠良臣民,又足以显彰尔先祖之遗风矣。斯道也,实为我皇祖皇宗之遗训,而子孙臣民之所当遵守。通诸古今而不谬,施诸中外而不悖。贬庶几与尔臣民俱拳拳服膺咸一其德。
              --1890年明治政府《教育敕语》
              (1)据材料一,概括日本教育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教育敕语》的核心思想。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日本教育改革对日本近代化的影响。
            •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某种意义说……中国的洋务运动,日本明治维新,就是两个东亚的不甘于屈居人下的国家的自救行为。
              --陈悦《甲午战争失败是因中国不懂得拥抱世界》
              材料二 宪法代表了国家的精神,国家的立场,国家的主义,国家的构造,国民的权利,是描述国家根干的基本原则。只要我们透过日本宪法,就可以知道,在清日战争的时代,日本国家体制已经完成了向近代国家体制转型的理论基础,而且开始脚踏实地认认真真的付诸于实践。
              --《对话宗泽亚》(凤凰网历史频道)
              材料三  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以强兵为富国之本,强兵后的侵略对象就是中国,所以日本的富强,整个是建立在侵略中国的基础上,促成日本经济起飞的第一笔财源就是甲午战争的赔款。日本的现代化就是建立在剥削、侵略和残害中国的基础之上。
              --石佳音《“台独”意识发端于甲午战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两国的“自救行为”共同背景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日本宪法确立了什么样的“近代国家体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日本的体制转型对亚洲其他国家产生的积极影响。
              (3)概括材料三中作者的主要观点。结合材料谈谈明治维新的局限性。
            • 5. 下表为19世纪中期俄国和日本有关农村社会改革的材料
              国家                              改革措施
              俄国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日本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废除了禁止土地买卖的法令。农、工、商和僧侣、神官改称“平民”,实行 “四民平等”。
              根据表中材料,指出两国农村社会改革的相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的影响。
            • 6. 伊藤博文与李鸿章的对话
                 1885年2月,日本政府伊藤博文来华,与李鸿章就朝鲜问题进行谈判,谈判结束之后,双方都向本国方面发表了对对方的评估。李鸿章告诉总理衙门:伊藤博文“久历欧美各洲,极力模仿,实有治国之才。……大约十年内外,日本富强必有可观,此中土之远患而非目前之近忧,尚祈当轴诸公及早留意是幸。”伊藤博文则认为:有人担心“三年后中国必强,此事直可不必虑,中国以时文取文,以弓矢取武,所取非所用;稍为更变,则言官肆口参之。虽此时外面水陆军俱似整顿,以我来看,皆是空言。缘现当法事甫定之后,似乎发奋有为,殊不知一二年后,则又因循苟安,诚如西洋人所形容中国所说又‘睡觉’矣。”
                 1895年3月,两人又有一番对话。伊藤博文说:“十年前我在天津时,已与中堂论及,何至今一无变更?本大臣深抱歉。”李鸿章回答说:“维时闻贵大臣论及此,不胜佩服,且感佩贵大臣力为变革俗尚……我国之事,囿于习俗,未能如愿以偿。……今转瞬十年,依然如故,本大臣更为抱歉,自惭心有余力不足而已。贵国兵将,悉照西法,训练甚精;各项政治,日新月异。此次本大臣进京,与士大夫相论,亦有深知我国必宜改变方能自立者。”
              --《李鸿章传》
              问题:
              (1)对照二人的对话时间,当时中日两国分别处于怎样的历史变革时期?
              (2)比较上述两段对话,概括二人对于对方国家发展的认识。
              (3)你如何理解两人的对话?
            • 7. 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改革就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梭伦改革对雅典公民的财产等级划分和政治权利分配
              等级等级名称财产资格分享的政治权利
              第一等级500斗级年收入500麦斗以上可以担任一切官职
              第二等级骑士级年收入达300麦斗可以担任除司库以外的高级官职
              第三等级双牛级年收入达200麦斗可以出任低级官职
              第四等级日佣级年收入200麦斗以下有选举权无被选举权
              (1)材料一中的改革措施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原因与作用
                  材料二  自明治初年,渐行所谓奖励工业。……(工部省)开拓矿山、制造机械和造船业,不计利息,不计减损……产品不能销售之物,则自行标价,尽藏库中……故而穷于支付工资与购入材料,只能以补贴营业金的名义从大藏省申报领取。即或是矿山、造船等需用几十万元的官营事业也都是如此弊病。--高桥龟吉《日本近代经济形成史》材料三  经济学者田口卯吉……(1880年)发表评论说:“政府之制造,已确实妨碍民间同种产业之兴起,……应该中止劝奖保护之政策,使政府的事务限定在适当的领域之内。”
              --米庆余《明治维新--日本资本主义的起步与形成》(2)依据材料二、三,概括明治初年“奖励工业”的弊端。对此明治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3)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 8. 人的解放是19世纪中期改革潮流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俄国斯拉夫派人物科谢列夫说:“维护奴役人的农奴制度本身,是不会有成效的,而且也毫无神益,无论社会良心或当代工业……的要求,都已判处它的死刑。”
              (1)依据材料分析,科谢列夫为什么主张判处农奴制度的“死刑”?
              材料二  明治政府重新划定“四民”:在皇族外,将公卿诸侯等贵族改称“华族”,大名以下武士称为“士族”,其他从事农工商职业和“贱民”一律称为“平民”,强调“四民平等“.同时,政府用公债的形式买断了华族和士族的封建棒禄制,使日本产生了一批新资本家和乡绅。规定平民可以自由择业和迁徙。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相关措施对日本近代文明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 9. 人的解放过程和“民主与专制的斗争”过程互动,这种互动从根本上体现的是“思想”的价值,思想的力量驱动发展,促进实践。
              材料一  就思想文化领域而言,18世纪的欧洲堪称法国之欧洲。当时的欧洲人……为法国启蒙思想家那些顺应时代潮流的新思想所折服。一时间,一股前所未有的“法语热”风靡除了英国之外的几乎整个欧洲。                          
              --吕一民《法国通史》
              (1)据材料一,指出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新思想”有哪些?分析这些思想当时在欧洲广受欢迎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美国革命在当时具有深远的影响,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在美洲的建立,在欧洲被广泛解释为: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是切实可行的--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有可能制定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结合所学知识,以美国18世纪的历史证明“启蒙运动的思想是切实可行的”。
              材料三  柏利在1853年进行的那次访问是不受欢迎的,但过后他在日本反而有了许多潜在的盟友。……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终于领悟到,与西方打交道的唯一途径,是采用西方本身的军事和技术装备。他们要为日本人拯救日本,就要学习西方的秘密。……明治时代是日本西化的伟大时代,从此日本成了一个现代的民族国家。
              (3)材料三中“许多潜在的盟友”指的是当时日本社会中的哪些人?日本“学习西方的秘密”是指什么历史事件?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10.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每个时代都有着不同的发展特点。
              一位历史学家曾这样评价宋朝:高度集权的王朝,高度发展的文化盛世。
              (1)运用史实,说明材料中的观点。
              重大历史事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19世纪60-90年代的中国和日本都发生了重大历史变革。
              领  域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洋务运动的内容

              政治方面
              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1889年颁布《日本帝国宪法》.

              经济方面
              推行“殖产兴业”,引进西方近代工业技术、设备和人才;建立一批“样板”企业,政府大力扶植与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办军事工业,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民用工业,以解决军事工业的资金等问题。

              教育方面
              发展近代义务教育,在全国设立8所公立大学,245所中学,53760所小学。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开设新式学堂,培养翻译和科技人才。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

              军事方面
              改革军队编制,陆军参考德国编制,海军参考英国海军编制;发展国营军火工业。创办北洋、南洋、福建三支 海军。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所采取的措施及结果的不同之处。
              材料一  1887年,一位法国鞋匠曾说出这样的话:“我父亲曾一无所有,我现在有了些钱财,我的孩子如果像我一样努力,他们的财产将两倍三倍于我,我的孙子将成为绅士,人在世界上就是这样升迁的。”
              材料二  在19世纪末的法国,新的经济链条把人与人连接起来,原来上下层之间那种“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解除,人人都成为自由的人。这种情况有利于培养和提高社会成员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具有独立意志能充分表达自己意愿的人民面前,万能的行政权力和专制的庇护性的政治制度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许平《19世纪法国社会结构的演变》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晚期法国社会结构发生的变化及其影响。
              1948年,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颁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有如下内容: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材料中提出的主张在新中国成立后是如何实现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