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人民是国家主权的主体、拥有者和行使者。主权“是完全绝对的、神圣的、完全不可侵犯的”。主权“永远不可转让;并且主权者既然只是一个集体的生命,所以就只能由他自己来代表本人”;“正如主权是不能转让的一样,同理,主权也是不能代表的。”人民主权只能通过直接民主实现。如果任何人拒不服从公共意志,全体就要强迫他服从,“这即是说,人们要迫使他自由”。
              --摘编自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二  伏尔泰提倡卢梭所倡导的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与平等的,一切人都具有追求生存、幸福的权力,这种权利是天赋予的,不能被剥夺,这就是天赋人权思想。
              --摘自《法兰西思想之王》(1)根据材料一,概括卢梭人民主权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卢梭和伏尔泰的思想主张有哪些异同之处。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主权权力的界限由全体成员通过契约组合的国家,对其每一个成员必须有一种普遍的强制性力量,以便按照最有利于全体的方式来推动和安排各个部分。社会公约赋予了政治体制对其成员的绝对权力,这种权力受到公意的指导时,形成了主权。公民对主权应当服从,但主权者不能给公民加以任何对于集体毫无用处的约束。主权的行为是合法的约定,以社会契约为基础、对一切人都是同等的、目的是为了公共的幸福、有公共的力量和最高权力作为保障。主权权力虽然是完全绝对的、神圣的、完全不可侵犯的、但不能超出公共约定的界限。
              一一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二清初之儒,皆讲“致用”,所谓“经世之务”是也。(黄)宗羲以史学为根柢,故言之尤辩。其最有影响于近代思想者,则《明夷待访录》也。……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则真极大胆之创论也。故顾炎武见之而叹,谓“三代之治可复”。而后此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钞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                        
              一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卢梭的主要观点。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的“此等论调”为何是真极大胆之创论?从中外民主思想的变化中,谈谈你对人类民主发展的认识。
            • 3. 清末民初的政治语境中出现了“卢梭热”现象,中国人对卢梭的认知态度折射出当时的救国思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人皆曰杀,法国一卢骚。
              民约昌新义,君威扫旧骄。
              力填平等路,血灌自由苗。
              文字收功日,全球革命潮!
              --蒋智由《卢骚》
              材料二:  自1896年起,以学界巨擎梁启超为首,晚清知识界纷纷撰文推介、评论卢梭学说。……然而,正当晚清学界推介卢梭学说如火如荼时,最先倡导卢梭学说的梁启超却改变了态度:1903年《新民丛报》上赫然出现梁任公的《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主张以伯伦知理来反对卢梭:“从卢梭之言,则革命终无个止之时”。然而,火一旦盗来,蔓延之势却非始作俑者所能预料。
              --黄群《如何阅读卢悛》
              材料三:晚清精英除了以文字来表达自己对法国大革命和卢梭的崇拜外,还利用图片的形式,比如1905年《民报》刊出“世界第一民权主义大家卢梭”的画像,1908年《竞业旬报》刊出“法国卢骚像”,1910年《民声曰报》刊出“卢骚”像等。
              --颜德如《卢梭与晚清革命话语》
              (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称赞卢骚(即卢梭)的哪些思想?这些思想对近代欧洲起过怎样的历史作用?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对卢梭学说的态度有何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卢梭热”的原因及其对晚清时局产生的影响。
            • 4. 在启蒙运动中,有一位思想家反对分权、反对代议制,主张通过“公意”的专政来保障公民的“自由”。这位思想家是(  )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康德
            • 5. 法国有一位启蒙思想家在阐述“主权在民”理念的同时,指出理性的局限性,并被后人称为“浪漫主义之父”。这位思想家是(  )
              A.伏尔泰
              B.卢梭
              C.孟德斯鸠
              D.狄德罗
            • 6. 卢梭认为主权是不能代表的,因为“主权在本质上是由公意所构成的,而意志又是绝对不可以代表的;它只能是同一个意志,或者是另一个意志,而绝不能有中间的东西。因此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材料表明卢梭的观点是(  )
              A.人民有权变更政府形式和执行者的权力
              B.代议制不是民主的最好形式
              C.全体人民都有反抗暴君的权力
              D.国家应保持较小的规模,使政府更有效
            • 7. 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这表明他主张(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以契约保障个人自由
              C.天赋人权
              D.主权在民
            • 8. 要了解卢梭的“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我们应该阅读的著作是(  )
              A.《哲学通信》
              B.《论法的精神》
              C.《社会契约论》
              D.《纯粹理性批判》
            • 9. 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说:“以绞杀或废除暴君为结局的起义,与暴君前一天任意处置臣民生命财产一样合法。暴力支持他,暴力也推翻他。”材料表明卢梭(  )
              A.认为革命具有存在的合理性
              B.主张主权在民、废除私有制
              C.提出社会契约论,宣传自由
              D.反对暴君,主张开明君主制
            • 10. 近代西方有一位思想家主张:“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而同时又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自由。”这一主张属于(  )
              A.康德
              B.卢梭
              C.孟德斯鸠
              D.伏尔泰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