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901年,梁启超在《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文中指出:“两平等者相遇,无所谓权力,道理即权力:两不平等者相遇,无所谓道理, 权力即道理也”。梁启超意在(  )
              A.说明国际社会中没有道理可讲
              B.阐释道理是平等与权力的基础
              C.激发国民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
              D.强调民族平等有利于世界进步
            • 2. “他一方面为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奔走呼号,另一方面又小心翼翼地转向传统观念求助。他以资本主义近代化为目标,力图冲破封建体制,但又难以摆脱封建羁绊。”文中描述的“他“最可能的是(  )
              A.林则徐
              B.康有为
              C.孙中山
              D.陈独秀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二  欲断今日之中国为老大耶?为少年耶?则不可不先明“国”字之意义。夫国也者,何物也?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于其土地之人民,而治其所居之土地之事,自制法律而自守之;有主权,有服从,人人皆主权者,人人皆服从者。夫如是,斯谓之完全成立之国,地球上之有完全成立之国也,自百年以来也。
              且我中国畴昔,岂尝有国家哉?不过有朝廷耳!我黄帝子孙,聚族而居,立于此地球之上者既数千年,而问其国之为何名,则无有也。夫所谓唐、虞、夏、商、周、秦、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宋、元、明、清者,则皆朝名耳。朝也者,一家之私产也。国也者,人民之公产也。朝有朝之老少,国有国之老少。朝与国既异物,则不能以朝之老少而指为国之老少明矣。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顾炎武与梁启超的“国家观”,并说明其产生的背景。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在国家观问题上的进步之处和意义。
            • 4. “康有为的变法指导思想分为必变大变速度论、君权变法论、变于下论和兴民权论。它们回答了变法的必要性、基本原则、基本方式和最终目的等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材料意在说明(  )
              A.康有为的变法解放了思想
              B.康有为的思想形成了完整体系
              C.康有为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D.康有为的思想具有复杂性
            • 5. 康有为说:“人道……自族制而为部落,而成国家,由国家而成大统;由独人而渐立酋长,由酋长而渐正君臣,由君主而渐至立宪,由立宪而渐至共和;……盖自据乱进而升平,升平进为太平,因革有由,验之万国,莫不同风。”这体现了康有为(  )
              A.民主共和是终极目标
              B.坚持进化论的历史观
              C.借古讽今的宣传策略
              D.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
            • 6. 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国中,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绵祸八十年。”这说明康有为对革命的态度是(  )
              A.赞成革命,为革命流血是值得的
              B.赞成革命,法国的革命道路是正确的
              C.反对革命,革命不利于实行民主共和
              D.反对革命,革命会造成悲惨的后果
            • 7. 康有为认为,《论语》中‘仁者爱人’的思想、韩愈《原道》中的‘博爱之谓仁’的观点、《大学》里的‘平天下’等说法,都是‘博爱、平等、自由而不侵犯人之自由’的具体表述,所以,‘夫自由之义,孔门已先倡之矣’”。从材料中获取的信息不包括(  )
              A.康有为将西方的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的儒家思想结合来
              B.康有为认为近代西方自由平等理论在中国“古已有”
              C.康有为认为孔孟学说中充满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
              D.康有为主张君主立宪,实行渐进变革
            • 8. 下列语句,出自康有为《孔子改制考》的是(  )
              A.“孔子尊君权,漫无限制,易演成独夫专制之弊”
              B.“世官为诸子之制,可见选举实为孔子所创”
              C.“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
              D.“今天的中国,西学有人提倡,佛学有人提倡,只有谈到孔子羞涩不能出口”
            • 9. 康有为曾认为:“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不可谓之变政。”上述材料反映了(  )
              A.中西方差距在于武器和工业
              B.中国还需要政治制度的变革
              C.中国急需破除革命思想传播的障碍
              D.中国已找到挽救民族危亡的正确途径
            • 10. 1915年,梁启超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中表示:“在现行国体之下而思以言论鼓吹他种国体,则无论何时皆反对之。”“现行国体”是指(  )
              A.三权分立制
              B.专制君主制
              C.立宪君主制
              D.民主共和制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