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霸权的兴衰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国际格局,其中显著的变化是世界权力中心的转移——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被美国取代,试以“霸权的兴衰”为主题,叙述这一演变过程。

            • 2.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有的战胜国本身不打算执行这一条约,认为这种过于严厉的惩罚不仅不能完全实现,反而会加重战败国的复仇心理。……事实上,在严惩战败国思想指导下制定出来的苛刻的和约只起到这样两个作用:一方面,德国根本不愿意或是根本不可能执行这一条约,而战胜国也不打算强迫德国执行,这就是说,条约并不足以摧毁德国的经济和政治实力;另一方面,它损伤了德意志民族的自尊而激起强烈的复仇欲望。

              材料二

              协定进一步确定了占领管制德国的政治、经济基本原则。政治原则是肃清纳粹主义,使德国非军国主义化、民主化……消灭纳粹党及其附属机构,解散一切纳粹组织,废止一切纳粹法律;逮捕并审判战争罪犯;德国的行政管理地方化、分散化。对德管制的经济原则是消灭德国的作战潜力,禁止军事生产,铲除或控制可用作军事生产的一切工业……重点发展农业和手工业,以满足国内需要。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徐天新、许平等《世界通史·现代卷》

              (1)材料一中的“条约”指什么条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条约产生的消极影响。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在处置战败国问题上有何进步之处?

            • 3.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凡尔赛体系及其国际联盟,没有孕育一种以承诺和合作为基础的规范标准,没有通过正常的国家间的沟通来解决战胜国与战败国的关系,没有建立一种利益共享的国际安全机制,结果导致法西斯国家对“体系”的挑战。由法西斯国家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和世界文明造成了空前浩劫。人们永远不会、也不应该忘记。

              在这场持续多年、涉及当时大部分国家的全球性大厮杀中,军民伤亡、军费消耗、物资损失和精神创伤难以用数字计算。但是,在诅咒这场令人发指的大灾难大破坏的同时,我们还应看到以反法西斯力量的最后胜利而结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打乱了旧的世界秩序,冲击了腐朽落后势力,开辟了国际性社会进步的新道路,对世界军事史和人类历史的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而又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人类社会从战争走向和平、从动乱走向发展的历史转折点。

              ——摘编自曹胜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启示》

              (1)根据材料,指出二战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怎样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人类社会从战争走向和平、从动乱走向发展的历史转折点”。

            • 4.

              《凡尔赛和约》使德国失去了全部海外殖民地,1/8的领土和1/10的人口,65%的铁矿和45%的煤矿,严格限制德国的军备,还要付出巨额赔款。这使德国人民置于水深火热的境地。

              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我国东三省,接着在1932年1月28日,发动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但英美对此采取姑息和纵容的政策,日美达成秘密谅解,美国不与闻“满洲事变”。大大鼓励了日本进一步侵略中国,扩大到华北。

              1936年7月17日,佛朗哥发动叛乱,反对由西班牙联合人民阵线组成的西班牙共和国。德意法西斯进行公开的武装干涉,从海、陆、空派兵直接参战。英法却导演了一幕“不干涉”丑剧,妄图让德意武装干涉“成为德国领导的反布尔什维克十字军进军的第一个战役”,正是在1936年10月25日,德意法西斯结成了联盟,形成“柏林—罗马轴心”。同年11月25日,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三个法西斯联手。

              ——摘编自沈永兴《二战起因及东京审判的新思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成法西斯势力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我们的启示。

            • 5. 3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14万中国劳工远渡重洋去往欧洲前线,承担了最艰苦、最繁重的战勤任务,1917年中国政府宣布参战后,华工又被直接派往前线。有人这样评价这些华工“中国的地位不是外交家在辞令中争来的,而是被外国人践踏的华工用血肉之躯争来的。”

              材料二: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1)  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华工参加一战的原因,并分析“华工兵团”的作用。(8分)

              (2)  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参加一战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3)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的原因是什么?两次世界大战中中国远征军参战的影响有什么异同?(8分)

            • 6. (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曾是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国家,率先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后,随着议会主权原则的确立,英 国人在君主立宪的政体之下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原则。英国所创建的这种新型政治制度,终究营造出一种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使英国能够有充足的精力投身于经济发展和海外扩张,为走向强盛创造了条件。英国始终走在了时代潮流的前列,成为新时代的领头羊。而英国之所以能够引领时代潮流,就在于英国在不断地进行“制度性的创新”。

                  ——摘编自刘金源《论近代英国霸权崛起的几个要素》

              材料二  200多年前,北关是英国的殖民地,200多年后,英国却成了美国的小兄弟。美国的崛起有多方面的原因。很难否认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因素,美国又是一个“没有中世纪挡路”的国家,其发展无需承担过重的历史负担;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和最大的移民国家,美国从世界上吸纳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和优秀劳动力资源;欧洲列强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衰弱赐予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的历史机遇。

                  ——摘编自刘德斌《国际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成为“新时代领头羊”的表现,并说明其与制度创新的关系。(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台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与美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分析其易位的原因。(8分)

            • 7. (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的面前,站着的是一个民族,一个在屈辱中呻吟的民族!那场战争结束之后,我们这个民族的骄傲就没有了!那些战胜者们骑在我们的脖子上作威作福,他们随意践踏我们的尊严,一个欧洲大陆上最高贵的民族的尊严!

                                                                   ——1934年希特勒的演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族的骄傲”丧失的原因。为恢复“民族的尊严”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选择了怎样的道路?给世界带来的影响有哪些?(8分)

              材料二

                  在所有欧盟成员国中,德国是欧洲统一最积极的倡导者。这是因为二战后德国人接受了这样一个观点,即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并使德国成为欧洲大家庭中的平等伙伴,才是促进本国经济发展,重新获得世人尊敬的最佳路径。

                             ——(德)霍尔斯特·罗力《欧盟超国家职能及德国在欧洲统一中的作用》

                     

              1970年德国总理勃兰特              1989年拆除柏林墙                    2015年德国总理默克尔与叙利亚难民合影                                    

              在犹太人纪念碑前下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二战后德国重新获得世人尊敬的原因。(6分)

              (3)综上,你能得出哪些启示?(2分)

            • 8.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各国(或地区)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一览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探讨当时中外贸易状况。(12分 )(说明:可以综合材料得出一个结论并加以说明,也可以根据部分材料得出一个结论并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①1906年以前仅为英国的统计额。②1895年后包括台湾。③香港虽为英属殖民地,但从地域视角看,仍属于亚太。    ——引自李英铨、严鹏《论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地理方向的变动及其原因》

            • 9.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有的战胜国本身不打算执行这一条约,认为这种过于严厉的惩罚不仅不能完全实现,反而会加重战败国的复仇心理。……事实上,在严惩战败国思想指导下制定出来的苛刻的和约只起到这样两个作用:一方面,德国根本不愿意或是根本不可能执行这一条约,而战胜国也不打算强迫德国执行,这就是说条约不足以摧毁德国的经济和政治实力;另一方面,它损伤了德意志民族的自尊而激起强烈的复仇欲望。

              材料二

              协定进一步确定了占领、管制德国的政治、经济基本原则。政治原则是肃清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逐步实现民主化……消灭纳粹党及其附属机构,解散一切纳粹组织,废止一切纳粹法律;逮捕并审判战争罪犯;德国的行政管理地方化、分散化。对德管制的经济原则是消灭德国的作战潜力,禁止军事生产,铲除或控制可用作军事生产的一切工业……重点发展农业和手工业,以满足国内需要。

              ——《世界通史·现代卷》

              (1)材料一中的“条约”指什么条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条约产生的消极影响?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在处置战败国上有何进步之处?

            • 10.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按照《凡尔赛和约》的规定,德国解除了武装并向协约国集团赔偿巨额战债,军国主义、民族主义情绪激增,纳粹党适时提出了修改《凡尔赛和约》的主张。美国的退出使凡尔赛体系受到严重冲击,维护战后秩序的主要责任落在了英法肩上,两国由于战争消耗实力受到极大削弱,在维护体系稳定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

              ——摘编自宋晨《凡尔赛体系的缺失与纳粹德国的崛起》

               材料二 德国受经济危机的冲击尤其严重,面对经济萧条、社会动荡的形势,政府显得软弱无能。

              ——摘编自尼尔·弗格森《世界战争——二十世纪的冲突和西方的衰落》

               材料三 二战结束后,纳粹战犯在纽伦堡审判中受到了战争罪、反人道罪等罪行的判决。……从战后到2002年,德国的战后赔偿金额达到1040亿美元,……1985年,魏茨泽克总统把5月8日对于德国的纪念意义从“战败日”改为“胜利日”,“感谢盟军把我们从纳粹统治下解放出来”。1994年,德国总统赫尔佐克在勃兰特“惊世一跪”的20年后,对波兰再次道歉。……世界犹太人大会主席辛格说:“学校普遍进行纳粹大屠杀教育,正视历史,已经成为德国民族意识的一个组成邵分。”

              ——摘编自《人民网》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德国法西斯发动二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对战败国德国的处置与一战后相比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二战后德国对战争的反思体现在哪些方面?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