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则材料反映出孔子的思想之一是 (  )
              A.仁者爱人
              B.忠恕之道
              C.克己复礼
              D.中庸之道
            • 2. 孔子说过,我们不可能和鸟兽同居共处,除了和人打交道外,还能和什么打交道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又何必去改变它呢?这说明孔子
              ①主张“爱人”②持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 ③主张变法革新 ④有强烈的使命感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④
            • 3. 有学者认为:孔子主张人在修养成长的程中,其来自内部的自律和来自外部的他律,应当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其间并无逻辑上的矛盾和不彻底。其中“他律”指的是
              A.仁者爱人
              B.君主法治
              C.礼乐规范
              D.三省吾身
            • 4. 孔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
              A.君主专制社会
              B.民主共和社会
              C.法治社会
              D.礼与仁相结合的社会
            • 5.

              4、《论语•学而》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并由此断定“其为人也孝弟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由此可见孔子(  )

              A.依赖外在礼仪谋求社会协调有序
              B.通过推己及人实现人际关系和谐
              C.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政治思想体系
              D.借助人伦情感维系家国社会秩序
            • 6.

              9、有学者认为,孔子在中国历史的形象先后大致经历了被“圣化”、“矮化”、“正统化”、“神化”、 “僵化”、“维新化”、“丑化”的过程,近似于七次洗礼。其中对于“僵化”形象理解正确的是                                       (   )

              A.理学家们把孔子改造成“存天理,灭人欲”的政治说教者
              B.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钳制了国人的思想
              C.春秋时期孔子维护周礼,不知变通,以迎合时代需要
              D.洋务派提倡“中体西用”,进一步强化儒家正统地位
            • 7.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段材料说明孔子的教学理念是(    )
              A.有教无类
              B.启发式教学
              C.温故而知新
              D.当仁不让于师
            • 8. 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季孙氏使用了“八佾”,孔子知道后气愤地说:“是可忍孰不可忍”。季孙氏的这一行为主要与孔子的下列哪一方面主张严重相悖
              A.仁
              B.义
              C.礼
              D.信
            • 9. 2010 年9 月30 日《南方日报》刊文称:“如何给这些孩子(外来工子女)一张安稳的书桌,让他们像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课题。”其实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早就注意并提出了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和主张,这就是 (    )
              A.经世致用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存天理,灭人欲
              D.有教无类
            • 10. 1926年顾颉刚认为,孔子只是旧文化的继承者,而非新时代的开创者。用唯物史观来看孔子学说,他的思想乃是旧时代的产物。最能印证这种认识的是
              A.孔子维护的礼乐制度
              B.孔子的教育思想
              C.孔子“仁”的学说
              D.孔子敬鬼神的思想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