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材料:(贞观四年,就如何处理东突厥的政策问题,唐太宗与君臣进行了一番争论)朝士多言:“北狄自古为中国患,夸幸而破亡,宜悉徒之河南兖、豫之间,分其种落,散居州县,教之耕织,可以化胡奴为农民,永空塞北之地。“礼部侍郎李百药以为“突厥虽云一国,然其种类区分各有酋帅,今宜因其离散,各即本部署为君长,不相存属。过分则弱而宜制,势敌则难相吞灭,各自保奎,必不能抗衡中国。仍请于定襄都护府为其节度使。此安边之策也。”温彦博以为“徒之于河南兖、豫之闻,则秉违物性,非所以存养之也。请准汉武故事,直降匈奴与塞下,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使为中国幸蔽,策之善者也。“……彦博日”王者之于万物,天翻地载,靡有所遗,夸突厥穷来归我,奈何弃之而沉不受乎!孔子曰有教无类。欲救其死亡,授以生业,教之礼仪,数年以后悉为吾民,选其首长,使入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上卒用彦博策,处突厥降众。上戒之日:”……夸令尔为都督,尔宜善守中国法,勿相侵扰,非欲中国久安,亦使尔宗族永全也。”              
              --《资治通鉴》请回答:
              (l)根据材料,归纳提炼材料中的“民族政策”观点。唐太宗处理东突厥问题采取了什么办法?有何历史作用。
              (2)你如何评价唐太宗的民族政策。
            • 2.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唐太宗是中国古代的杰出帝王,在位期间出现了“贞观之治”局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太宗)谓使臣曰: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谘其耕稼,此则富矣。”

                                                             ——吴兢《贞观政要》

              材料二  唐太宗说:“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他还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  (唐太宗时)立律五百条,立刑名二十等,比隋律减大辟九十二条,减流入徒者七十一条,凡削烦去蠹,变重为轻者,不可胜纪。  

              ——司马光《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唐太宗的治国理念。(1分)并据此归纳唐太宗采取的措施。(2分)

              (2)据材料二,指出唐太宗实行的民族政策。(1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加以说明。(3分)

              (3)据材料三,概括唐太宗时法律的修订与隋律相比有何变化?(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唐太宗的治国方略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一思想流派的治国理念?(1分)

            • 3. 我国自古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处理好民族关系是古代政治家们尤为关注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突厥颉利破后,诸部落首领来降者,皆拜将军中部将,布列朝廷,五品以上百余人,殆与朝士相半。唯拓跋不至,又遣招慰之,使者相望于道。凉州都督李大亮以为于事无益,徒费中国,上疏曰:“臣闻欲绥远者必先安近。中国百姓,天下根本,四夷之人,犹于枝叶,扰其根本以厚枝叶,而求久安,未之有也……近日突厥倾国入朝,既不能俘之江淮,以变其俗,乃置于内地,去京不远,虽则宽仁之义,亦非欠安之计也,每见一人初降,赐物五匹,袍一领,酋长悉授大官,禄厚位尊,理多糜费。以中国之租赋,供积恶之凶虏,其众益多,非中国之利也。”太宗不纳。

                                                                                                                                              ——吴兢《贞观政要》

              材料二 “朕阅经史,塞外蒙古多与中国抗衡,自汉、唐、宋至明,俱被其害,而克宣威蒙古,并令归心如我朝者,未知有也。夫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譬之人身疮疡,方用针灸,肌肤无恙,而妄寻苦楚可乎?”“治天下之道亦然,乱则声讨,治则抚绥,理之自然也。自古以来,好勤远略者,国家元气,罔不亏损,是以朕意不以生事为贵。”

              “罗刹(俄罗斯)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三十余年,其所窃据,距我朝发祥之地甚近,不速加剪除,恐边徼之民,不获宁息。朕亲政之后,即留意于此。”

                                                                                                                                                                                            ——康熙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李大亮认为“于事无益,徒费中国”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体现唐太宗开明民族政策的措施。(8分)

              (2)对比材料二和材料一,归纳康熙帝与唐太宗治理少数民族的共同手段,并指出康熙帝在捍卫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中遇到了什么新问题?结合所学,指出康熙帝最终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请简要评述。(7分)

            •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炀帝忌刻,法令尤峻,人不堪命,遂至于亡。……及太宗即位,又命长孙无忌、房玄龄与学士法官,更加厘改。……玄龄等遂与法司定律五百条,分为十二卷,……又定令一千五百九十条,为三十卷。贞观十一年正月,颁下之。

              凡削烦去蠧,变重为轻者,不可胜纪。……议绞刑之属五十条,免死罪,断其右趾,应死者多蒙全活。……自是比古死刑,殆除其半。——《旧唐书》

              材料二 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戒惧。故知赏罚不可轻行。深恶官吏贪浊,有枉法受财者,必无赦免。在京流外有犯赃者,皆遣执奏,随其所犯,置以重法。——《唐律》

              材料三  贞观五年,张蕴古为大理丞。相州人李好德素有风疾,言涉妖妄,诏令鞠其狱。蕴古言:“好德癫病有征,法不当坐。”太宗许将宽宥。蕴古密报其旨,仍引与博戏。治书侍御史权万纪劾奏之。太宗大怒,令斩于东市。既而悔之……因诏曰:“凡有死刑,虽令即决,皆须五覆奏。”五覆奏,自蕴古始也。又曰:“守文定罪,或恐有冤。自今以后,门下省覆,有据法令合死而情可矜者,宜录奏闻。”——《贞观政要》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太宗制定法律的原因和目的。与隋律相比,唐律体现了什么特点?

              (2)据材料二,唐太宗制定的法律体现了他怎样的治国思想?

              (3)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现象?“既而悔之”又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个人品质?

              (4)综合以上材料,指出贞观之治的出现与哪些因素有关。

            • 5. 材料一  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

              ——新唐书

              材料二  1960年4月,全国人大二届二次会议期间,毛泽东与老舍先生论及康熙。毛泽东一开口便说,满族是个了不起的民族,对中华民族大家庭做出过伟大贡献。他还说,清朝开始的几位皇帝都是很有本事的,尤其是康熙皇帝。毛泽东说康熙皇帝的头一个伟大贡献是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康熙皇帝的第二个伟大贡献是他的统一战线政策。

              ——引自新华网

              材料三 300年前,我国曾经有过惨痛的历史教训,康熙对当时的工业化萌芽不感兴趣。150年后,在新的海上航路使世界地域一体化的进程中,1840年西方的工业经济的产物——坚船利炮打垮了中国小农经济大刀长矛,其实直到1860年中国和印度还分居世界工业产量(以手工业产量为主)的第一位和第二位。

              ——《21世纪社会的新趋势——知识经济》

              (1) 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时期在突厥地区实行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做法作简要评价。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史实,说明康熙帝是如何运用统一战线政策来团结各民族并巩固朝在全国的统治。

              (3)康熙帝时,历史天空中折射着落日的余辉,但是几乎同一时期,华盛顿却以利剑划破了沉重和黑暗的黎明。请指出其后东西方历史发展走向的主要差异?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分析康熙帝“对当时的工业化萌芽不感兴趣”的原因。

            • 6. 唐太宗以其独特的治国之道妥善处理民族关系,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贞观四年,唐太宗与群臣讨论如何安置内附的东突厥。……中书令温彦博建议把突厥迁入河南朔方之地,全其部落、风俗,其实质是在尊重突厥生产方式及风俗习惯的前提下的自然同化之策。唐太宗反复权衡后,采纳了温彦博的主张。

              ——梁华《从唐太宗的民族政策看唐文化的繁荣》

                  材料二  唐太宗为首的统治集团吸取了隋“弃德穷兵,以取颠覆”的教训,……对边疆地区的军事行动十分慎重。在此期间,尽管唐王朝曾发动对东西突厥的战争,……然在战争之后,唐朝廷也一反“贵中华,贱夷狄”的传统方针,而“抚九族以仁”,对少数民族实行较宽厚的羁縻政策。

              ——詹子庆、田泽滨《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温彦博提出的建议。据所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安置东突厥的措施。

              (2)据材料二,分析唐太宗采取的处理民族关系的策略,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策略的实践效果。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唐太宗的治国之道。

            • 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才兴则国兴。

              材料一 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在论述西周政治制度时说:“各种各样的官吏,大都是世袭的,世代享有特殊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汉武帝时,董仲舒建议)“臣愚以为使者诸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

              ——《资治通鉴》

              (1)依据材料一,指出西汉选拔人才的制度,它比西周选官制度有哪些进步?

              材料二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人之所能不可兼备,弃其所短,取其所长。”

              “贞观二年,太宗……曰:‘致安之本,惟在得人……且何代无贤,但患遗而不知耳!’”

              “以天下之广,岂可独断一人之虑?朕方选是下之才,为天下之务,委任责成,各尽其用,庶几于理也。”

              ——唐太宗

              (2)材料二体现唐太宗哪些人才思想?概括其对唐朝的影响。

              材料三 18世纪以前,欧美各国文职官员的选用,或实行个人赡徇制,或实行政党分肥制。这些文官任用方式不可避免地导致任用私人,带来结构性的贪污腐败,使各种无能之辈充斥于政府之中,……在西方社会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启蒙时期,科举制体现出的“机会均等”原则曾使许多人大为惊叹,……到19世纪四五十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处于上升发展阶段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官员选用方面也日益要求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摘自刘海峰《科举制对西方考试制度影响新探》

              (3)根据材料三,分析西方国家改革文官任用方式的原因。

            • 8.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据《贞观政要》记载,魏征向太宗面陈谏议有五十次,呈送太宗的奏疏十一件,一生的谏诊有“数十余万言”。其次数之多,言辞之激切,态度之坚定,都是其他大臣所难以伦比的。

              ——关婷玉《中国古代“纪检监察体制”趣谈》

              材料二

                  魏征可称为臣僚中直谏者的一个榜样。古来帝王皆欲国柞长久,唐太宗当然也不例外。魏征认为要使王朝长治久安,关键在帝王身上。每遇太宗处事不当,就朝夕进谏,提醒他应该安不忘危,治不忘乱,善始慎终,使社稷永安,直到太宗觉悟,方才罢休。唐太宗不但接受了这些谏议,而且一再地褒奖魏征,而魏征的回答是:“陛下导臣使言,臣所以敢言。若陛下不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龙鳞,触忌讳也。”

                  唐太宗的主动倡导和魏征的积极响应,促进了贞观时期谏风的形成和发展,而这种良好的政治风气,又正是出现“女观之治”的重要因素之一。

              ——摘编自徐明德《唐太宗与魏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魏征等谏臣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征成为“臣僚中直谏者的一个榜样”的原因。

            •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二年(628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

              贞观六年(632年),太宗谓侍臣曰:“隋主残暴,身死匹夫之手……炀帝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

              ——《贞观政要》

              材料二 (贞观)五年七月戊申,初令天下决死刑必三覆奏,在京诸司五覆奏,其日尚食进蔬食,内教坊及太常不举乐。

              史臣曰:用人如贞观之初,纳谏比魏徵之日……贞观之风,到今歌咏。

              ——《旧唐书·太宗本纪》

              (1)依据材料一、二,归纳“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

              材料三 贞观十一年(637年),上作飞山宫……贞观二十二年(648年),上营玉华宫……备设太子宫、百司,苞山络野,所费已巨亿计。

              ——《资治通鉴》

              (2)材料三反映出贞观后期,唐太宗的行为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四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上作《帝范》十二篇以赐太子,且曰:“吾居位以来……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汝竭力为善,则国家仅安;骄惰奢纵,则一身不保。”

              ——《资治通鉴》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写作《帝范》的目的何在?

              (4)依据上述材料,简要评价唐太宗。

            • 10.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以唐太宗为首的统治集团从隋末农民战争中吸取了教训,认识到农民反抗是由“赋役繁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引起的,只有“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佘”,才能巩固统治。太宗君臣曾反复引用“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栽舟,水则覆舟”的古语来警励自己。唐太宗继承了唐高祖协调地主阶级内部各集团的利益的办法,兼用关陇、关东和江南的贵族和士族。同时,他还提拔了不少关东的普通地主,如魏征等。这些人多数参加过农民起义,他们在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统治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唐太宗能够广泛听取官僚的意见,注意纳谏。魏征就不断提醒太宗“居安思危”,“慎终如始”。从贞观元年到贞观三年,关东、关中各地连续发生水旱之灾,唐太宗令灾区开仓贩济,准许就食他州。……据史载,贞观四年,全国大丰收,流散的人都返回乡里,以后又年年丰收。

              ——根据剪伯赞《中国史纲要》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唐太宗即位后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太宗所采取措施的主要影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