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贞观后期, 唐太宗有了一些变化,魏征发现他“渐恶其言”。贞观十六年,唐太宗下诏说,太子所用之物其他机关不得限制,结果造成太子的严重浪费现象。导致唐太宗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智力衰退又不愿虚心纳谏
              B.权力高度集中且缺乏制约
              C.骄傲自大,不思进取
              D.国力强盛且无外部威胁
            • 2. 某班学习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后,许多学生被“皇帝”的阶级属性弄糊涂了,李世民、拿破仑、威廉一世都称皇帝,为什么又有封建的、半封建的、资产阶级的区别。于是他们开展讨论,得出对区分‘皇帝阶级属性’的四种观点,其中表述最确切的是
              A.是否实行专制独裁统治
              B.言行措施主要代表哪个阶级利益
              C.是虚君,还是掌握实权
              D.其国家有没有颁布实施的《宪法》
            • 3. 唐太宗以其独特的治国之道妥善处理民族关系,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贞观四年,唐太宗与群臣讨论如何安置内附的东突厥。……中书令温彦博建议把突厥迁入河南朔方之地,全其部落、风俗,其实质是在尊重突厥生产方式及风俗习惯的前提下的自然同化之策。唐太宗反复权衡后,采纳了温彦博的主张。

              ——梁华《从唐太宗的民族政策看唐文化的繁荣》

                  材料二  唐太宗为首的统治集团吸取了隋“弃德穷兵,以取颠覆”的教训,……对边疆地区的军事行动十分慎重。在此期间,尽管唐王朝曾发动对东西突厥的战争,……然在战争之后,唐朝廷也一反“贵中华,贱夷狄”的传统方针,而“抚九族以仁”,对少数民族实行较宽厚的羁縻政策。

              ——詹子庆、田泽滨《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温彦博提出的建议。据所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安置东突厥的措施。

              (2)据材料二,分析唐太宗采取的处理民族关系的策略,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策略的实践效果。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唐太宗的治国之道。

            • 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才兴则国兴。

              材料一 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在论述西周政治制度时说:“各种各样的官吏,大都是世袭的,世代享有特殊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汉武帝时,董仲舒建议)“臣愚以为使者诸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

              ——《资治通鉴》

              (1)依据材料一,指出西汉选拔人才的制度,它比西周选官制度有哪些进步?

              材料二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人之所能不可兼备,弃其所短,取其所长。”

              “贞观二年,太宗……曰:‘致安之本,惟在得人……且何代无贤,但患遗而不知耳!’”

              “以天下之广,岂可独断一人之虑?朕方选是下之才,为天下之务,委任责成,各尽其用,庶几于理也。”

              ——唐太宗

              (2)材料二体现唐太宗哪些人才思想?概括其对唐朝的影响。

              材料三 18世纪以前,欧美各国文职官员的选用,或实行个人赡徇制,或实行政党分肥制。这些文官任用方式不可避免地导致任用私人,带来结构性的贪污腐败,使各种无能之辈充斥于政府之中,……在西方社会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启蒙时期,科举制体现出的“机会均等”原则曾使许多人大为惊叹,……到19世纪四五十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处于上升发展阶段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官员选用方面也日益要求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摘自刘海峰《科举制对西方考试制度影响新探》

              (3)根据材料三,分析西方国家改革文官任用方式的原因。

            • 5. 31、唐太宗说:“帝王所欲者放逸,百姓所不欲者劳弊。”它反映了唐太宗
              A.科举制不能选拔真正的人才  
              B.实行开放政策
              C.重视广揽人才    
              D.善于体察民情
            • 6.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如何对待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唐太宗对匈奴采取“战而后和”的策略,被西北各族尊称为“天可汗”
              B.康熙帝平定葛尔丹叛乱、崇尚儒家文化
              C.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初期以反对满清统治为重心,后主张五族共和
              D.新中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 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太宗说:“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灭亡,此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

              ——《贞观政要》

              材料二 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贞观政要》

              材料三 贞观二十三年,蜀人苦造船之役。……州县督迫严急,鬻子女不能供,谷价踊贵,剑外骚然。

              ——《资治通鉴》

              请完成:

              (1) 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是否有关系?为什么?

              (2) 材料二反映了唐太宗的什么思想?这表明了什么问题?

              (3) 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4) 综合上述材料,你对贞观之治有何认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