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义利之辨
              材料:南宋朱熹是继孔孟之后的儒学集大成者,曾言“万物皆有理”,“理便是仁义礼智”,是人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正其谊(义),则利自在;……专去计较利,未必有利。”当人的私欲与准则发生冲突时,应 “存天理,灭人欲。”而孔子则认为,“君子喻(看重)于义,小人喻于利。”
              (1)根据材料,分析孔子与朱熹的义利观有何不同?
              (2)从孔子到朱熹,儒家思想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在下表空格处填上适当内容。
              发展阶段特点地位
              孔孟之道理想化色彩A    
              B    宗教化、经学化正统思想
              宋明理学C    官方哲学
            • 2. 1832年,苏州盛泽镇“徽宁会馆” 碑记:“凡江浙两省之以蚕织为业者,俱萃于是,商贾辐辏,虽弹丸之地,而繁华过他郡。皖省徽州、宁国二郡之人,服贾于外者,所在尤多。”材料可以用来研究商帮的发展历史。    (判断对错)
            • 3. 比较学习能加深对问题的理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耕稼劝,则农业崇,而弃本逐末者不得纵。由是,赋税可均而国用可足。”
              --【明】周忱:《与行在户部诸公书》
              亚当•斯密认为,如果选择了自由贸易,我们可以挣到更多的钱。而且,如果我们让别人有钱了,他们就能够向我们购买更多的产品……“一只看不见的手”,为工业革命的推进缔造了一个新的经济秩序。
              --摘编自《工业先声》(1)材料一中两段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政策?分析说明其中一项政策在政治方面的影响。
              材料二:莫里斯•迈斯纳(耶鲁大学教授)对我国计划经济阶段的近代化成就的评价:如果不去正确的评价毛泽东时代把中国从世界上最落后的农业国家之一变成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为止世界第六大工业强国的过程中取得的惊人成就,就不可能理解毛泽东时代遗留给邓小平时代的经济问题。实际上,毛泽东发展策略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中的大部分都是高速工业化的副产品,如果不正确评价这个基本的经济事实,就无法理解在毛泽东之后时期占支配地位的改革。
              --《中国近代化道路的反思与前瞻》
              (2)根据材料二,分析毛泽东时代在体制上有哪些“高速工业化的副产品”?邓小平时代是如何反思并改革的?
              (3)在某中学举行的“20世纪的美国经济政策”的学习研讨会中,组织者提供了四位美国总统的照片,要求参会的同学以“危机与应对”为题作主题发言。请依据示例选择其中一位(示例不选)拟定提纲。

              示例:美国胡佛总统
              ①危机--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
              ②应对--传统的自由放任的政
              策(或“奉行自由放任主义”)
              ③结果--经济衰退,人民生活困难,资本主义制度出现严重危机。
              回答:美国总统(除胡佛外任选一位):
              ①危机          ②应对         ③结果    
            • 4. 人类需要梦想,技术创新与交流合作推动了梦想的实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类与土地的对话
              材料一  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
              --约•罗伯茨《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

              (1)材料一反映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是    。结合所学,从改进农具和耕作技术的角度,分别列举一例证明这一特征。
              人类与海洋的对话
              材料二  1200至1500年间,欧洲普通船舶的吨位增加了一倍或二倍。14世纪时,葡萄牙人改制了三角帆索具,使船能够更直接逆风航行。此外,航海者还得到了航海情报汇编和地图的帮助。15世纪时,欧洲人的船舰已配备了火炮。到16世纪初,海军的战术已由设法撞入敌船转为舷炮齐射……这些发展给欧洲人以一个决定性的有利条件,使他们能夺取并控制世界各大洋。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2)依据材料二, 概括16世纪以来欧洲人控制海洋的有利条件,并分析其影响。
              人类与天空的对话
              材料三  某学习小组为撰写历史小论文搜集了如下资料:
              ①1793年,法国人布兰查德实现了从气球上用降落伞下降的梦想,但降落伞不能控制下落方向,到19世纪,降落伞顶部开了导流孔,跳伞变得安全自如。
              ②1903年12月17日,美国人莱特兄弟首次实现了动力驱动、可操纵、可持续的载人飞行,开辟了人类航空的新纪元。
              ③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以至于1968年阿波罗8号从月球返航的途中,当地面控制中心问及“是谁在驾驶”的时候,指令长回答:“我想现在是牛顿在驾驶。”
              ④“嫦娥奔月”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美丽传说,“嫦娥工程”的实施使这一传说变为现实。2013年12月15日,中国嫦娥三号的着陆器与巡视器成功分离,“玉兔号”顺利驶抵月球表面。
              ⑤2014年1月9日,第二届国际空间探索论坛开幕。包括美国、中国、俄罗斯、日本在内的30多个国家与会。会议主要有太空飞行中的各种因素、空间站建设等议题。
              ⑥2016年5月2日,一个国际天文学团队在《自然》杂志发表报告说,他们在离地球40光年的一颗矮星附近发现了3颗与地球大小相近的行星,这些行星可能具备宜居条件。
              (3)运用材料三,提出两个观点,构思历史小论文,完成下表。
              资料序号可论证的观点
              观点一:
              观点二:
            • 5.

              判断题。

              1.明代一位贩卖古董的人,有一天非常开心,因为收购了一件珐琅彩瓷器。

              2.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3.1921年,苏俄开始采用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使苏俄迅速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4.20世纪90年代里根政府的经济政策把美国领入“新经济”时代,保持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优势地位。

              5.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加快了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加快了美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 6. 明朝后期的李贽被称为“离经叛道”的思想家,他挑战正统儒学权威,反对陆九渊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思想,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判断对错)
            • 7. 典型试题分析运用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材料二: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鲜(少)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注:外国铸造银币),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
              注:选项省略。
              (1)指出材料一题目的正确选项。结合所学,概述“交子”出现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当时国内“市井贸易”有何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 8. 不同经济政策思想适应不同历史时期。阅读材料后回答。
                  材料一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据《史记•商君列传》)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据《明夷待访录•财计三》)
              (1)概括材料一中两人关注的共同问题,指出二者主张的差异。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经济政策思想的调整
              20世纪40年代末“苏联共产党就是我们的最好先生,我们必须向苏联共产党学习。”“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20世纪80年代初“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2)依据材料二,与20世纪40年代末相比,指出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经济政策思想有何调整?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进行调整的原因。
              (3)在某中学举行的“20世纪的美国经济政策”的学习研讨会中,组织者提供了四位美国总统的照片,要求参会的同学以“危机与应对”为题作主题发言。请依据示例选择其中一位(示例不选)拟定提纲。
              示例:美国胡佛总统

              ①危机--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
              ②应对--传统的自由放任的政策(或“奉行自由放任主义”)
              ③结果--经济衰退,人民生活困难,资本主义制度出现严重危机。
              回答:美国总统(除胡佛外任选一位):
              ①危机--    
              ②应对--    
              ③结果--    
            • 9. 如图中的城市布局反映了当时坊市分开与打破交易时间限制的特点。    (判断对错)
            • 10. “人生最终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这是源自希腊先哲对人生的体味。依据材料,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忧心于“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的“人”的危机。在他去世10年之后,苏格拉底诞生。
              (1)以苏格拉底的思想为例,简述面对“人”的危机,东西方两位哲人的主张中有哪些相似之处?
                  康德的自由概念是纯然内省的①,是以自由作为道德的最高根据②,康德的“自我立法作为自由③”这个思想直接来自卢梭。对卢梭来说,既然人生而自由④,符合人性的唯一解决办法就是人自己统治自己,使每个人服从自己参与共同制定的法律,这就是“公意”;服从公意、服从自己为自己制定的法律,就是自由⑤.从卢梭到康德是把自由是服从集体自我立法的公意⑥改成自由是来自个人自我立法的自律⑦的过程。
              摘引自张盾《“道德政治”谱系中的卢梭、康德、马克思》
              (2)理解材料中的划线句子,其中涉及到卢梭对自由的论述的是    (写出序号,要求完整准确。)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卢梭、康德为代表的启蒙思想的进步性。
              “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共同设立政府,政府之正当权力,来自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任何形式的政府,一旦有损于此目的,人民就有权予以变更或废除,并建立新政府。新政府所依据的原则和用以组织其权利的方式,必须使人民认为只有如此才最能臻于安全和幸福”。
              (3)为了建立和巩固人们共同的政府,18世纪的北美人民做出了怎样的努力?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