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政治制度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阅读下列图片: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呈现的主要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2)材料二中所指的“一种完美的政治设计”是什么?这种政治设计又是如何通过自我完善而使英国“走向长治久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无产阶级政权应是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代议机构依然存在,然而作为特殊制度的议会制,作为立法和行政的分工以及议员们享有特权的议会制,在这里是不存在的。                                          
                ——列宁《国家与革命》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什么?十月革命后的苏俄实行了怎样的新型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2008年2月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

              (4)材料四所说的“特殊的民主”在建国初期是如何体现的?“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作者的此观点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政治制度的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自《凤凰网》

              (1)依据材料一,概括这一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如果不是完全的话)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
              ——华盛顿1787年给友人的信

              (2)依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独立之初面临什么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中央对地方实行严格管理,国家官员在君主面前,永远只能处于被管理被驱策的地位,决不能按自己的意图或根据客观条件运用独立的治理权。
              ——摘自《中国政治制度史》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和美国的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某班历史课围绕“中国古代的皇帝制度”展开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自是后莫知行之所在。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1)材料一反映了皇帝的哪些做法?本质上反映了什么?
                                                                                                                                                                              
              材料二 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
              ——[宋]欧阳修《新唐书》卷四六《职官志》

              材料三 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皆以满臣充之。凡军国重务不由阁臣票发者,皆交议政王大臣会议。每朝期,坐中左门外会议,如坐朝仪。雍正中设立军机处,议政之权遂微,然犹存其名以为满大臣兼衔。乾隆壬子,纯皇帝特旨裁之。
              ——[清]昭梿《啸亭杂录》卷四《议政大臣》

              (2)材料二反映了隋唐时期宰相制度具有怎样的特点?材料三反映了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如何?据议政王大臣会议机构权力演变的过程说明其权力发生了怎样的转移。 
                                                                                                                                                                              
              (3)汉、唐、明、清是中国历史上四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其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过程为:内朝——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据此归纳出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及其作用。综合上述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皇帝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哀帝说:“丞相者……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但明太祖朱元璋却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
              材料二:周亚夫,汉文、景之世名将。周勃次子,因兄胜之杀人被处死,故得嗣爵,封为条侯。文帝后元六年(前158),匈奴大举侵扰上郡、云中,京城长安告警。周亚夫以河内太守被任为将军,驻屯细柳。因治军谨严有方,不久迁中尉,负责京城治安。汉景帝刘启即位后,任亚夫为车骑将军。
              材料三:(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彀中(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矣。”
              ——王定保《唐摭言》卷一

              材料四: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谒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但到宋朝,宰相大臣只能站着同皇帝议事。据说是宋太祖改变这一做法的。有一天,宰相范质等人向宋太祖奏事,开始大臣们还坐着,宋太祖称自己眼睛昏花看不清,让大臣们近前指给他看。等范质等人回到原处,座位已被撤掉。此后宰相大臣就只好站在皇帝面前议事了。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朝仪”须“众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备有特别的护膝。
              (1)在中国古代加强专制中央集权方面,包含着众多的矛盾和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一、三,归纳这些矛盾和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周亚夫被封为条侯和后来被封为车骑将军,被封的途径有何不同?结合材料三说明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演变的趋势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四反映了君主权力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自始皇二十六年并天下,至二世三年而亡。凡十五年,时亦促矣。而古人之遗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甚至专制政体之流年,秦亦于此匆匆十五年间,尽演出之,诚天下之大观也。
              ——夏曾佑《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

              材料二 盖嬴政称皇帝之年,实前此二千数百年之结局,亦为后此二千数百年之起点,不可谓非历史一大关键。
               ——《中国文化史》

              (1)材料一中,作者为什么发出“天下之大观”的感慨?请结合材料和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则材料的评价有何相似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来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大地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民、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进程发生明显的变化,对此有人写道:“在这 些世纪里一个生机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过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兴起的主要历史条件。试举一例说明“士”的崛起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要求包括人物、 主张及影响三个方面内容。)
                                                                                                                                                                              
              (2)19世纪中期至19 世纪末,“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由“注视过去”到“开眼看世界”,请归纳这一时期的中国人“看世界”的角度或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别涌现出哪些重要的政治派别,其主要主张分别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知识分子在社会转型时期起到的作用。
                                                                                                                                                                             
            • 7.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贾谊在《过秦论》中说:“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乡(向)风,若是者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殁,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侵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敝。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材料二 博士淳于越进曰:“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患,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1)根据材料一,当时天下士民百姓对秦统一天下是什么态度,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态度?
                                                                                                                                                                              
              (2)材料二提出了什么观点,其论据是什么? 
                                                                                                                                                                              
              (3)材料三反对的理由是什么,“安宁之术”主要指什么? 
                                                                                                                                                                              
              (4)根据材料及对以上问题的分析,请简要阐述一下秦朝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 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士只备顾问。
              ——《明史·职官志》

              材料三 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办公场所只是几间值班用的平房。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人教版《历史》必修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一所示的中央政权组织创立于哪一朝代?图二所示的唐朝中央官制在历史上被称作什么制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太祖为加强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军机处设置于哪一朝代?根据材料三归纳军机处的主要职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急,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三

              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拟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

              材料四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请回答:
              (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怎样理解材料四中黄宗羲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各自的独特方式为人类进步作出了贡献”,“我们应该积极维护世界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融,相互借鉴而不是相互排斥,使人类更加和睦幸福,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

              材料二 据《国际先驱导报》报道:德国从2007年9月开始对中国实行“价值观外交”。“价值观外交”是默克尔所在德国执政党的对外政策纲领,其核心是意识形态,其主旨是将外交政策作为推进西方价值观的工具和手段,其根本目的是确保西方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制度在世界上的支配地位和西方国家在世界体系中的主导作用。为此,默克尔对华采取较强硬态度,指责中国的人权、西藏问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请说明以古代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和以古代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文明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主要成就分别是什么?并简要说明其存在的合理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外交活动时是如何“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据材料一的观点评价材料二默克尔的“价值观外交”。你认为国与国之间开展外交应遵循怎样的原则来制定本国的外交政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