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2分)市场是一种古老的制度,在或大或小的范围里存在,常常扮演着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代的商业繁荣是建立在农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生产的专业化和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大为提高的基础上的。……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坊市制度的崩溃,街道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这些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

              ——史仲文主编《中国全史》

              材料二  近代中国对外经济活动的数据资料

               

              1895年

              1913年

              增长

              货物性质

              中国进口

              1.7亿

              5.7亿

              3.3倍

              生活消费品占85%,生产资料占15%

              中国出口

              0.28亿

              1.66亿

              8倍

              农产品、手工业品占96%,工业品占4%

              材料三  有将近三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以至于整整一、两代中国人对于市场完全地感觉陌生。……究竟应该如何认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经济理论界长期争论不休的理论问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东京城市商业繁荣的主要因素。(4分)

              (2)据材料二,分析近代中国对外经济发展呈现出什么样的特征?(2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为什么建国后的30年里,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消失了?(2分)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4)对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孰优孰劣的问题,你是怎样看待的?(2分)

               

            • 2.

              (12分)市场是一种古老的制度,在或大或小的范围里存在,常常扮演着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代的商业繁荣是建立在农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生产的专业化和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大为提高的基础上的。……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坊市制度的崩溃,街道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这些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                        ——史仲文主编《中国全史》

              材料二  近代中国对外经济活动的数据资料

               

              1895年

              1913年

              增长

              货物性质

              中国进口

              1.7亿

              5.7亿

              3.3倍

              生活消费品占85%,生产资料占15%

              中国出口

              0.28亿

              1.66亿

              8倍

              农产品、手工业品占96%,工业品占4%

              材料三  有将近三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以至于整整一、两代中国人对于市场完全地感觉陌生。……究竟应该如何认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经济理论界长期争论不休的理论问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东京城市商业繁荣的主要因素。(4分)

              (2)据材料二,分析近代中国对外经济发展呈现出什么样的特征?(2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为什么建国后的30年里,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消失了?(2分)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4)对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孰优孰劣的问题,你是怎样看待的?(2分)

               

            • 3.

              (18分)城市自产生以来,就一直是文明的要素和载体。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城市的发展原因、发展动力,城市的功能、结构,城市的地位、作用都有明显的差别。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农村商品经济水平的提高,在明代中后期,一批乡村市镇脱颖而出,成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广东茂名梅篆墟,地处水陆交驰的交通线上,各地商人来这里坐肆列市。清初叶梦珠记述,松江府朱泾镇标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松江府新场镇以盐场新迁而名,赋为两浙之最,是著名盐业市镇。正德年间《姑苏志》载该府市镇达73个之多,以苏州府吴江县盛泽镇为例,东南至新杭市5里,东至王江泾镇6里,北至平望镇l5里,西至震泽镇30里,至南浔镇50里。

                                             ——摘编自《中国全史》,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材料二:18世纪60年代,曼彻斯特创立了第一家棉纺厂;1776年,开凿曼彻斯特至利物浦港的运河,从而开通了远洋航线。1830年史蒂芬孙修建从曼彻斯特到利物浦的铁路,这是第一条完全用机车牵引的铁路。1802年,曼彻斯特共有棉纺厂52家,1809年增至64家,到1830年达到99家。至此,曼彻斯特棉纺织业的发展跨上了一个新台阶,进而改变了曼彻斯特乃至于整个世界的面貌。

                          ——摘编自《曼彻斯特科学博物馆说明》

              材料三:         《19世纪西欧主要国家与中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

              国    家

              总人口(单位:万人)

              农村人口百分比

              城市人口百分比

              英国(1851年)

              约1800

              48%

              52%

              法国(1851年)

              约3600

              75%

              25%

              中国(1851年)

              约43200

              89%

              11%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江南乡村城镇化的主要原因和特点(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江南乡村市镇大量出现对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4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城市的因素。(6分)

              (3)材料三反映出中西在19世纪城市化进程中呈现什么差异?(2分)说明了什么本质问题?(2分)

               

            • 4.

              (10分)中国古代城市经济发展是商品经济活力逐渐增强的表现,但在封建社会中,始终是自然经济的补充,没有新的突破。

              材料一 “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

              材料二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

              ——岳麓版高中教材

              材料三 西方的经济发展总的来说是“渐进”的,而中国的发展有自己的逻辑。……中国很长的历史都是中央集中行政管理与小农自主生产相结合。这种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集中的行政管理阻止任何除农业以外的新尝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宋代城市经济发展所呈现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2分)

              (3)纵观中国历史,概括指出“这种模式”“阻止任何除农业以外的新尝试”的表现和影响。(4分)

               

            • 5.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织或受之寒。

              ——汉代谚语

              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当年嫁得君,为君乘机杼。

              ——(唐)孟郊《织妇词》

               (1)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6分)

              【材料二】 街北都亭驿相对梁家珠子铺,余皆卖纸画,花果铺席……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东梅花包子,李家香铺子…

              夜市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果去闹处,通晓不绝……冬月虽大风雪阴雨,亦有夜市。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2)据材料二,概要说明宋朝东京城市经济发展的表现。(6分)

              【材料三】 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清)陶煦《租核·推原》

              (3)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6分)

               

            • 6.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21分)

              材料一:

              材料二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工贾取其利,而失之义,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雍正皇帝

              材料四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要求开放天津、宁波等地通商。乾隆皇帝严辞拒绝,并表示如果“夷商将货船驶至浙江、天津地方”,“定当立时驱逐出洋”。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课本中的历史信息,说明北宋东京与图一所示城市相比,在商业活动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6分)

              (2)材料二、三所反映了什么经济思想?(2分)结合两则材料的不同历史背景,分析这一思想对中国历史的影响。(6分)

              (3)材料四反映了当时中、英两国怎样的对外政策?(4分)

              (4)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是什么?其主要目的是什么?(3分)

               

            • 7.

              (14分)法国学者布罗代尔曾这样说:“社会各层次的衣、食、住方式绝不是无关紧要的。……整理、重视这些场景是饶有兴味的事。”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服饰上,明初对于服装的色彩和用料限定甚严……但至晚明,小康人家“非绣衣不服”,大户婢女“非大红裹衣不华”(《阅世篇》卷八)。“团龙、立龙”已成为平常百姓常用的服装花纹。……明初严禁庶民厅房逾三间,但到明后期,则“江南富翁……五间七间,九架十架,犹为常耳……”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1)上述材料反映了明朝初期到后期平常百姓的社会生活发生怎样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指出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材料二:下面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

              年份

              人力车

              马车

              轿子

              自行车

              摩托车

              汽车

              公共汽车

              有轨电车

              1889

              6984

              544

              9

              11

              0

              0

              0

              0

              0

              1926

              14600

              0

              0

              0

              3459

              194

              3764

              172

              922

              注:1889年数字系3天平均所得,1926年数字则是2天平均所得

              ——摘自《上海研究资料》

              (2)材料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的交通工具有什么变化?(2分)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

              材料三:观察下面图片:

              (3)从上面三幅图片中任选一幅说明现象和原因。(6分)

               

            • 8.

              (16分)城市的发展始终与社会经济紧密相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试看(春秋时期)列国都城在地图上的分布很容易发现它们的一个共同点:它们都邻近河流;以现在所知,几无例外。一部分固然因为交通的便利,一部分也因为河谷的土壤比较肥沃,粮食供给比较可靠。城的作用在保卫,贵人的生命和财富和祖先神主的保卫。……城郭的入口有可以升降的悬门,城门时常有人把守,夜间关闭。

              ——张荫麟《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影响春秋列国建城的主要因素有哪些?(6分)

              材料二  开封城的街巷结构截然不同于长安,他的四条御街与东西南北四个城门相连,此外还有东西向的横街,以及南北向的直街,互相连通成街巷网络,把商业区与居民区交织在一起。在许多交通便利的街巷中,都有繁华的“街市”,行市、酒楼、茶坊、食店、瓦子(娱乐场所)等连成一片,形成摩肩接踵、昼夜喧阗的商业长廊。……当时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其中六百四十家资本雄厚的商户,分别属于一百六十行,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贸易。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2)根据材料二,概述北宋时期开封城商业功能的新发展。(6分)

              材料三  自1759年起,广州成了唯一的通商口岸,对于夷商的管制更严,勒索更重,夷商的不平更甚。他们除非不与中国贸易,否则唯有听从广州官府及行商的摆布……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初广州对外贸易的基本状况,并分析这一状况出现的背景。(4分)

               

            • 9.

              (12分)

              材料一 叫卖广告在先秦已出现,《楚辞》记载姜太公站立市井吆喝卖肉,可谓吆喝叫卖的祖师爷。宋代叫卖广告中以唱卖为主,“自隔宿及五更,沿门唱卖声,满街不绝”。叫卖配上词曲,曲牌中有《甜水令》《包子令》等,韵味十足。到清代商贩及手艺人有近500种,所售商品不同,唱卖的声调也有所不同,甚至不同季节的唱卖,或艳丽或悠长。

              材料二 国初民居尚简朴,三间五架式甚狭小。服布素,老者穿紫花布长衫,戴平头巾。少者出游于市,见一华衣者,人怪而哗之。   

              ——(明)嘉靖《江阴县志》

              材料三 二三十年间,富贵家出金帛,制服饰器具,列笙歌鼓吹,招至十余人为队,搬演传奇;好事者竞为淫丽之词,转相唱和;一郡城之内,衣食于此者,不知几千人矣。人情以放荡为快,世风以侈靡相高,虽逾制犯禁,不知忌也。

              ——(明)张瀚《松窗梦语》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叫卖广告的变化并分析其历史原因。(5分)

              (2)据材料二、三,指出社会风气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5分)

              (3)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消费与生产两者关系的认识。(2分)

               

            • 10.

              古往今来,社会经济处于不断的调整变化之中,并由此引发政治领域的相应调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丝麻葛绪捆布,此其分事也。

              ——《墨子》

              材料二 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公元9世纪中国出现了汇票形式的纸币(飞钱),用于从遥远的外地购买商品。随后私人金融家开始发行票据,只需付3%的手续费即可兑换成现钞。1023年政府收购了最有名的一家钱庄,票据首次兑换成由政府担保的纸币。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需要同样发达的经济组织。宋朝时的中国已经有了一些经纪人,奔走于地方市场与中央市场之间。宋朝人精通批发和零售的概念,谙熟合同、

              利息、合股公司、营销点、特许经销权、仓储和佣金。宋朝的中国已经有了专业经理,负责经营与自己非亲非故的人的公司。宋朝时还有理财专家,负责客户的投资业务。

              ——(美)查尔斯?默里《文明的解析》

              材料三  1872年,侨商陈启源从英国购买机器设备在广东南海创建了继昌隆缫丝厂。该厂“出丝精美,行销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

              ——《经济发展历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主要特点。(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出现的近代经济因素。(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因素没有使中国步入近代社会的原因。(2分)

              (3)根据材料三,说明近代中国经济出现的新变化和由此引发的政治变革。(4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