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四大发明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以下关于四大发明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
              ②孕育了西方的近代自然科学
              ③促进了西方近代工业化的兴起
              ④有助于世界成为联系紧密的整体
              A.①②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二:造纸的知识随着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
                                                      ——利普斯《事物的起源》
              材料三: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⑴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以“四大发明”著称,请问四大发明分别是?材料一中说古代中国科学技术非常发达,请在医学和数学方面各举一例以证明。(6分)
              ⑵根据材料二、三,分析中国的四大发明如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6分)
              ⑶明清时期中国科技逐渐落后于欧洲,原因是什么?(4分)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应星(158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 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鳊《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二: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了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
              它们出现的背景。(15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10分)
            • 4. “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英国人培根所说的这三种机械发明分别指中国的
              A.造纸术  针灸  指南针            
              B.造纸术   印刷术   指南针
              C.造纸术  印刷术  火药            
              D.印刷术    火药   指南针
            • 5. 有学者指出:“关于事实评价,有证据辨其真伪即可。然而对于价值评价却和当前人的价值取向及人们的需要有关。”下列评价最符合作者价值取向和需要的是
              A.马克思:“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B.麦克·哈特:马丁·路德“发动了宗教改革运动,导致新教的产生。”
              C.严复:自然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社会发展“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D.杨凤城:新中国“大体上到1956年前后文化转型初步告成。”
            • 6. 下列史实与得出的推论正确的是
              A.蔡伦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造成新书写材料——蔡侯纸是中国最早的纸
              B.《韩非子》中提到过最初的指南仪器“司南”——战国时出现指南仪器
              C.东晋的《抱朴子·仙药》提到“火药”——东晋时中国进入热兵器时代
              D.元代王祯用转轮排字盘印成100部《旌德县志》——中国最早发明雕版印刷术
            • 7. 英国的李约瑟博士指出:“如果没有火药、纸、印刷术和磁针,欧洲封建主义的消失就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对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如果没有四大发明,就不会有欧洲封建主义的解体
              B.欧洲封建主义解体的根本动力在于四大发明的完成
              C.四大发明传到欧洲,加速了欧洲向近代迈进的步伐
              D.四大发明对欧洲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 8. 1620年,英国哲学家培根曾在《新工具》一书中写道:“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此语赞扬了四大发明(  )
              A.改变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B.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转型
              C.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视角     
              D.是沟通东西方文明的纽带
            • 9. 在课堂上,同学们对“中国古代的科学思想”这一话题畅所欲言。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中国古代科技重视经验总结,使中国文化具有了强调实用技术的倾向
              B.《老子》强调的“无为”,体现了要尊重自然,重视完善人和自然的关系
              C.儒家注重以社会人文问题作为论说的主题
              D.苟子“制天命而用之”思想的核心是听天由命
            • 10. 2008年9月25日至28日,中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现代火箭推进的基本原理源于中国的火药发明。中国的这项发明产生于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