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两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共同原因包括(  )
              ①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
              ②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及其扩张
              ③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④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需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湖南省宪法》出版于20世纪20年代,作为省宪运动中联邦法律的典范,是近代湖南民主化实践,追求宪政的显著成就。
              第5条:人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无男女、种族、宗教、阶级之区别。
              第39条规定:省长有谋叛、贿赂及其他重大犯罪行为时,得以议员总额四分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二以上之,可决弹劾之。省长被弹劾时,须即退职,退职后,由检察厅提起公诉。
              第43条规定:对各选举区撤消其不信任的省议员资格有二种方法。一、由原选举区公民百分之一以上连署提议,经该区公民总投票过半数可决者;二、由原选举区内之县议会、市议会、乡议会议员总额过半数连署提议,经该区公民总投票过半数可决者。
              第47条规定:省长由省议会选出四人,交由全省公民总投票决选,以得票最多数者为当选。
              第55条规定:省长统率全省军队,管理全省军政。并规定省得设一万人以内之常备部队。
              第56条规定:省长发布命令和其它政务文书也须经省务院全体副署才能发生效力;
              第90条规定:省设高等审判厅为一省之最高审判机关,对于本省之民事、刑事、行政及其他一切诉讼之判决为最终之判决。
              (1)根据材料,概括《湖南省宪法》的特点。(9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湖南省宪法》颁布的因素。(6分)

              46 (15分)【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真正……人人生而平等。我梦想有一天,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甚至连密西西比州这个地方也将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判他们的国度里生活,黑人男孩和女孩将能够与白人男孩和女孩情同骨肉。
                                                     ——(美)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材料二  我们在1960年诉诸武装斗争,建立战斗组织——“民族之矛”,纯属自卫行动。过去那些要求我们进行武装斗争的因素在今天依然存在,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希望尽快出现利于谈判解决问题的氛围,这样就可以刀枪入库了。……我为反对白人统治而斗争,也为反对黑人统治而斗争。我珍视有一个民主和自由社会的理想,在这个社会里,人人和睦相处,机会均等。我为这个理想而活着,也准备为这个理想而死。      ——(南非)曼德拉的出狱演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马丁•路德•金与曼德拉领导民权运动时在目标、方式方面的主要不同点。(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位民权运动领袖坚持反对种族歧视、争取民主权利的共同原因。(5分)

              47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战时期的重大军事行动的代号统计表(部分)

              代号名称

              时间

              内容

              白色方案

              1939年

              德国进攻波兰的行动  

              海狮计划

              1940年

              德国在英国实施登陆的计划

              1940年

              英军从敦刻尔克的撤退行动

              巴巴罗萨计划

              德国进攻苏联的计划

              丘必特计划

              1941年

              盟军在挪威北部的作战计划

              1942年

              德军第6集团军从斯大林格勒突围行动

              北极光计划

              1942年

              德军进攻列宁格勒计划

              食人者计划

              1943年

              同盟国制定的攻占缅甸的作战计划

               鲜花行动

              1944年

              同盟国军队在法国登陆行动

              霸王行动

              1944年

              (1)根据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在表格中①②③④处填上适当内容。(8分)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巴巴罗萨计划”的结果及造成该结果的原因。(7分)

            • 3.

              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大化革新的改革措施最先推行于京畿和东部地区,随后逐步向全国推广,期间经历了长期复杂的斗争.大约在652年时,班田收授法全面付诸实施,并建立了户籍.661年,日本进攻新罗,两年后被新罗和唐朝联手击败,保守派趁机发难,猛力攻击大化革新,664年朝廷被迫恢复贵族对部分私田和部民的所有权.一直到672年全国性的大内战之后,天武天皇即位,改革派重占上风,大化革新的各项改革措施才得到进一步发展和贯彻.676年,再次废止旧豪族占有私田和部民的特权,将所有私田和部民收归公有,同时还修改官吏的冠位制度,制定成文法《净御原律令》,以巩固大化革新的成果.701年制定的《大宝律令》以法律的形式全面总结、肯定了各项改革措施,大化革新至此宣告最后完成.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大化革新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

              (2)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日本大化革新的基本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46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在《民报》和《新民丛报》的辩论中,梁启超主张实行“制限选举”,反对给家无足够储粮、目不识丁的“贫民”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革命派与此相反,主张实行没有任何财产和文化限制的“普通选举”.……1912年,辛亥革命刚刚胜利不久,孙中山一方面肯定美利坚、法兰西是“共和之先进国”,但是,他同时以极为明确的语言表示:“两国之政治,操之大资本家之手.”“英美立宪,富人享之,贫者无与焉.”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宣言中,孙中山就把他的国家理想表达得更显豁:“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者所得而私也.”

              ——杨天石《辛亥革命的特点与领导力量——(帝制的终结)序》

              (1)依据材料概括梁启超与革命派在选举权问题上产生不同的主要着眼点.二者的不同体现出怎样的民主追求?

              (2)依据材料分析孙中山倡导的民主主张与美国、法国有何异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47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0年7月日本决定南进后,于9月23日派军队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北部.印度支那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是侵入泰国、缅甸、马来亚(令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和菲律宾的桥头堡.9月26日,美国给以还击,宣布对日本实行钢铁禁运.为了南进,日本一方面于9月27日与德、意缔结同盟奈约,相互呼应,以德制美,共同对付英美;另一方面,又于1941年4月13日在莫斯科签订了《日苏中立条约》,以此调整关系稳住苏联.需要指出:为了保障苏联东部安全的这个条约,规定缔约双方互相保证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其中包括苏联承认伪“满洲国”,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苏德战争爆发后,日本认为当务之急还是夺取南方丰富的战略资源以解决中国战场问题,西伯利亚则待苏联战败时再去侵占.

                1941年7月2日御前会议确定首先南进.24日,日本进军印度支那南部,作为南进的桥头堡.对此,美国立即作出反应,冻结日本在美资产,并对日禁运石油等战略物资.英、荷与美采取一致行动.日本也冻结了美、英在中国沦陷区的资产,作为反制裁.双方关系行将破裂,已如箭在弦上.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的南进战略中存在的主要阻力.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开辟东南亚战场的主要原因及给日本带来的弊端.

              48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在狂飙乍起的“拒俄”运动中,邹容越加意气奋发,积极参与张园集会和义勇队的操练.四月二十八日(1903年5月24日),中国教育会在张园开四月月会,邹容作《论改革中国现时大势》的演说,爱国热望,意切情深.同时,他还提出组织“中国学生同盟会”的倡议,号召全国学生结成大团体.邹容迫切地期望新兴的、最有觉悟的知识分子,乘时振作,肩负起反清民主革命的历史任务.正是在这种爱国激情驱使下,邹容写完了《革命军》一书,署名“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持请章太炎修改.章看过后,击节赞赏,认为正是这样直率豪放、通俗的文字,能够发挥广泛的宣传作用,因而不作任何修饰,提笔书写一篇序文,称许《革命军》是“义师先声”.随即由柳亚子等筹集印刷费用,交大同书局排印,于五月初出版发行.

                正当《革命军》问世之际,《苏报》因章士钊接充主笔,于五月初六日(6月1日)宣布“大改良”,言论更趋向激进,“排满”“仇满”的文词,连篇迭出.初六日刊登《康有为》一文,痛斥康有为力倡保皇、抵拒革命的言行.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邹容的革命思想出现的主要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革命军》对中围近代化产生的影响.

            • 4. 从世界视角看,有人把20世纪某段几乎连续的30年战乱与动荡,称作“大灾难时期”。这三十年应是   (    )

                 

              A.1900-1930
              B.1914-1945
              C.1919-1949
              D.1929-1959
            • 5. 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相似表现有(  )
              ①利用中立大发战争财     
              ②为捞取战利品而参战     
              ③参战加剧了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    
              ④参战加速了战争的结束。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6.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表是对联合国难民署《那些做出改变的难民》中的人物故事的整理: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表格中“难民”逃难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表格中“难民”逃难的影响.

            • 7.

              2009年是欧洲第二战场开辟65周年。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国际会议是

              ( )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 8.

              日本一直想做亚洲的领袖,他们很早就有过"大东亚共荣圈"的计划,并为此付出了

              高昂的代价,该计划出现在

              A.1933年
              B.1940年
              C.1937年
              D.1931年
            • 9.

              经济大危机和“二战”在经济上留给世人的深刻反思主要是

              A.建立稳定世界经济秩序的有效机制
              B.打击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
              C.拥护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
              D.要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10.

              在国际关系中,大国意志往往左右着国际关系的发展。下列史实中明显带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的是 

              ①巴黎和会  ②慕尼黑会议  ③雅尔塔会议  ④日内瓦会议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