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先生评价历史事物的标准是
              [     ]

              A.科学技术决定论
              B.传统的夷夏之辨的观点
              C.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
              D.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 2. 近年来,出版了大量与蒋介石有关的书籍,如《蒋介石传》、《蒋介石与汪清卫》、《蒋介石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蒋介石日记揭秘》等等,蒋介石的形象也从单一走向多元。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     ]

              A.学术研究逐渐走向客观
              B.全球史观对历史研究的影响
              C.国人对曾经的政治领袖好奇
              D.两岸关系缓和、国共两党关系改善
            • 3.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写道:“我们若非专凭自己的时代判断,来吞并历史判断,我们应该承认皇位世袭,是中国以往政治条件上一种不得已或说一种自然的办法。”对钱穆此观点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承认皇位世袭在中国古代的合理性
              B.认为评判历史事件要结合历史判断
              C.这种“自然的办法”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D.中国传统政治是黑暗的、非理性的
            • 4. 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所著《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作者的意思是 
              [     ]

              A.任何文字史实都带有主观因素    
              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
              C.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      
              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 5. 晚清的历史演进过程艰辛而悲壮,曲折而复杂,对此国内学术界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和阐释,涌现出一大批成果,其中有这样一些著作:《动荡时代的知识分子》《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从边缘走向中心——晚清社会变迁中的军人集团》,他们这些著作的研究视角应该是                                      
              [     ]

              A. 社会变迁的角度   
              B. 现代化的角度    
              C. 社会思潮的角度   
              D. 社会群体的角度
            • 6.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关于古希腊罗马的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 7. 希罗多德在《历史》中写道,“任何人都可以相信这些埃及人的故事,如果他是轻信的人的话。至于我本人,在这部书中保持那个总的规则,就是把各国的传统按照我听到的样子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你认为希罗多德撰写《历史》遵循的是     
              [     ]

              A.坚持观察判断调查的原则     
              B.展现各国传统风貌的原则         
              C.保存人类历史功绩的原则     
              D.保持历史原始信息的原则
            • 8. 历史分期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下列选项中两个历史时期具有从属关系的是   
              [     ]

              A.晚清时期与北洋政府时期     
              B.民国时期与北洋政府时期   
              C.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与北洋政府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与“冷战”时期
            • 9. “史识”指在史观指导下对历史资料的理解、对历史现象的辨识、对历史规律的感悟和对历史与现实联系的认识等。据此,下列属于“史识”的是    
              [     ]

              A.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一大”在上海胜利召开            
              B.距今4800年的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出土了丝带     
              C.小农经济的简单分工,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本草纲目》载:“麦苗、味辛、性寒、清除热毒、益气调中”
            • 10. 在高考历史备考专题复习中, 如果老师要同学们对世界近代史的基本发展趋势从政治、经济、 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概括,那么你认为下面各项中不够准确的是
              [     ]

              A.从君主制过渡到共和体制
              B.从专制主义到政治民主
              C.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
              D.从封建神学到科学理性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