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所示四张照片是近现代中国女性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服饰。其中属于20世纪50年代女性时尚的着装是(  )
              A.
              B.
              C.
              D.
            • 2. 有轨电车初入上海之时,上海人都说电车乘不得,偶一不慎,就要触电,电车公司即在车旁标着“大众可座、稳快价廉”字样,以资号召,且妇女可出三等车资而坐头等座位。此后,上海市民逐渐接受了方便而价廉的电车。这段材料说明(  )
              A.有轨电车最早进入上海
              B.广告推动出行方式变化
              C.妇女社会地位十分低下
              D.传统交通工具遭到抛弃
            • 3. 王慎之在《清代海外竹枝词》写道“堪笑今人爱出洋,出洋最易变心肠。未知防海筹边策,且效高冠短褐装。”导致词中“爱出洋”、“短褐装”等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媚外心理的使然
              B.工业文明的影响
              C.攀比世风的结果
              D.交通运输的发展
            • 4. 1913年1月,《大公报》发文描述女性积极参加社会政活动的现象:“于是有所谓女子北伐军,女子敢死队,女子同盟会,女子参政团,女子自由党。”这种现象反映了(  )
              A.自由平等的时代诉求
              B.救亡图存的历史潮流
              C.民主共和的思想观念
              D.婚姻自主的社会风尚
            • 5. 衣着的变化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以后,军装和干部服盛行的是在(  )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全面建设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 6. 1915年,吴老太爷从浙江绍兴来到上海,他不可能看到(  )
              A.西式洋楼里,穿着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陪洋人吃西餐
              B.轮船往来于黄埔江上,汽车穿梭于南京路口
              C.报童在大街上叫喊:“卖报!卖报!《申报》头条新闻:护国战争打响了!”
              D.拖着长辫的男人正在用油票和布票购买“洋油”和“洋布”
            • 7. 从清初的“剃发令”到太平天国时的“蓄发令”,再到辛亥之后的“剪辫易服”,对头发苛求的背后是复杂而隐晦的历史在流动。影响近代国人头发命运的因素有(  )
              ①政治统治         ②反清斗争           ③西学东渐          ④民族政策。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8. 近代以来,跪拜、作揖等礼节被鞠躬、握手取代,本质上反映了(  )
              A.中华传统文化逐渐淡化
              B.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
              C.辛亥革命根除了封建思想
              D.平等自由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 9. 据徐珂《可言》记载:辛亥革命后一些城市中尽管政府严令剪辫,不少士绅仍“视无发者如同仇敌”。有的城市公然成立了“保辫会”“复古会”,认为“剪辫即系投洋”,以致20世纪20年代“辫发犹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  )
              A.辛亥革命对移风易俗未起到作用
              B.思想和习俗的改变相对缓慢和曲折
              C.封建军阀在革命后掌握地方实权
              D.剪辫运动缺少广大基层民众的支持
            • 10.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如图广告在中国最早有可能出现在(  )
              A.19世纪初期
              B.19世纪中期
              C.20世纪初期
              D.20世纪中期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