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图是孔子周游列国的纪念邮票


              材料二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摘自《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非独不能以孔教为国教,定入未来之宪法,且应毁全国已有之孔庙而罢其祀。

              ——摘自陈独秀《再论孔教问题》


              材料四 所谓君者,代众民任此公共保全安乐之事,为民众之所公举,即为民众之所公用。民者如店肆之东人;人君者,乃聘雇之司理人耳。民为主而君为客,民为主而君为仆,故民贵而君贱,易明也。

              ——摘自康有为学术著作选《孟子微·中庸注·礼运注》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孔子周游列国的结果,并分析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材料三对待儒家思想的态度各是什么?并分别指出出现这种态度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四中康有为阐述了我国古代哪一思想家的什么主张?反映了康有为思想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17世纪上半期,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李贽否定孔子是”;19世纪末,康有为则把孔子奉为主张变革的先师;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人提出了。这三种观点在本质上
              [     ]

              A.是自相矛盾的
              B.都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C.都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
              D.李贽进步,康有为反动,陈独秀偏激
            •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二:“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许多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向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请回答:
              (1)图一的作者是谁?与图一作者同时期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二所示的这本著作的作者是谁?属于哪个阶级哪一派别?他们政治主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三刊物反映当时中国思想界兴起什么运动?这场运动前后期的主要内容各有哪些?它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有何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强国之路。
              (1 )概括洋务派、维新派、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向西方学习”的主要主张、社会实践及各自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指出他们在目标追求上的共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分析他们在这一追求过程中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下列文献对中国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起了推动作用的是
              [     ]

              A、
              B、
              C、
              D、
            • 6. 下列近代人物中,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的是
              [     ]

              A、魏源
              B、曾国藩
              C、康有为
              D、张之洞
            • 7. 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读出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观点适用于
              [     ]

              A.洪秀全的绝对平均主义
              B.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C.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
              D.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
            • 8. 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儿童6岁入“小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材料表明他
              ①深受儒家大同思想影响 ②注重培养国民的民主共和意识
              ③主张效仿西方改善民生 ④提倡学习西方职业教育
              [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④
            • 9. 康有为“尊孔”陈独秀“力排孔教”,二者的相同目的是
              [     ]

              A、为实现各自的政治主张提供理论依据,并掀起思想启蒙运动
              B、借“尊孔”或“排孔”的舆论力量来发动群众
              C、否定守旧势力的理论基础
              D、否定守旧思想,以推动社会变革,实现各自的政治主张
            • 10. 康有为说:他所要做的,并不是采用西方新文化,倒是实现孔丘的教义;他并不排拒外来文化,倒是欣赏他们的价值。不过,他的欣赏,只以合乎据说是孔丘的三世教义为限。这说明康有为 
              [     ]

              A.试图从西方文化中寻求变法的合理性因素
              B.以中国固有文化的眼光去品评西方文化
              C.主张弘扬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
              D.认为西方新文化和儒学具有完全一致性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