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金融学专家陈志武教授曾提出一个命题:“掠夺对西方的崛起贡献有多大?”他指出,当前中学和大学的历史教育中认为:“西方的兴起靠的是掠夺,然后才有金融的发达,科技的进步,才有今天的现代化,即掠夺在先,发展在后。”然而陈志武教授坚决予以否定并论证两点:一是在16世纪西班牙从美洲掠夺金银之前,西欧商业银行的发达程度已经非常高,足以解决跨国贸易支付问题。二是如果西方的兴起或者崛起靠的是掠夺,为什么成吉思汗的蒙古掠夺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为什么最早征服美洲大陆并从拉美掠夺了大量金银的西班牙从17世纪就开始没落?为什么藏在地下的石油资源没有让当今的中东国家成为世界强国?如果掠夺在先,发展在后的观点成立的话,那显然忽视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商业、金融、文化、科技及相关制度方面的发展,也没有认识到古希腊罗马留在西方的民主法治思想,这些发展给西欧以超前的制度和崛起的实力。
              --《历史教学》2012.2
                 评材料中关于“掠夺”与“西方崛起”关系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观点展开讨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学者在讨论中国或亚洲历史时相信西方,更具体地说,西欧社会经济历史模式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中国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之所以缺乏西方式的近代化发展,不是因为他们的历史发展轨迹与西方不同,而是因为其本身的文化、政治、经济缺陷导致其历史的反常和歧变。而且,中国只能经由西方的冲击才能回到正确的历史轨道上来。按照费正清的观点,在鸦片战争之前的漫长世纪中,落后封闭和自我中心的朝贡体制是中华帝国管理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它使中国孤立于世界近代化的潮流之外。直到鸦片战争之后,它才在西方坚船利炮的轰鸣声中黯然消失。
              贡德•弗兰克严厉批判时下流行的世界体系理论等其他强调西方经济在18世纪及其以前占主导地位的论点。中国不仅是当时世界上主要制成品生产国,而且直到18世纪末仍然是全球贸易中心。相形之下,欧洲制造业并没有任何可以进入中国市场并与当地产品相竞争的产品,因此,西欧各国在当时的世界贸易体系并不具有欧洲中心论者所强调的中心地位,相反,他们是通过参与亚洲内部的贸易活动牟取欧洲急需的财富,借助美洲殖民地生产的白银购买中国商品。另一方面,美洲白银的输入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同时扩大了原有全球性贸易网络。
              --据赵刚《清代经济史:全球化与康乾盛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中的任何一个观点。(论证要围绕主题展开;论点应有史实支持;论述要层次分明;语言要通顺流畅)
            • 3.
              【题文】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世界逐渐形成一个不可分割
              的整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指出,15世纪欧洲人探寻通往东方的新航路中最早到达新大陆的是A、B、C、
              D中哪一条航线?(1分)开辟这一航线的是谁?(1分)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各民族、各地
              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1分)
              材料二:“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
              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依据材料二,分析引起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什么?(1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工业革命最具代表性的发明成果是什么?(1分)这项发明成果首先
              出现在哪一个国家?(1分) 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1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是哪两个国家?(2
              分)它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什么时代?(1分)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最主要影响是
              什么?(1分)
              材料五:“本协议缔约方,认识到在处理其贸易和经济领域的关系时,应当是为了提高
              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扩大商品和服务的生
              产和贸易,同时考虑根据持续发展的目标而有效地使用世界资源,寻求即保护和维持环
              境又以符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各自需要和利益的方式加强这样的措施;进而认识到需
              要积极努力以确保发展中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其中的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
              享有一个与其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份额;热切希望达成互惠和互利的安排,大量减少
              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关系中歧视性待遇……”

              (5)结合材料五和图3指出这个组织的名称并概括其宗旨。(3分)中国何时加入该组织?(1
              分)该组织的成立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1分)中国应该如何应对这种趋
              势?(2分)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 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 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二 自中世纪晚期开始,乡村手工业特别是毛纺织业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快速发展。商人发放原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为“原工业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厂”,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16世纪初,纽贝里的一家毛纺织“工厂”雇佣了1 140名工人,其中三分之二为妇女和儿童。海外市场的需求大大刺激了此类“工厂”的发展,英国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毛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1700年毛纺织品占国内出口商品的70%。棉纺织业作为新行业随之兴起,其他行业也迅速扩张。机械化逐渐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并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
              ——摘编自[英]E.E.里奇等主编
              《剑桥欧洲经济史》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及阶段性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从此以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进行和平和渐进的制度的改革。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钱乘旦

              材料二 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使英国成为第一个现代化国家。这也就迫使整个世界追随着英国向现代化的方向前进。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英国引领了当时世界的潮流,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
              ——《大国崛起·工业先声》

              (1)根据材料一、二,你怎样理解英国率先“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奕诉《筹办夷务始末》

              材料四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五 国人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2)材料三、四、五的主张意在解决阻碍中国现代化的哪些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中英两国现代化进程的主要不同之处。它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73年,北美殖民地人民说,他们只和英王之间缔结了契约。富兰克林认为,根据人民的普遍心理,只有国王才是北美的主权权威者。1776年发表的《独立宣言》则历数了英王的25条大罪,将其称为“专制君主”。
              ——据雷芳《英王在殖民地形象的改变与北美独立意识的形成》

              材料二 到1870年,在运到英国的棉花中,有60%来自美国。此后,美国始终是英国棉花的主要供应地。棉花也成为美国在1815年后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动力,直到1860年,棉花出口占美国国内出口总值的一半还多。
              ——据沃尔夫《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民》

              问题:
              (1)1773年,北美殖民地人民为什么只承认与“英王之间缔结了契约”?从当时英国政治体制的角度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英王形象在北美殖民地人民心中从“主权权威者”变为“专制君主”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国独立后,英美两国的经济联系并未切断。根据材料二,分析19世纪中前期英美两国在经济上的相互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5年,日本对外贸易实现了出超。重化学工业在这一时期得到很迅速的发展,工业部门的产量超过全国总产量的一半。日本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同时纺织业开始向中国发展,在青岛和上海,日本企业建立了工厂。
              ——《大国崛起·日本》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日本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1929年,丝价平均每捆1350日元,1930年3月跌至1058日元,9月间跌至500日元。各种商品价格纷纷下降。1930年9月与1929年3月相较,8种主要商品价格平均下降37%。……1931年,日本失业工人达413000人,1932年达489000人,加上半失业率,数达300万。……全国农家负债总额高达47亿日元,平均每户837日元。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上》

              (2)结合所学知识,从世界经济联系的角度,分析日本经济为何会出现材料二中所述的困境?面对这一困境,日本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予以解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日本)政府通过营造适宜于经济发展的政治氛围、对基础设施进行投资、采用恰当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制定生产目标、分配好生产发展的次序以及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配置等措施,……在政府的主持下,日本还于1964年建成了高速火车线路。……通过实行外汇分配、掌控各个部门的配额,以及建立防止本国资本遭受外国资本威胁的贸易障碍等措施,日本政府达到了有效引导投资资本流向的目的。
              ——[美]康拉德·希诺考尔大卫·劳瑞苏珊·盖伊《日本文明史》

              (3)根据材料三概括日本战后经济政策的基本特征。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战后日本政府在经济运行中所起的作用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栽于史籍。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摘编自许涤新、昊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二 自中世纪晚期开始,乡村手工业特别是毛纺织业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快速发展。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为“原工业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厂”,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16世纪初,纽贝里的一家毛纺织“工厂”雇用了1140名工人,其中近三分之二为妇女和儿童。海外市场的需求大大地刺激了此类“工厂”的发展,英国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毛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1700年毛纺织品占国内出口商品的70%。棉纺织业作为新兴行业随之兴起,其他行业也迅速扩张。机械化逐渐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并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
              ——摘编自[英]E.E里奇等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等

              材料三 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但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恩格斯:《反杜林论》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及阶段性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的认识。(要求:以对“历史前提”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历史证明,世界金融中心对世界金融乃至经济、政治都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面对变化莫测的当今世界金融形势,世界金融中心的变化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热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商业资本主义时代,(荷兰)阿姆斯特丹在世界金融市场上享有独一无二的地位,但严格说来它还不是国际金融中心,因为还不存在统一的国际货币制度。
              ——摘自王加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材料二 统一的国际货币制度在1816年至1870年间形成。当时实行金本位制。通过规定英镑与黄金的比价,英镑和黄金成为国际货币。作为“国际支付机构的中心支点”,伦敦遂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美之间经济实力的差距越来越大,英国海上霸主的地位也一去不复返……国际金融中心开始从伦敦转向纽约,美元在世界货币中的地位上升。英镑地位开始下降。
              材料四 1944年,美、英、苏、中等44国代表参加的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把美元与黄金挂钩,规定35美元等于一盎司黄金,各国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使美元享有高于其他货币的特殊地位。
              ——据《当代世界史》

              材料五 “全球化”套用当代美国语言学大师杭士基所讲的,是居全球化中心位置的“中心国家”日趋“流氓化”。他分析,随着区域经济的全球化,居于中心位置的国家日益流氓化,它对全球化的边陲国家的宰制与剥削,几乎是达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代的“日不落”的大英帝国,而且尤有过之。经济学家告诉我们,“M型”社会已经来临,两端很高,中间很低。随着全球化,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如纳米科技、通讯科技、认知科学、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贫富不均的问题。
              ——黄俊杰《全球化时代,需要经典精神的召唤》

              (1)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与材料一所说的“商业资本主义时代”对应的是手工工场时代还是工厂制时代?为什么在这一时代里,荷兰阿姆斯特丹在“世界金融市场上享有独一无二的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一战”后,国际金融中心从伦敦向纽约转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四所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它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变化有何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材料五概括“全球化”引发的问题。人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以空前的速度发展,推动全球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航海乃是谋求本共和国福利与安全最重要的手段……自公元1651年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或领土……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入口的船舶……亦应一并没收。
              ——《航海条例》

                材料二 ……有如上述,早已停止由公社使用的土地,以及在半年内由公社使用的田地,自8月1日起由公社使用的草地、公社牧场与放牧地都交错在一起,使其各所有人均感不便,但若由各土地所有人和一切其他利害有关人等按其对土地不同的权利、份额和利益划分应得地段,将这些土地分割并以栅栏圈围,则对他们均将大为有利。此种分割、划分地段并加圈围虽使一切有关方面均得其利,但必须在国会协助下执行。
              ——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上册

                材料三 1849年,已实行几百年的《航海法》被废除,这是另一个标志,表明①的原则被彻底认可。1852年议会发表一项原则表明,称①是英国的国策。英国由此而进入②鼎盛时期。
              ——《英国通史》

                材料四 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科学意识提高了英国人的认识水准;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领着世界的发展。从19世纪后期开始,德国和美国迎头赶了上来,开始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潮流。自由经济模式与生俱来的缺陷,在20世纪给英国,也给世界带来惨痛而深刻的教训。
              ——《共产党宣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英国为什么能成为世界强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分析英国是如何推动圈地运动发展的?这一运动与英国发展具有怎样的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三横线上①、②的内容补充完整。分析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材料四,指出19世纪后期英国衰落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