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材料一: 现代独立自主篇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

                 材料二 新中国不同时期的 “握手”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中国声音”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是如何体现的?

              (2) 材料二中,图1反映了中国怎样的外交方针?这一方针的积极意义怎样?

              (3)促成图2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图3反映出目前世界政治格局发展趋势是什么?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周恩来说:“解决中缅边界问题应该加快步伐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当然不扩张,但人家不信。一些亚洲国家很担心,认为大国必然扩张。所以要用实际的行动使他们慢慢相信,争取和平共处,在10年内要努力解决同邻国的边界问题,先从缅甸开始,陆续解决,解决后他们就放心了。”

              ——宋凤英《周恩来与中缅边界谈判》

              材料二 1955年亚非会议,……(周恩来)提出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大家共同遵守的原则,当有的代表认为和平共处是共产党的名词时,他当即改用联合国宪章中“和平相处”的提法,……他表示:“五项原则的写法可以加以修改,数目也可以增减,因为我们所寻求的是把我们共同的愿望肯定下来,以利于保障集体和平。”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周恩来的多方协调,会议终于达成了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扩展起来的“亚非会议十项原则”。

              ——徐海滨《周恩来外交思想》

              材料三 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国际争端应在此基础上予以解决,而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准备在他们的相互关系中实行这些原则。

              ——《中美联合公报》 

              材料四 五项原则的精髓,……承认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充分尊重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照顾和维护小国、穷国、弱国的合法权益和正当诉求,国际间开展互利合作才有基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才有保障。

              ——温家宝《弘扬五项原则 促进和平发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为解决中缅边界问题,50年代初周恩来提出的主张,并归纳该问题的解决对新中国外交有何意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非会议上各国为什么最终能够接受周恩来的建议?“亚非会议十项原则”的出台,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什么新发展?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中美双方在《中美联合公报》中达成什么共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公报的颁布对双方关系起到什么重要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

            • 3. 2009年11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发表讲话时说,“……我们应继续本着平等互利、注重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推动中非经贸关系向更大规模、更宽领域和更高水平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最近中国和印度曾经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它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材料二  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侵略干涉内政的恐惧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化集》第3集

              材料三    在我们之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的痛苦。……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                    

              ——《国际关系资料选编》(1945~1980年)

              回答:

              (1)材料一、二中所说的“某些原则”、“这些原则”指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概述“这些原则”所要解决的问题,又是针对什么现象提出的?

              (3)材料三是谁在何时何地何会议上的发言,他阐明了什么方针?

            • 4.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中,它们就将形成和平和安全的坚固基础,而现时存在的恐惧和疑虑,则将为信任感所代替。 

                ——《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1954年)

              (1)    材料一中的“这些原则”是指什么外交原则?它的出现有什么意义

              材料二:2015年4月24日,在印度尼西亚参加亚非领导人会议的各国领导人来到万隆,纪念万隆会议召开60周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 平和夫人彭丽媛出席纪念活动(下图)。

              (2)简述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成功。

              材料三  《中美建交联合公报》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重申了上海公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再次强调,中关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 …
              (二)“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待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关建交的前提是什么?

              材料四  在上海成立的某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的宗旨是:加强各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睦邻友好;鼓励各成员国在政治、经贸、科技、文化……的有效合作;共同致力于维护和保障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摘编自某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的成立宣言等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写出材料中“某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的名称,这种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有何特征?

              (5)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