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选做题:本题有两个题目,请选择要做的一道题,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和法国同样热衷于批准《凡尔赛条约》中关于“战争罪行”和“战争罪犯”的条款。德国和协约国政府经过长期的争吵之后达成了妥协,根据这一妥协,德国政府同意把12名被告带到设在莱比锡的德国最高法院,协约国则作为起诉人。经过审讯,6名被告被定有罪,并被判处有期徒刑。如果在群情激昂的日子里,协约国政府同意做出相应的安排.而且如果他们也愿意把被德国指控犯有同样违法行为的他们自己的任何国民交付审讯,那么整个诉讼程序或许会成为一种有价值的创新,并且会成为人类要求使国际法成为一种现实有效的法律保证。                    ——摘编自《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

              材料二 德国受经济危机的冲击尤其严重,面对经济萧条、社会动荡的形势,政府显得软弱无能。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为解决失业问题,希特勒提出了一整套大胆的公共工作计划,从而骗取了民众的支持。在1932年举行的大选中,纳粹投票支持率飙升到了37%以上,此后,纳粹轻而易举地成为了德国国会中的最大集团。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正式当选为德国总理。就这样,德国民主走向毁灭的道路。

              ——摘编自尼尔·费格森《世界战争——二十世纪的冲突和西方的衰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关于审判战犯的观点并简析其合理性。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德国民主走向毁灭的道路”的原因。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姚莹(1785—1853年),安徽桐城人。鸦片战争期间,英国殖民者侵占台湾,时任台湾兵备道的姚莹积极备战,组织台湾军民击退敌军五次进犯,这让清政府中的投降派大臣如鲠在喉,交章弹劾。中英谈判时,英国谈判特使璞鼎查诬蔑姚莹枉杀其“遭风难民”,要求清朝政府将其“去官正法”“以命抵偿”,否则“干戈复起”。1843年,姚莹被捕入狱。后经友人大力营救出狱,但仍被贬谪川、藏。面对政治打击,姚莹不改初衷,在出西藏后写出《康輶纪行》15卷。书中对西藏的宗教民俗、地理交通等皆有记录,对英法历史、英俄、英印关系亦皆有所阐述,揭露英、俄两国对西藏的觊觎之心和相互之间的矛盾。书中对“西洋各国情节及诸教源流,尤深致意焉”,认为“知彼虚实”,“徐图制夷”,提出要抵抗西方侵略者,必须要学习他们的自然科学技术。咸丰帝即位后“复用姚莹,擢为广西按察使,剿粤匪之乱,病逝军中”。

              ——摘编自李侃《中国近代史》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姚莹五战五胜却被捕人狱的原因。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姚莹进行简要评价。 

            • 2.

              维护和平是人类的普世需求,而破坏和平的因素一直都存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8年的欧洲不同于1914年的欧洲,就像1815年的欧洲不同于1789年的欧洲一样。在这革命的紧要关头,许多欧洲人都期待美国的威尔逊和苏俄的列宁这两位非欧洲人的指导。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列宁

              材料三  中国今日郑重声明,中国之领土主权,已横受日本之侵略;国联盟约、九国公约、非战公约已为日本所破坏无余。……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1937年8月14发表的《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

              (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威尔逊和列宁给欧洲人带来的指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列宁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为什么能够破坏这些规定?

            • 3.

              材料一:看图回答问题

               

              国际联盟开幕大会     洛迦诺会议签约现场  《非战公约》签约仪式

              (1)   材料中的图片反映了什么共同问题?



              (2)   怎样看待他们所推动的“和平事业”?

            • 4.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凡尔赛体系及其国际联盟,没有孕育一种以承诺和合作为基础的规范标准,没有通过正常的国家间的沟通来解决战胜国与战败国的关系,没有建立一种利益共享的国际安全机制,结果导致法西斯国家对“体系”的挑战。由法西斯国家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和世界文明造成了空前浩劫。人们永远不会、也不应该忘记。

              在这场持续多年、涉及当时大部分国家的全球性大厮杀中,军民伤亡、军费消耗、物资损失和精神创伤难以用数字计算。但是,在诅咒这场令人发指的大灾难大破坏的同时,我们还应看到以反法西斯力量的最后胜利而结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打乱了旧的世界秩序,冲击了腐朽落后势力,开辟了国际性社会进步的新道路,对世界军事史和人类历史的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而又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人类社会从战争走向和平、从动乱走向发展的历史转折点。

              ——摘编自曹胜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启示》

              (1)根据材料,指出二战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怎样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人类社会从战争走向和平、从动乱走向发展的历史转折点”。

            •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早在19世纪,随着社会生产和物质文明的巨大发展,……一些国际机构根据行业需要建立起来,如国家电讯联盟、万国邮政联盟等,……由于一战爆发和战争的长期化,饱受战乱之苦的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各国政治家也都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新的国际体系防止如此巨大的灾难再度发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国联建立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联的性质。


              材料二:

              序言 

              缔约各国为促进国际间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

              第十一条 

              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不论其直接或间接涉及联盟任何会员国,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                                                                                                                                                                                       ——《国际联盟盟约》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联确立了哪些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联的倡导者美国最终没有参加国联的原因。

            • 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战胜国可以剥夺德国的殖民地,解除其武装直至保留其警察力量,并使其海军列入大国中第五流的地位。但如果它感到自己在和约中受到不公正对待,它同样最终会从胜利者身上找到进行报复的手段。因此,我强烈反对把更多的德国人从德国统治下交由其他国家统治。在当前情况下,我认为最大的危险是德国可能把它的命运同布尔什维主义连在一起……      

              ——劳合·乔治《草拟和约条款最后文本前对和平会议的几点意见》 

              材料二  法国以最明确的方式提出要求,主要有四点:第一,阿尔萨斯必须归还我们,但归还时不应像根据1815年条约那样的支离破碎,应按照1790年以前的边界归还。这样我们就将在地理上以及矿藏上拥有萨尔盆地。第二,法国政府希望看到莱茵河以西的领土和德意志帝国分开,并成立一个类似缓冲的国家。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德国全部的殖民地、整个海军、大部分商业船队以及它控制的海外市场,已被剥夺或将被剥夺。因此德国已经感到给予它的最大的打击,而人们以为通过某些领土条件的改善能使德国平息下来,这纯粹是幻想。   

              ——克里孟梭《对劳合 乔治先生3月25日照会的总意见》 

              材料四  (英国)于1935年6月18日同德国签订了《英德海军协定》。协定规定:德国舰队的总吨位永不超过英国海军总吨位的35%,德国潜水艇吨位„„将不超过英国吨位总额的45%。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主张如何处置德国?英国持这种主张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二、三说明法国的主张与英国的主张有什么主要分歧?说明法国的根本目的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说明了什么? 

            • 7. 3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四、  关于“巴黎和会”的情景,有人设计了五个国家的代表说的话:

              ①我有的是钱,你们都得听我的。

              ②借给我钱可以,想当老大你还嫩了点儿!

              ③应该把那条腿也打断,叫他永远也爬不起来!

              ④等老子伤好了再跟你们算账!

              ⑤老兄,你占的便宜够多了,悠着点儿吧!

              (5)以上言论反映了巴黎和会上存在着哪些矛盾? 

              材料五  国际联盟之宗旨为:各缔约国为促进国际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维护各国间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严格遵守国际公法之规定。

                                                     ————《国际联盟盟约》

              材料六  联合国之宗旨为: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

                                                        ————《联合国宪章》

              (6)建立国际联盟的构想是哪位政治家在哪份文件中提出的? 

              依据材料五,指出国际联盟的建立反映了当时世界各国怎样的愿望?  

              (7)依据材料五和材料六,指出联合国宗旨与国际联盟宗旨的不同之处,以及它反映了世界怎样的一种趋势?

              (8)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维护世界和平的尝试活动有哪些?

              (9)联合国与国际联盟在国际事务中所起作用不同的原因主要在哪些方面?

            • 8. 两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都为维持和平建立了国际性组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巴黎和会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取得一致的意见。这些内容被列入国联盟约中。盟约规定会员国“必须将本国军备减至最少之限度,以足以保卫国家的安全及共同实行国际义务为限”;“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不论其直接或间接涉及联盟任何会员国,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德国在中非的前殖民地,由委任国“负地方行政之责”。 &;                  
                                                                                                                                                 ——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等整理
              材料二:国联成立的最初几年,在恢复战后欧洲经济、裁军和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日内瓦议定书》。没有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中国也是国联的创始会员国。1931年日本侵占中国,国联调查后确认日本侵占中国领土,但认为日本有“欲谋阻止满洲被利用为攻击日本的根据”。国联的许多裁军计划,事实上成为空谈。
                                                                                                                                                   ——摘编自人教版普高课标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三
              材料三: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被列入国联盟约中“取得一致的意见”的内容及美国没有加入国联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是国联的创始会员国的依据,并概括编者是怎样评价国联的。(8分)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完成表中划线处的空格,并简述联合国成立对世界的作用。(10分)

            • 9. 材料一 :1919年“五四事件”前《大阪朝日新闻》关于山东问题的主要报道

              发表时间、版面

              标题

              字数

              来源地点

              主要内容

              1月1日,14版

              青岛还附要求

              约70

              纽约

              客观表述中国代表团意见

              2月8日,1版

              支那委员小策

              约500

              东京电话采访巴黎

              较为详细地记录了和会上日中代表对山东问题的辩论

              3月27日,1版

              山东还附要求

              大字,约70

              巴黎

              推测中国委员会将在下周的五国会议上提出归还青岛

              4月26日,1版

              山东问题与煽动抵制日货

              约1900

              上海

              指出中国排日亲美的现象日益严重,强调日本在山东问题上的正当性,指责英美等国在排斥日货活动中所起的作用

              材料二 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井冈山斗争的星星之火,燎原全国。正是这段艰苦卓绝的斗争,我们党培育和形成了闪耀着共产主义光芒的革命精神——井冈山精神。江泽民同志将井冈山精神内涵概括为二十四字: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材料三 《红军过草地图》和毛泽东《长征》诗:(图与诗略)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日本《大阪朝日新闻》关注报道山东问题的原因。

              (2)据材料二,分别举例说明井冈山精神 “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实事求是”是如何体现的? 导致材料三这次“远征”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 10.

              材料一:(德国)陆军实力之总数不应超过10万人,军官及补充部队在内,并应专为维持领土内之秩序及边界巡查之用。德国之强迫普及(即普遍)征兵制应予废止。德国陆军仅能以志愿服役者募集组成之。莱茵河之东50公里一线之西,在德国领土内之要塞工程、堡垒及陆地要塞均应解除武装,并拆卸之。……德国之海军军力不得超过……战斗舰6艘,轻型巡洋舰6艘,驱逐舰12艘,鱼雷舰12艘……其中不应包含任何潜水艇……在德国建造及获得之任何潜水艇虽为商务之用,亦应禁止。                

              ——《凡尔赛和约》

              材料二:国防部队中的服役系以普通兵役为依据。德国和平(时期)陆军……由12个 军团和36个师组成。(注:当时德军每个陆军师的编制约为1.4万人)每一个德国男子都有服兵役的义务。……凡应服兵役者,遇下动员令时,应听从国防军调遣……战时和遇特别紧急状况时,德国国防部长授权可以扩大应尽兵役义务的德国男子的范围。 

              ——《德国兵役法》(1935年)

              材料3:(英国)于1935年6月18日同德国签订了《英德海军协定》。协定规定,德国舰队的总吨位永不超过英国海军总吨位的35%,德国潜水艇吨位……将不超过英国吨位总额的45%。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比较材料2和材料1,指出它们的主要不同之处? 针对《凡尔赛和约》,德国曾在1936年采取过什么重大的行动? 

              (2)结合材料1,指出材料3说明了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这些情况的背景和产生的影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