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所有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分配。和约规定剥夺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由主要战胜国以“委以统治”形式予以瓜分。根据国际联盟盟约第22条的委任统治文件,太平洋的德属新几内亚和赤道以南除德属萨摩亚和那卢以外的群岛归属澳大利亚;赤道以北原德 属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为日本所得;那卢岛名义上委托于英国,实由澳大利亚统治;萨摩亚分给新西兰。德属西南非洲交给南非联邦;多哥和喀麦隆由英、法共同瓜分;德属东非(坦噶尼喀)归属英国;乌干达——布隆迪地区划归比利时。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卷》

              材料二 对1904年由于日本背信攻击(日俄战争)所受侵害的帝俄旧有权利,应予恢   复。如:(a)库页岛南部及其邻近的一切岛屿均须归还苏俄;(b)维护苏俄在大连商港的优先权益,并使该港国际化;同时恢复旅顺港口俄国海军基地的租借权;(c)中苏设立公司共同经营合办中东铁路、南满铁路,并保障苏俄的优先利益。同时维护中华民国在满洲完整的主权。千岛群岛让与苏俄。

                                                        ——摘编自1945年2月《雅尔塔协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则材料的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大国力量对比的变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 2.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6年5月的日德兰海战,英军虽然掌握着制海权,但损失远远大于德国。1917年2月1日,德国公开宣布全力无限制的艇战,给英、美国家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1935年6月,美德两国签订《美德海军协定》。英国同意德国提出的要求,即德国海军舰艇总吨位同英联邦舰艇总吨位的比例为35:100;德潜艇总吨位同英联邦成员国潜艇总吨位的比例为45:100,。这与《凡尔赛合约》所规定的德国海军实力限额相比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材料二 1919年,巴黎和会通过了建立国际联盟的建议,并于1920年1月正式成立,总部在日内瓦,机构有大会 、行政院、秘书处、职责维护和平、集体安全、对殖民地“委任统治”。但美国由于自身的利益没有得到满足,因此始终未加入国际联盟。

              (1)材料一中英德两国的海军对抗变化说明了什么?


              (2)举例说明材料二中的国际联盟是否能真正的“维护和平”,实质是什么?

            • 3.

              【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 使德国陷入受奴役地位达一代之久、降低数百万生灵之生活水平以及剥夺其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之培育,是一项令人深恶痛绝的政策——即使这种政策事实上可行,即使藉此能够养肥我们自己……如果法国和意大利准备利用它们暂时的战国权利去毁掉已经战败投降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并以此来结束这场欧洲内战的话,它们自身同样会趱毁灭,因为战胜国和战败国被背后的精神和经济纽带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密不可分……通过把赔款支付额定在德国的支付能力之内,我们可以恢复德国的希望和进取心,可以避免由和约条款不可能完成而导致的永久性摩擦以及不正常的压力……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德国赔款问题上凯恩斯的主张与凡尔赛和约规定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凯恩斯提出其主张的主要原因。

            • 4.

              材料一 在巴黎和会上,美国主张吸收世界各国包括战败的德国加入国际联盟;联盟各会员国应保证“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如果发生领土争端,国联有权干预;国联应负责处理战败国的殖民地,但威尔逊的主张很多遭到英法的反对。

              材料二 美国总统威尔逊签署了和约后,带病在美国作了长途旅行,到处兜售他的国联方案,直到1919年10月中风瘫痪。但是参议院就是不买账,参议院共和党领袖洛奇说:“美国不能为了世界和平而削弱自己,不能使我们的主权从属于别的国家。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到美国。”1920年3月,最后表决时,参议院以多数票否决了参加国联的议案。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倡议建立国际联盟的目的及英法反对美国多项主张的实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总统与参议院之间的主要分歧是什么?并指出其结果及成因。

            • 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战胜国可以剥夺德国的殖民地,解除其武装直至保留其警察力量,并使其海军列入大国中第五流的地位。但如果它感到自己在和约中受到不公正对待,它同样最终会从胜利者身上找到进行报复的手段。因此,我强烈反对把更多的德国人从德国统治下交由其他国家统治。在当前情况下,我认为最大的危险是德国可能把它的命运同布尔什维主义连在一起……  

                         ——劳合•乔治《草拟和约条款最后文本前对和平会议的几点意见》

              材料二 法国以最明确的方式提出要求,主要有四点:第一,阿尔萨斯必须归还我们,但归还时不应像根据1815年条约那样的支离破碎,应按照1790年以前的边界归还。这样我们就将在地理上以及矿藏上拥有萨尔盆地。第二,法国政府希望看到莱茵河以西的领土和德意志帝国分开,并成立一个类似缓冲的国家。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德国全部的殖民地、整个海军、大部分商业船队以及它控制的海外市场,已被剥夺或将被剥夺。因此德国已经感到给予它的最大的打击,而人们以为通过某些领土条件的改善能使德国平息下来,这纯粹是幻想。

                           ——克里孟梭《对劳合?乔治先生3月25日照会的总意见》

              材料四 (英国)于1935年6月18日同德国签订了《英德海军协定》。协定规定:德国舰队的总吨位永不超过英国海军总吨位的35%,德国潜水艇吨位……将不超过英国吨位总额的45%。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主张如何处置德国?英国持这种主张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说明法国的主张与英国的主张有什么主要分歧?说明法国的目的和表面理由。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说明了什么?

            • 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6年5月的日德兰海战,英军虽然掌握着制海权,但损失远远大于德国。1917年2月1日,德国公开宣布全力开始无限制潜艇战,给英、美等国家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1935年6月,英德两国签订《英德海军协定》。英国同意德国提出的要求,即德国海军舰艇总吨位同英联邦舰艇总吨位的比例为35︰100;德潜艇总吨位同英联邦成员国潜艇总吨位的比例为45︰100。这与《凡尔赛和约》所规定的德国海军实力限额相比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材料二 1919年,巴黎和会通过了建立国际联盟的建议,并于1920年1月正式成立,总部在日内瓦,机构有大会、行政院、秘书处,职责维护和平、集体安全、对殖民地“委任统治”。但美国由于自身的利益没有得到满足,因此始终未加入国际联盟。

              (1)材料一中英德两国的海军对抗变化说明了什么?

              (2)举例说明材料二中的国际联盟是否能真正的“维护和平”,实质是什么?

            • 7.

              经过巴黎和会长达6个月的谈判后,于1919年6月28日签署的凡尔赛条约中,协约国宣布,严裁德国军备目的是“推动所有国家普遍限制军备成为可能”;同时据国联盟约第8条,国联成员国承诺“为了维持和平,要求把国家的军备减少到足以保卫国家安全的最低限度”;“有效地促进国联盟约第8条规定的裁军”成为国联成员国加入国联的重要条件,依此规定,德国坚持要求其他国家必须裁军。

              国联裁军会议最终于1932年2月召开,德国代表团始终坚持其他国家必须裁减军备到凡尔赛条约的水平或承认德国重整军备的权利,否则德国将退出国际裁军大会。当时,正值经济危机的高峰和日本最激烈地进攻上海的时候,与会国都已明白,国联十多年的裁军努力成功的可能性几乎消失殆尽了。  

              ——摘自E·H.卡尔《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联裁军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国联十多年裁军努力成功的可能性几乎消失殆尽”的因素。

            • 8.

              [选修3: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使德国陷入受奴役地位达一代之久、降低数百万生灵之生活水平以及剥夺其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之幸福,是一项令人深恶痛绝的政策即使这种政策事实上可行,即使藉此能够养肥我们自己,如果法国和意大利准备利用它们暂时的战胜国权利去毁掉已经战败投降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并以此来结束这场欧洲内战的话,它们自身同样会走向毁灭,因为战胜国和战败国被背后的精神和经济纽带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密不可分通过把赔款支付额定在德国的支付能力之内,我们可以恢复德国的希望和进取心,可以避免由和约条款不可能完成而导致的永久性摩擦以及不正常的压力。

              ——据[英]凯恩斯《和约的经济后果》(1919年12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德国赔款问题上凯恩斯的主张与凡尔赛和约规定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凯恩斯提出其主张的主要原因。

            • 9.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题共18分)

              材料一:1918年1月8日威尔逊在国会发表演说:“要想世界永久和平,必须有一个新秩序,不应再用老一套的外交方式来解决问题,战胜国不应要求割地赔款,应该废除秘密外交,应该通过建立维护世界和平的组织创立新秩序。”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威尔逊建立“新秩序”的实质?(1分)并依据相关史实评述材料一中威尔逊的新“外交方式”(3分)

              材料二:国联成立之初的确是一个“强盗的联盟”,因为它的使命是维护掠夺小国、弱国和战败国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在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后,它转化为维护和平的工具,因为它约束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行为,支持和援助反法西斯侵略的各国人民;在德、日相继退出国联后,英法等大国、中小国家和苏联等国联的三种力量在限制法西斯对外扩张方面具有一致性。

                                                                                               ──《对国际联盟的再认识》载于《世界历史》1989年第2期

              (2)“国联”的成立与威尔逊有何关联?(1分)材料二是从什么角度认识评价国联性质的?(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联在人类历史上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3分)其最大的失败又是什么?(1分)

              材料三:联合国不是战前国际联盟的继续。它孕育于反法西斯战争年代,是在反法西斯联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崭新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美国对于组建联合国颇为积极,其他反法西斯国家为了把战时的友好合作关系延续到战后,以维护世界和平,也都同意组建联合国。联合国的建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爱好和平的共同心愿。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3)依据材料二、三,说明为什么“联合国不是战前国际联盟的继续”?(4分)举例说明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成功与失败之处。(2分)

              (4)综上,你可得出什么认识?(2分)

            • 10.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历史上,顾维钧被称为“民国第一外交家”,他和林则徐、邓世昌、谭嗣同一样是灰暗和屈辱的中国近代史上闪耀着的民族英雄。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他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第一次向列强说了“不”,并由此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他由此蜚声国际外交界,成为“民国第一外交家”。之后曾官至国务总理。

              1931年,他是张学良的幕僚,“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他临危受命,成为国民政府的外交部长,运筹帷幄,跟随李顿调查团做出调查,并促使国联做出日本侵略中国的结论。在外交上宣告了对日抗争的胜利。但是由于日本悍然退出国联,这样的胜利并没有挽救危亡中的中国。顾维钧成了一个悲剧英雄,他无力跳出“弱国无外交”的历史铁律。

              《联合国宪章》上签署的第一个名字,是三个汉字:“顾维钧”。 1945年 6月 26日,在宪章签字仪式上,中国代表团因在发起国中按字母顺序列于首位,故代理宋子文担任首席代表的顾维钧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节选自宗民《顾维钧在“九一八”》

              ⑴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顾维钧被称为“民国第一外交家”的主要依据。(6分)

              ⑵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顾维钧无力捍卫中国大国地位的原因及启示。(9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