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行省是元代开始设置的一级行政区划。它的确立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行省官员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
              --《中学历史教学史料汇编》材料二  《共同纲领》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民族区域自治的自治机关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自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民生的经济建设事业。……196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成立西藏自治区。在西藏全区举行普选的基础上,组成了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名单,在总共301位代表中,藏族代表226人,汉族代表59人,门巴族代表5人,回族代表4人,铬巴族3人,纳西族1人,怒族1人,其它代表2人。
              材料三  美国宪法第四条规定:各州对他州的法令、官方文件和诉讼应有充分的信任和尊重;对他州的公民不得歧视,各州的公民享有平等的特权和豁免权;各州相互有义务引渡逃犯。
              美国宪法第六条规定:本宪法和根据本宪法所制定的合众国法律,以及根据合众国的权力已缔结或将缔结的一切条约,皆为全国的最高法律;每个州的法官均应受其约束,即使州的宪法和法律的任何条款与之相抵触。
              美国宪法第十条修正案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得由各州或由人民保留。
              请回答:
              (l)根据材料一,归纳行省的主要职能。
              (2)根据材料二,概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说明美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以上三项制度的共性。对此你有何认识。
            • 2. 在短短两百年的历史里,美国从一个大西洋沿岸的狭长地带的国度发展为世界大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有人说:一个现代国家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应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强大稳定的中央政府;充满自由活力的地方;规范化的中央与地方的协调机制。
              (1)结合美国国家结构形式的转变,对上述观点加以阐述。
              19世纪中叶起芝加哥、底特律相继发展;与此同时,与西部“淘金热”相关的旧金山、
              洛杉矶迅速兴起。到19世纪后期,兴起的工业部门不仅吸纳了美国本土农业的剩余人口,也吸纳了欧洲经济的剩余人口。一位在1900年访问美国的英国人写道:“在美国的生活是一年四季都旋转在电话、电报、留声机、电铃、汽车、电梯和各种自动化机械中”。
              --马骏 刘亚平《美国人的非凡成就:19世纪中期以来经济繁荣》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城市化“加速完成”的原因。
            • 3.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南北战争爆发后,相当多的黑奴自愿为自身自由而协助联邦作战,但对如何处理占领地黑奴观点上仍有所冲突。林肯一开始收回某些将军自行发布的解放黑奴命令……林肯认为,解放黑奴是种具有风险的政治行为,因为仍有部分畜奴州效忠于联邦,且战争初始的目的集中在保护联邦的完整而非解放黑奴。基于如此,这份宣言(1862年9月林肯颁布的《解放黑奴宣言》)当时只是份由林肯自己理解为以三军统帅的身份所发表的军事命令,而非由国会公布具同等地位的法案或宪法增修条文。
              --《坚定的废奴主义者--林肯》
              (1)根据材料,概述林肯对黑奴自由问题的态度变化,并分析其前后不同态度的原因。 
              (2)在美国“最伟大的美国人”的票选活动中,林肯被选为第二位。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居第二位的主要理由。
            •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1978年美国通过了《文官制度改革法》,改革法第一次用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联邦政府人事制度应遵循的几条原则
              (1)政府保证通过人人机会均等的公正考试,只根据能力、知识和技能来决定录用和提升。
              (2)应为价值相同的工作提供相同的报酬,应适当考虑到私营部门雇主支付的全国和地方的工资率,并对工作优异者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奖赏。
              (3)所有雇员均应保持高度的正直、高标准的行为和对公共利益的关怀。
              (4)应保护雇员免受专横行动或个人好恶之害,或被迫为政党的政治目的而从事活动;禁止雇员使用其权利或影响去干预选举。
              (5)保护雇员在揭露违法行动、管理不善、浪费资金、滥用权利,以及威胁公共健康或安全的现象时,不受打击报复。
              --摘编自王玉萍《试论20世纪70年代美国文官制度的改革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指出20世纪70年代美国文官制度改革有哪些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20世纪70年代美国文官制度改革的意义。
            • 5. 西方民主思想的源头可追溯到古希腊,近代西方国家创造出了多党议会民主和三权分立的政治架构,对其社会发展起过巨大的推动作用,但随着时间推移,其弊端也日益显现,甚至制约着其自身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最后的裁决不是决定于法律而是决定于群众,他们的命令代替了法律,这种情况是由蛊惑家造成的。在以法律为依据的民主政体中,最好的公民占据了首位,那里没有蛊惑家……在这里民众成为集体的君王,他们不在法律的控制下,成长为君主专制,佞臣得势。这种民主政体和君主制的僭主相似,二者都对好的公民实行专制统治,平民的命令相当于暴君的诏令,蛊惑家之于平民佞臣之于僭主。……因为群众听他们的,他们就代表了群众意志左右国政。这样的民主政体实在不能不受到指责,因为那里法律没有了权威,可以说没有宪法。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材料二  盖洛普民调所2011年9月20日发布的民调报告称,49%的选民认为两党都不代表美国人民,而无党派选民中持此观点者高达60%.有趣的是,仅10年来,美国人对“一党政府”(总统和国会多数党同属于一个党)还是“两党政府”(总统和国会多数党不同属一个党)的选择一直反复不定,但有两点呈现某些定向趋势。其一,认为“两党政府”好的选民从2005年达到36%的最高点以后就呈现出下降的总趋势,到2012年下降到23%……其二,认为“一党政府”好的选择平均值明显高于认为“两党政府”好的选民比例,而且其比例有日趋增长的趋势。
              --庞卓恒《西方式的“宪政民主”不具有普世价值》
                  材料三  西方国家把本应该是内容丰富、文化深厚、操作精致的民主大大简化……“程序是万能的”则导致了西方民主制度的游戏化:民主已经被简化为竞选程序,竞选程序又被简化为政治营销,政治营销又被等同于拼资源、拼谋略、拼演艺表演。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上,西方所谓“只要程序正确,谁上台都无所谓”的“游戏民主”似乎越来越玩不转。……《经济学人》:“(西方)民主正在毁掉西方,尤其是美国,因为这种制度使政治僵局制度化,使决策平庸化,还经常选出一些像小布什这样的二流领导人”。……“美国梦”今天之所以风光不再,主因就是美国的资本力量似乎已经压倒了政治和社会力量。……西方世界今天经历的一场又一场危机背后都有政治制度的原因。……西方自己也应该反省自己的政治制度。
              --张维为《西方民主真的该吃药了》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雅典民主政体的局限及其实质。
              (2)归纳材料二中美国选民对“一党政府”还是“两党政府”的选择趋势。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力制衡和监督的角度,分析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
              (3)材料三作者认为西方民主制度存在哪些主要问题?纵观近代以来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史,你如何看待材料三作者的观点?
              (4)综合上述材料,对民主政治制度你有怎样的认识?
            •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孝公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除井田,民得买卖”,“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居五年,秦人富强,天子致胙于孝公,诸侯毕贺。”
              --摘编自《史记•商君列传》等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卫鞅“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措施及其影响。卫鞅的富国图强之术体现了当时哪个学派的主张?
               材料二  1933年  5月12日,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部《农业调整法》(the Agricultural Adjustment Act)主要策略是“限额耕种”,凡是根据政府“按户分配耕地面积计划”,“自愿”减少耕地、限制产量的农户都可以得到政府的津贴。1936年1月6日,联邦最高法院在一起案件中宣布《农业调整法》违反了美国宪法第10条修正案,认为只有地方政府才能管理各自辖区的农业生产。1936年《农业调整法》被宣布无效。
              --《政府对农业的“哺育”--浅析罗斯福新政的农业政策》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第一部《农业调整法》出台的背景,概括《农业调整法》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1936年联邦最高法院的宣判体现美国民主政治体制中的哪些特点?
               材料三  19  82年11月中共中央制定了《当前农村经济政策若干问题》的文件指出: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从而推动了我国农业的极大发展。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能够“推动我国农业极大发展”的原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