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1907年,梁启超在日本组织立宪团体政闻社,创办《政论》杂志,发表了政闻社宣言书,其中提出,“无国会之国,则责任政府终古不成立;责任政府不成立,则政体终古不脱于专制”。鉴于目前的政治状况,“君主代政府负责任之结果,一方面使政府有所诱知,而政治未从改良;一方面使君主丛怨于人民,而国本将生摇动”。                                                  
                                 ——摘编自《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                             

              材料二各省谘议员多数北上,集议如何进行立宪之法……其第三次请愿书中,措词则甚激昂……系谓政府如再不允所请,则吾辈将倡革命矣。更不料清廷因此震怒,立下明谕,勒令代表等出京还里,各代表闻此乱命,亦极愤怒,即夕约集报馆中,秘议“同人各返本省,向咨议局报告清廷政治绝望,吾辈公决密谋革命,并即以各谘议局中之同志为革命之干部人员,若日后遇有可以发难之问题,则各省同志即竭力响应援助起义独立”。      
              ——摘自丁文江编《梁任公先生年谱长初稿》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立宪派的政治主张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立宪派在推距清朝统治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1901年1月,清廷发布上谕:“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这里的“改弦”指的是
              [     ]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清末新政
              D、预备立宪
            • 3. 清末“新政”未能挽救清朝灭亡命运的根本原因是
              [     ]

              A.“新政”只是骗局,没有真正实行
              B.清政府借“新政”之名增加税收,引起人民反抗
              C.列强反对中国实行“新政”,制造障碍
              D.“新政”不能解决当时的各种社会矛盾
            • 4. 20世纪初,中国出现“负留洋”热潮,下列关于其社会影响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突破了中国传统教育模式
              B.促成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
              C.西方政治思想开始传人
              D.带动了《国闻报》、《时务报》等报刊的出现
            • 5. 下图是1908年《申报》上刊登的一幅反映清末立宪的漫画,作者的意图是


              [     ]


              A.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一脉相承
              B.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性质相同
              C.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不能相容
              D.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互不相干
            • 6.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简要回答问题
              材料一:被套牢的牛马拉车不息,稍慢即受鞭挞。“服劳役而又受苦楚,无自主之权,大都类是”。
              材料二:群蜂会议曰:“如有伐我巢而残我同类者,共刺之。人之有国,犹蜂之有巢”。
              ——摘自上海文明书局1903年出版的《蒙学初级修身教科书》

              (1)这类内容的教材旨在培养学生成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类内容的教科书,所以需要并得以认可,主要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清末有舆论说:“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者,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斯诚稀世之创举。”此“创举”反映了

              [     ]


              A.资本主义的萌芽
              B.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
              C.爵位制度的创设
              D.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 8. 下图是一幅驳斥清末“民智未开”观点的漫画。它试图传达的观念是


              政府与百姓(约1911年)


              [     ]


              A.反满兴汉
              B.官逼民反
              C.政治民主
              D.暴力革命
            • 9. 1904年爆发的日俄战争对当时中国国内“立宪”、“专制”之争产生了很大影响,立宪派和主张君主专制的人对战争结局抱有不同期望。立宪派普遍希望

              [     ]


              A.日败俄胜
              B.日俄俱败
              C.日胜俄败
              D.日俄休战
            • 10. 据粗略统计,清末赴某国留学人数:1901年为274人,1903年为1,300人,至废科举的1905年则猛增到8,000人,翌年更是达到12,000人。以上材料中的某国是
              [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