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材料一、 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摘编自美国1787年宪法
              (1)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政治原则是什么? 
              (2)该宪法的局限性是什么 
              材料二、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1954年宪法是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该宪法体现了什么原则? 
              (4)该宪法确定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 2. 某同学在学习了“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后,制作了一个知识结构图。与图中①②③对应的知识完全正确的是(  )
              A.《共同纲领》中共八大    中共十五大
              B.1954年宪法  文化大革命   十一届三中全会
              C.1954年宪法  中共八大    中共十五大
              D.《共同纲领》文化大革命  十一届三中全会
            • 3. 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第一个巨大飞跃是从铲除君主专制政治到奠定现代民主政治。 第二个巨大飞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建立,到进入社会主义法制政治的基本轨道。”其中,“铲除君主专制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确立”“进入社会主义法制政治的基本轨道”分别指(  )
              A.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1954年宪法        十一届三中全会
              B.辛亥革命《共同纲领》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
              C.辛亥革命     新中国成立          十一届三中全会
              D.辛亥革命      1954年宪法“依法治国”被载入宪法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变,只是换了国王,新国王还具有继承王位的最直接条件。但实质上新国王是由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这就把近百年来困扰英国不休的主权问题解决了:既然议会创造了国王,主权当然在议会。
              --据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二  第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第17条一切国家机关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经常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倾听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
              --摘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的政治建设举步维艰,甚至一度陷入瘫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逐步确立起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国家的政治建设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据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人民民主原则在1954年宪法中的具体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化大革命”结束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管子•治国》载:“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管子•治国》记载:“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财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是以先民知众民、强兵、广地、富国之必生于粟也。”管子还认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材料二  孙中山认为中国现代最大的问题就是国家“既贫且弱”,人民生活困苦。孙中山说:“……欧美自政治革命而后,人人有自由平等,各得肆力于工商事业,经济进步,机器发明,而生产之力为之大增,得有土地及资本之优势者,悉成暴富,而无土地及资本之人,则转因之谋食日艰。由是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则贫富之阶级日分,而民生之问题起矣。”
              孙中山指出:“我们要解决民生问题,保护本国工业,便先要有政治力量,自己能够来保护工业。”“我们要解决民生问题,如果专从经济范围来着手,一定是解决不通的。要民生问题能够解决得通,便要先从政治上来着手,打破一切不平等的条约。”解决民生问题“如果不用国家的力量来经营,任由中国私人或者外国商人来经营,将来的结果,也不过是私人的资本发达,也要生出大富阶级的不平均。”
              材料三  毛泽东在阐述人民为什么会选择共产党时指出:“领导的阶级和政党,要实现自己对于被领导阶级、阶层、政党和人民团体的领导,必须要……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要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我们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
              建国初期毛泽东明确指出:“法律是上层建筑,我们的法律是劳动人民制定的,它是维护革命秩序,保护劳动人民利益,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保护生产力的。”他又说:“我们经济建设的中心是发展农业生产,发展工厂生产,发展对外贸易和发展合作社。”明确指出了未来中国发展经济的道路和方式,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并在党的八大上作为全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重要任务提出采。
              (1)据材料一,归纳管子思想的特点。
              (2)据材料二和所学,回答孙中山的民生思想提出的背景和基本观点。
              (3)结合材料三和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为解决和改善民生所作成功探索的史实,分析中共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拥护的理由。
            • 6.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镇(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
              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实录》
              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三十条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唐朝到明朝中枢权力演变的基本特点。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各自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3)综合上述问题,你对我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有何认识?
            • 7. 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也是民主与法制建立、发展、完善的演变过程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了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创立新的五百人议事会,每部落选出50人参加,议员名额依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当选议员可以连选连任,但一位公民一生只能担任两届议员。
              (1)古希腊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建设对后世
              有借鉴意义的做法。
                  材料二 “……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 --古罗马《民法大全》
              “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十二铜表法》
              (2)材料二反映出罗马法的哪些特点?在由共和国到帝国的过程中,罗马法获得重大发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发展的政治和经济根源。
                  材料三  国王无权废止法律;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臣民;必须定期召开议会。 --英国《权利法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英国“国王”与“议会”权力关系的演变。并由此点明英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确立的模式。
                  材料四  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应该由议会、内阁(或总统)和法院掌握,各自独立行使职权,又互相制衡。--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4)材料四说明三权分立的核心原则是什么?在18世纪后期,最能体现孟德斯鸠三权分立主张的是哪部宪法?
              材料五  我今只说要定一条: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一以表示我党国民革命真意义之所在,一以杜防盗憎主人者,与国民共弃之。--孙中山
              (5)想了解孙中山关于“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一精神,应该查阅他颁布的哪一部法律文献?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为什么说辛亥革命为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创造了一次难得的机遇。
              材料六

              (6)在图所示的会议上通过了哪一部宪法?这部宪法体现了哪两大原则?材料六3幅图片表明,构成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 8. 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下列发生于现代中国的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①“双百”方针提出 ②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
              ③“一五”计划开始执行 ④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④①②③
            • 9. 在历史学习中运用比较法,可以让我们认识历史事物和历史现象的异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比较一:古代中国“臣民”社会与雅典“公民”社会
              材料一  清朝时期,各地府、县学堂均设“明伦堂”,“明伦堂”里都置有一块卧碑,卧碑中镌有如下禁令:“……二、生员之志,当学为忠臣、清官,书史所载忠清事迹,务须互相讲究。……七、军民一切利病,不许生员上书陈言,如有一言以建白,以违制论,黜革治罪。八、生员不许纠党多人,立盟结社,把持官府,武断乡曲;所作文字,不许妄行刊刻。违者,听提调官治罪。
              材料二  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一切雅典公民皆有权参加,五百人议事会的议员经抽签选举产生,名额根据每个基层行政单位的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出中国“臣民”社会和雅典“公民”社会的政治特点。
              比较二:中国近现代民主
              材料三 (中国近代民主)材料三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第十八条:参议员每行省、内蒙古、外蒙古、西藏各选派五人,青海选派一人;其选派方法,由各地方自定之。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材料四 (中国现代民主)材料四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人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联系材料三、四,说明两部宪法有哪些本质区别?材料三、四反映在立法思想上有哪些进步?
              比较三:西方民主
              材料五 (英国)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权利法案》材料六

              (3)据材料五指出《权利法案》颁布前后英国国王与议会的权力各有什么变化?材料六中“美国联邦政府结构示意图”体现了什么原则?这两种不同的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具体方式”是什么?
            • 10. 图片作为一种历史资料,承载着历史信息,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历史面貌。观察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从如图1、2中任选一幅图片撰写说明词(应包括图片的历史背景、主要寓意)。
              (2)观察如图3、4两幅书影,任选其中一幅撰写说明词(应包括时间、制定机构和历史地位)
              (3)如图5、6两幅图片反映了我国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任选一幅图片撰写说明词(应包括时间、事件、影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