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天仙配》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神话故事,它寄托着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其中脍炙人口的歌词唱道:

              七仙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董永:绿水青山带笑颜。

              七仙女: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 董永:夫妻双双把家还。

              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 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

              七仙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

              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

              —西汉晃错《论贵粟疏》

              材料三、《苏州风俗考》记载的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四;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惟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请回答:

              (1)董永和七仙女的生活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什么生活方式?(2分)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有哪些?(4分)

              (2)概括材料二的观点。(4分)

              (3)材料三中机户和工匠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4分)

              (4)材料四的观点是什么?(2分)对前面材料一、材料三所反映出的经济现象会产生什么作用?(4分)

               

            • 2.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1月30 日宣布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该决定2016年10月1日生效,这标志着人民币将成为第五大国际货币,也将成为第一个被纳入特别提款权篮子的新兴市场国家货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货币发展图样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货币演变趋势。
              材料二   1935年,年11月3日,南京国民政府政府财政部发布了《施行法币布告》,其主要内容如下(节选):
              一、自11月4日起,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所发行之钞票,定为法币。所有定量、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行使现金,违者全数没收,以防白银之偷漏。
               ……
              四、凡银栈行号、商店及其他公私机关或个人持有银本位币或其他银币、生银等类者,应自XXX年11月4日起,交由发行准备管理委员会或其指定之银行兑换法币。
              ……
              六、为使法币对外汇价按照目前价格稳定起见,应由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无限制买卖外汇。”  --摘自张建平、李安《孔氏家族全传》(2)根据材料二,概括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材料三  如表所示
              时    期演     变
              1870-1914年间的古典金本位制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
              1945-1973年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际货币格局。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货币。
              1973年以后的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各国采用不同的汇率制度,美元仍然充当着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 角色。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世界货币体系的发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变化的原因。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人口统计表

              材料二  265年,三国归晋,天下重归统一。人口增长,太康元年,达1600万人。但晋武帝司马炎死后,出现八王之乱,黄河流域又成战场,关中大饥荒,大量百性逃往四川、南阳、今湖北、湖南、河北。为了争夺生存资源,流民和当地政府、土著发生大冲突,动辄死成千上万人。永嘉四年(310 ) ,整个黄河流域遭受蝗灾和瘟疫,中原白骨蔽野。五胡乱华时期,黄河流域处于空前的大混乱、大屠杀和大饥荒,出现人吃人的惨剧。为了躲避战乱,北方至少有90 万人迁向比较安定的长江流域苏、皖、鄂、湘、川等地。从此,长江流域得到开发,经济水平开始赶上黄河流域。--《中国历史人口管理与变迁》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人口变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古代人口在明清时期快速增长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魏晋南北朝人口南迁。
            • 4. “镇”在唐代以前多指边境军事据点,镇将主要管理军务。宋代以后的“镇” 则多为“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或以官监之”。古代“镇”的演化本质上反映出(  )
              A.中央集权的削弱
              B.工商业赋税沉重
              C.物质生产的进步
              D.经济重心的南移
            • 5. 古书记载,杭州城“自大内和宁门外,新路南北,早间珠玉珍异及花果时新、海鲜、野味、奇器、天下所无者,悉集于此,以致朝天门、清河坊、官巷……食物店铺,人烟浩穰。其夜市……扑卖奇巧器皿、百色物件,与日间无异。”这反映了当时该城(  )
              A.商业活动只在白天进行
              B.商业活动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较小
              C.商品交易必须在市场内进行
              D.杭州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6.

              以下选项是某历史学习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史话”时引用的内容。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①战国商鞅变法确立土地私有制     ②汉朝以后,铁犁、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 

              ③魏晋南北朝出现“灌钢法”技术    ④宋代“市”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形成街市

              ⑤明清两朝推行“海禁”政策,禁止海外贸易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7.

              学者黄正建著有《唐代衣食住行研究》一书,下列表述出自该书的是(    )

              A.“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布料”
              B.“主食用谷物仍以粟、麦、稻为主”
              C.“城市官民杂处、商民混居,违章建筑侵占街道的现象严重”
              D.“在交通要冲,形成了一大批工商市镇”
            • 8. 商王朝的重大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通常用龟的腹甲或牛的胛骨卜吉凶,其中牛骨使用最多,用龟甲的较少。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
              A.生产活动中普遍使用牛,牛骨充足
              B.作为书写材料,使用牛骨较龟甲便利
              C.商王朝并不重视农业,大量宰杀耕牛
              D.游牧和畜牧是重要的生产方式,牛骨头数量多
            •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请从材料一的三幅图中概括中国古代货币发展的趋势
              材料二:证券化技术最早出现在1262年的威尼斯。那时,意大利的城邦国家由于战争的开支不断上升,而王权又受到公民一定的约束,不能随意向老百姓加税,必须拿未来的政府税收做抵押向民间借债。为保证债券的信用,必然要求对王权进行约束,这又促进了民主与法制的发展。
              随着中世纪后期西欧商业的快速发展,跨地区的贸易上升极快,催生了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商业信用票据的出现。在殖民扩张活动中,英国的冒险家为解决资金问题和分散风险,通过民间参股融资的方式,建立起“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并发展起了股票市场。这不仅保证商人有其独立经营海洋贸易的空间,也为英国后来的工业革命做好了公司组织形式上的准备。在金融体系支撑下的海洋贸易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英国的政治势力格局,新兴的富有商人为17世纪进一步制度变革的主力军。--陈志武《金融的逻辑》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证券化技术最早出现在威尼斯的原因。并以英国为例说明金融制度创新对西方发展的影响
              材料三:1853年清政府尝试过内债,在山西、广东等省,议行“劝借”……“规定如能自一万捐至数万、十万两者,随时由官府按照银数,立即奏请奖励。如有不愿请奖者,除由官府按数给予借贷印票,分年归还外,仍按照银数多寡,分别建坊给匾,以示优奖”。……内乱结束之后,各省借口“库款支拙”改由官府奏请给奖,有些绅商则由朝廷以官爵进行偿付。……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想发行“昭信股份”囯债时几乎无人问津。
              --摘编自陈志武《治囯的金融之道》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清政府发行国债的背景及其特点。为何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还想发行国债时却几乎无人问津?
              (4)结合上述历史材料,概括货币(政策)变化与当时社会之间的关系。
            • 10.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①重农抑商政策使商业发展比较艰难       ②唐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③明清时期出现了商帮。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