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人很早就意识到了人与环境的关系,道家的崇尚自然,儒家的仁义思想,宗教不杀生观念在古人的环保思想上都有一席之地,甚至将保护环境提到政治高度.中国古代早期的“环保部”叫“虞”.“虞”,既是机构名,又是官衔,职责范围包括了山、林、川、泽的保护与治理.古代环保立法可以追溯到夏禹执政时期,《田律》可以看成最早的环保法,除了规定春季不准乱砍乱伐外,还有多条环保规定,其中包括不得堵塞河道,即所谓“雍堤水”;不是夏季不准焚烧草木灰当肥料,即所谓“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 至于保护水源方面的规定,也很多,如唐宋法律上都有规定“有穿穴垣墙以出秽污之物于街巷,杖六十”等,这些立法体现了小农经济时代生态意识中不违农时而增加农业收入的现实功利主义.
              --来自互联网
              材料二
              英国是典型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国家…企业生产和利润的最大化成为支配企业的法则.如何解决生产越多环境污染越严重的难题,英国人在立法上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进行规定,使企业成为环境保护的主体.议会的立法行动也促使了政府从指导思想上由原来被动的自由放任转变为在法律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干预.
              在英国环境治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还有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社会各个群体的不懈努力…使人们重新获得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
              --摘编自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环保法规方面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英国当时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的原因.
              在治理环境方面英国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古代绘画作品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如图所示,图为后人所绘的《孔子圣迹图》

              运用中国古代史的史实,对上面绘画作品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绘画作品的内容或风格进行解读,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殷商西周时期,“天”、“天命”是被作为人格神看待的.孔子主要借亲亲之情论仁德,而视天命为一种盲目的主宰力.荀子并没有迷信或畏惧于“天”,而是把“天”看作是一种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独立运行的自然.荀子认为,人世间的吉凶祸福是由人自己的掌握和调控而产生的,而不是由“天”来左右和预兆的.正所谓“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天有天道,人有人道.人要做的就是要明天人之分,应天以治.
              --刘蔚华《中国儒家学术思想史》
              普罗塔戈拉在《论神》这本书一开头就说:“至于神,我没有把握说他们存在或者他们不存在,也不敢说他们是什么样子;因为有许多事物妨碍了我们确切的知识,例如问题的晦涩与人生的短促“.他主张每个人的感觉都是可靠的,人们对一切事物都根据各自的感觉作出不同的判断,无所谓真假是非之分.因此他认为事物的存在是相对于人的感觉而言的,人的感觉怎样,事物就是怎样.由此又断定“知识就是感觉“,主张只要借助感觉即可获得知识.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荀子和普罗塔戈拉的天人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天人思想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以及在东西方思想发展中的影响.
            • 4.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民族精神与古代希腊城邦精神(部分)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汉书》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诚子书》
              秤平、斗满、尺足-晋商信条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人是城邦的动物-亚里士多德
              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未受考查的生活过的是不值得-苏格拉底
              (1)结合所学知识,从文明多样性的视角,解读材料一。
                 材料二:夏商“恭行天罚”,“天罚审判”,法律的实施是替天行罚。管仲提出“夫生法者,君也。宗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韩非主张“以法治国”,“法不阿贵”。秦朝法治轻罪重刑,地方郡县行政司法合一,后世皆依此制,地方行政长官即为当地最高法官。汉代法律注重“春秋决狱”,凡义关伦常而现行法律无明文规定或虽有明文规定但却有碍伦常时,使用儒家经典《春秋》所载有关事例及其体现的道德原则作为司法审判的依据。《唐律疏议》含捕亡、断狱等12篇,502条,并确定自首减免刑罚、合并论罪等原则,深刻影响了东亚诸国的法律文化发展走向。明代法律“重其所重,轻其所轻”,并增加经济立法。
              --据《中华法文化》等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传统法文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 5. 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史学家白钢认为: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有一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一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其经济基础,二是以自然经济为基本面貌的封建生产方式,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一是天命观。 其中“有权就有一切”、“家长制”、“官僚政治”、“蒙昧主义”历史根源分别是(  )
              A.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
              B.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
              C.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
              D.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
            • 6. 交往是古今中外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老(尊敬)吾老以及人之老,幼(爱护)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虽(即使)有贤君,不爱无功之臣;虽有慈父,不爱无益之子。--《墨子•亲士》(1)依据材料一,指出孟子与墨子人际交往原则的不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二者不同主张的原因。
              材料二
              晚清外交机构表
              机构名称设立时间机构职能
              南洋大臣1844年由两广总督兼任,专管中国南部沿海通商口岸交涉、通商、海防等事务。
              总理衙门1861年清朝中央机构,掌管与外国有关系的一切事务,如签订条约、通商往来、修筑铁路、修造轮船、购买外国机器、架设电线、派遣留学生、兴办新式学堂等等。
              北洋大臣1870年由直隶总督兼任,管理直隶(今河北)、山东、奉天(今辽宁)三省通商、洋务,办理有关外交、海防、关税及官办军事工业等事宜。
              外务部1901年清朝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专门办理与列强的外交。“班列六部之前”。同时,陆续增设了商部、学部、实业部、铁路局、陆军部、海军部等机构来行使原总理衙门的部分职权。
              (2)阅读材料二,对晚清外交机构的发展演变划分阶段并说明理由。结合所学,阐述影响晚清外交机构变化的历史因素。
              材料三
              1944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各国货币只有通过美元才能同黄金发生关系。二战后到20世纪五十年代,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一直保持相对强势的地位。1971年12月和1973年2月,美国尼克松政府两次宣布美元贬值,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1973年3月,西欧出现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马克的风潮。3月16日,欧洲共同市场9国在巴黎举行会议并达成协议,联邦德国、法国等国家对美元实行“联合浮动”,彼此之间实行固定汇率。其他主要西方国家货币也实行了对美元的浮动汇率,不再承担本国货币与美元固定汇率的义务。1980-1985年,美元进入升值期,此后到20世纪九十年代,美元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的强势地位逐步得到巩固。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解读美元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地位的发展演变。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 7. “儒”原为西周春秋时期的一种职业。孔子出生于鲁国一个没落贵族家庭,15岁时立志学习礼乐,成为一名儒士。后来,人们把崇信孔子学说的人称为“儒”、“儒士”。最初“儒”的主要职能是(  )
              A.主持祭祀和丧葬礼仪
              B.为平民治病及宣教道德规范
              C.为诸侯提供安邦定国的方案
              D.记载王侯的重要行为
            • 8. 某位先秦思想家曾有如下评论:齐桓公致力连击诸侯,设法合作维持传统封建秩序,是个执行正道而不行诈谋的国君;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却僭越礼制,想仿形天子礼仪,是个内行诈谋却装作遵循正道的国君。该思想家应属于(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 9. 春秋战国时期是儒家思想的创立与初步发展时期。下列历史成语典故中,能反映该时期儒家思想核心的是(  )
              A.墨守成规
              B.当仁不让
              C.鼓盆而歌
              D.程门立雪
            • 10. 荀子说:“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圣人之治,礼义之化,然后皆出于治,合于善也。”据此,你认为荀子(  )
              ①主张“性恶论”   ②重视礼制    ③强调教化    ④主张礼法并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