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时代与择偶
              不同时期,由于政治制度、文化政策、社会风气等因素的影响,中国贵族女子的流行择偶标准也在发生不断的变化。
              时期择偶标准原因
              西周恪守“贵贱,尊卑,长幼,亲疏”之间的行为规范,不逾矩,知书达礼。C
              秦朝精通法家学说,勇猛善斗,有卓越军功者优先。以法家治国,军功爵制取代世卿世禄制。
              汉中期精通五经之学,有在太学学习经历者优先。D
              魏晋南北朝A名门望族把持九品中正制,以推举的方式选拔人才,按品等高低授予官职。
              唐朝B依据考试成绩科举取士,普通士人有机会入仕。
              宋明知天理,明纲常,精通四书五经,关心社会事务。E
              清末要通晓中西学门径;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F
              (1)请填写上表A、B空白处中,该朝代贵族女子可能流行的择偶标准。
              (2)请在上表C、D、E、F空白处,说明出现其对应择偶标准的原因。
            • 2. 儒家一向讲究仪表端庄,儒冠儒服,循规蹈矩.而魏晋名士却一反常态,他们放浪不羁,以丑为美,说丑话做丑事,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他们接待宾客时故意穿破衣烂衫,“望客而唤狗”;参加宴会时,故意不拘礼节,“狐蹲牛饮”;更有甚者,客人来访时,赤身裸体,一丝不挂,美其名曰“通达”.魏晋时期出现的以上行为体现出的艺术风格是(  )
              A.现代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古典主义
            • 3. 自汉文帝、景帝时起,汉代诏令一改汉高祖时期“既无典故,也不讲究对仗之美,直自道来,几近口述”的风格,开始注重文辞的修饰和句式的工整,且在措辞中称引儒家经传成为常态。这主要反映了(  )
              A.黄老之学在汉代消失
              B.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富强
              C.儒家思想已经取得统治地位
              D.儒家思想的影响力日渐突出
            • 4. 司马光撰写的《居家杂仪》中有“凡为子为妇者,毋得蓄私财。俸禄及田宅所入,尽归之父母舅姑。当用则请而用之,不敢私假,不敢私与。”对材料主旨解读正确的是(  )
              A.缓解家庭内部矛盾
              B.强化纲常伦理观念
              C.剥夺子女经济权益
              D.限制父母分配权利
            • 5. 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曰:“奢则不孙(孙:同逊,恭顺),俭则固(固:简陋、鄙陋).与其不孙也,宁固。”……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世间名士,但务宽仁。
              --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
              (1)据材料一,概括颜氏家训的基本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其形成的主要因素。
                  材料二  明清家训在其内容和教化方式上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主要表现在贞节观念的强化、社会风俗教化内容增多、女子家训大量增加、强化宗子教育、商贾家训繁荣。重视个人风操和民族气节教育、宗规族训和家法惩戒的加强等方面。
              --《试论明清家训的发展及其教化实践》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家训发生显著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津村先生肯则诲汝(指长女梁思顺)中央银行制度大善大善,惟吾必欲汝稍学宪法行政法,知其大意(宪法所讲比较尤妙),经济学亦必须毕业,而备课皆须于三月前完了。
              --《梁启超家书-l912年12月致思顺书》
              (3)与材料二教育思想相比,梁启超的教育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 6. 教科书体现了历史的变迁,承载了时代的成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清朝秀才李毓秀作,“总叙”部分是: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材料二《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1901年初版),被誉为“百年语文第一书”。
              “电”的解释:“阴阳二气薄而生热,热而发光日电”。
              “雷”的解释:“阴阳二电摩荡空际,鼓击而成声者为雷。”
              “议”的阐述:“谓欲事合于义,必群相论议也。因引中为风议谏议之议。今中国有事上闻,辄归部奏;泰西各国则归上下议院公议。”
                  材料三  下列是不同时期历史教科书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年版:“(洋务运动)继续镇压中国各族人民的武装起义,是用外国资本主义的技术巩固封建统治”。
              岳麓书社2004年版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中包括:“它对中国的早期现代化却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1)材料一涉及了儒家的哪些主要思想?承载这些思想的儒家经典在历史上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2)据材料二,概括该书的特点,并分析其所体现的时代特征。
              (3)材料三的观点体现了哪两种史观?请运用这两种史观,简评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 7. 齐鲁大地,儒学传承,诚信仁和,经济德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孔子主张“见利思义”,孟子主张“以义胜利”。
              “礼之用,和为贵”,“民无信而不立”,是鲁商的文化根基与内涵。
              “良心、友谊、仁义、诚实、信用、济世”等构成鲁商的基本特征。儒家义利观长期教化,造就了鲁商的道德观。
              清代的“瑞蚨祥”、“便宜坊”,现代的海尔、张裕等“鲁商军团”的商业奇迹,无不体现鲁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商业道德体系。
              以“儒家文化与山东鲁商的发展”为题,对上述材料进行论述。
            • 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代时期,由于政局动荡、战乱频繁,传统的官学、私学均遭重创,一种新型学校--书院兴起。宋、元、明时书院进入兴盛时期。宋、元、明的书院一般由地方政府兴建,并为学校提供教学设施和一定的经费。但地方政府并不干预学校教学及管理,而是聘任社会名流尤其是理学大师担任山长(即校长),负责书院的教学及管理。如朱熹、陆九渊、王阳明都曾担任白鹿洞等著名书院的山长。鉴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为节约开支,书院除山长外,专职的管理人员很少。许多管理人员是由学生兼职的,由山长在学生中挑选优秀者担任经长、学长等,参与书院的日常教学管理。书院由于主办人名气大,加之不收费或很少收费,因而吸引了许多学子尤其是平民子弟前来求学,一些著名的书院在校生经常达到数百人甚至高速上千人。书院提倡讲学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有山长主讲儒家经典,然后引导学生探讨、争辩、论证。书院除了对学生进行儒家文化、道德修养教育外,还引导学生评论时政,针贬社会弊病。明末著名文人顾宪成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汇聚了一大批社会正直的士大夫,号称东林党人。东林党人在明末反对罴暗政治和宦官魏忠贤专权的斗争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书院新颖的办学理念受到近代以来许多教育家的赞赏。现在许多国内著名大学的校训就出自白鹿洞等著名的古代书院。
                  材料二  清朝建立后,书院一度遭到禁止。后虽又重建,但政府开始对书院严加控制。乾隆皇帝曾亲自下诏对书院的招生、教学、考核等做出严格规定,此后的书院与正规的官学、州学、县学已无区别。书院的招生人数、办学质量大幅下降,社会上的影响也随之下降。鸦片战争爆发后,随着国内外形势的重大变化,书院逐渐停办,退出了中国的教育舞台。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宋、元、明时期书院的办学特点,并分析书院产生的重大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朝书院逐渐衰亡的原因。
            • 9. 明代龚信认为“明医”和“庸医”的差别在于:“明医”心存仁义、不谋其利;“庸医”不学经书、希图微利。龚信区分“明医”“庸医”的标准是(  )
              A.医术
              B.收费
              C.仁爱
              D.口碑
            • 10. 中国古代的儒学思想是一种理论化的社会意识形态,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随着历史的演进而发生变化,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由于中国文明具有注重现世的性质,所以中国杰出的思想家都倾向于首先当注重实际的政治家,对争取各国统治者接受他们的观点很感兴趣。……这种情形驱使孔子周游于诸朝廷之间,希望寻得一位统治者,能采纳他关于理解政治的见解。……但他对(当时)实际政治的影响实在微不足道的……但是,它们最终还是流行开来。--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佛道的流行对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构成了威胁,儒家奋起反击。……到了宋代,儒家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佛道的影响也就随普减弱。一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日“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请回答: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孔子对当时实际政治的影响实在微不足道……但是,它们却最终还是流行开来”这句话的含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宋代儒学代表人物是如何“奋起反击”并推动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分析所带来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思想在明清时期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了当时怎样的时代特征?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