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917年,学者杜亚泉发表《战后东西文明之调和》一文,推崇中国传统和平、中庸、尚仁义、重民本、均贫富等思想,同时他也认为不学习西方不足以救中国的贫弱.他一再强调要“确信”本国传统文化,但又不能“自封自囿”.这表明杜亚泉(  )
              A.推崇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
              B.反对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的主张
              C.坚定维护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D.比较客观地认识了当时的国内外形势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朝的封建统治思想中,法家思想占着主导的地位。汉初,由于秦朝的速亡,给封建统治者以极其深刻的教训。他们在“反秦之弊,与民休息”的口号下,以黄老思想作为政策的指导思想,从而使这一思想居于统治地4.汉武帝统治时期,由于国内形势有了变化,又出现了新的矛盾和问题。当时的汉王朝为了长治久安,亟需建立一种适应于封建大一统政治的思想体系。于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置五经博士,设弟子员,并以董仲舒的新的儒家思想体系作为专制统治的理论。根据,从此儒家学说定于一尊。--摘编自赵吉惠主编《中国儒学史》
              材料二
                  经学形成于西汉。汉武帝即住后,实行学术统一,独尊儒术,儒家经典完全超出了一般典籍的地位,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神圣的法定经典,经学的本质在于,它是(汉代)儒家学者在当代文化背景下研究先贤圣哲们的修齐治平体系以及他们对这一体系的主观认识和评价,力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制度提供哲学和历史的依据。--摘编自吴雁南主编《中国经学史》
              材料三
                  据凤凰网报道,2015年10月31日,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国学研究院院长朱汉民教授在“中国经学与中华民族精神”国际高层论坛上说,当代中国正在兴起一个经学热。在当代中国,不仅仅是学术界、教育界,应该说是整个思想文化界,开始出现了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重视中国经典学习的思想潮流,中国传统经典是中华民族的人文理性、人文价值、人文信仰最集中体现。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秦汉时期封建统治思想的变化及其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学与先秦儒学的主要区别。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中国传统经典的当代意义。
            • 3. 广东省新会县城城隍庙的庙门上镌刻着一副楹联:女无不爱,媳无不僧,劝天下家婆,减三分爱女之心而爱媳;妻何以顺?亲何以逆?愿世上人子,将一点顺妻之意以顺亲。这副楹联实质上说明了(  )
              A.忠恕孝梯是巩固家庭和睦的前提
              B.维护家庭和睦是重大的社会责任
              C.血缘关系是维系家庭和睦的纽带
              D.宗法观念是维护家庭和睦的基础
            • 4. 齐鲁大地,儒学传承,诚信仁和,经济德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孔子主张“见利思义”,孟子主张“以义胜利”。
              “礼之用,和为贵”,“民无信而不立”,是鲁商的文化根基与内涵。
              “良心、友谊、仁义、诚实、信用、济世”等构成鲁商的基本特征。儒家义利观长期教化,造就了鲁商的道德观。
              清代的“瑞蚨祥”、“便宜坊”,现代的海尔、张裕等“鲁商军团”的商业奇迹,无不体现鲁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商业道德体系。
              以“儒家文化与山东鲁商的发展”为题,对上述材料进行论述。
            • 5. 材料一  在感情中皆以对方为主,伦理关系即情谊关系,亦即表示相互间的一种义务关系。伦理关系彼此互以对方为重;一个人似不为自己而存在,乃仿佛为他人而存在着。这种社会,可称伦理本位的社会。
              夫妇、父子共财,乃至祖孙兄弟等亦共财。若义庄、义田一切族产等亦为共财之一种。兄弟乃至宗族间有分财之义;亲戚、朋友间有通财之义。以伦理关系言之,自家人兄弟以迄亲戚、朋友,在经济上皆彼此顾恤,互相负责;有不然者,群指目以为不义。故在昔中国人生计问题上无形有许多保障。在西洋则父子、夫妇异财,其他无论。在西洋自为个人本位的经济;中国亦非社会本位的,乃伦理本位的经济也。
              但有君臣间、官民间相互之伦理的义务,而不认识国家团体关系。又比国君为大宗子,称地方官为父母,举国家政治而亦家庭情谊化之,不但整个的政治组织放在一个伦理的关系中,抑且其政治目的亦全在维持大家伦理的相安,--如何让人人彼此伦理的关系各作到好处(父父、子子、君君、臣臣)是其政治上的理想要求,更无其他。
              --摘自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
              材料二  重视道德的规范作用,通过教育的途径实现对乡村民众的领导,是梁漱溟乡村建设的主要方式。所以,在乡村建设过程中,梁漱溟并没有制定维系乡村组织、调整乡村社会成员关系的法律,只是制定了《村学乡学须知》.《须知》编写的主要目的,是要使乡村民众了解乡村建设的意义和方法,了解乡学村学。并在乡村社会形成一种新的礼俗,以维持乡村社会的秩序,从而在乡村形成一个“礼俗相交”的社会。
              --摘自鞠忠美《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启示》
              (1)根据材料一,指出梁漱溟的“伦理本位”思想的核心观点。
              (2)根据材料一、二,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有何不足?
            • 6. 材料  
                  从顺治至康熙初年,黄宗羲对清统治者怀着强烈的民族仇恨,不仅在行动上进行武装反抗,而且在《留书》《明夷待访录》等著作中还进行激烈的批判。
              康熙十七年(1678年),清廷议修《明史》,特开“博学鸿儒科”,以延揽人才。叶方蔼向康熙帝推荐黄宗羲。黄宗羲的弟子陈锡嘏当时在北京任职,代为力辞。黄宗羲闻知后即致书陈锡嘏表示感谢,说如果让他“待诏金马”,无异于“断送老头皮也”。
                  康熙十九年,黄宗羲年已七十一岁,徐元文(顺治十六年状元,官至户部尚书)在康熙帝面前举荐黄宗羲参与修史,康熙帝下旨浙江督抚“以礼敦请”,黄宗羲仍然托病力辞,却派遣自己的儿子黄百家到徐元文主持的明史馆去修史了。
                  康熙二十六年,黄宗羲在写给徐乾学(康熙九年探花,官至刑部尚书)的一封信中写道:今圣主特召,入参密勿,古今儒者遭遇之隆,盖未有两。五百年名世,于今见之……。
                  从中国历史的发展来看,何尝不可以称道梨洲的现实主义态度呢!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据材料,从顺治至康熙年间,黄宗羲对清廷的态度逐步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从中国历史的发展来看”,黄宗羲对清廷态度的变化有什么现实意义?
            • 7. 冯友兰先生曾经如是说:“从前人常说,我们要西洋化,现在人常说我们要近代化或现代化,这并不是专是名词上的改变,这表示近来人的一种见解上的改变,这表示一般人已渐渐觉得,以前所谓西洋文化之所以是优越的,并不是因为他是西洋的,而是因为他是近代的或现代的。我们近百年来之所以到处吃亏,并不是因为我们的文化是中国的,而是因为我们的文化是中古的,这一个觉悟是很大的。”材料主要表明作者(  )
              A.认为文化是否优越主要看它是否近代化或现代化
              B.只要是近代或现代化的文化就一定具有优越性
              C.中国近百年来吃亏的原因在于中国的文化是中古的
              D.充分肯定把文化西化与现代化进行区分具有重大意义
            • 8. 《礼记•中庸》中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段话不适合用来形容(  )
              A.中共一大制订的第一个党纲
              B.新文化运动中蔡元培的办学思想
              C.苏俄1921年实行的新经济政策
              D.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讲话
            • 9. 儒家文化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评价儒家思想是个重要的历史课题。
              问题:
              (1)根据下面提示的儒家言论,指出相关言论者,并概括其核心思想;或根据相关言论者,补充儒家言论,并概括其核心思想
              序号言论言论者思想核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 
              “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人性本善”;“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其民矣”  
              “天人感应”……董仲舒 
              “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应“遏人欲而存天理” 
               
               
              (2)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儒家思想在当代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
            • 10. 王淑臣在《韩国民族精神中的儒教精蕴》中指出:“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国家的现代化成为主要目标时,全体国民能够形成集团协力组织,大规模地发展经济建设。……儒教主张人必须与天奋斗,与人奋斗,提倡力争。……正是这种刚健有为的性格、自强不息的精神,韩国才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处变不惊,从容应对,让经济稳步复兴。”作者认为儒家思想对韩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
              A.形成了协作意识和自强精神
              B.塑造了韩国的民族文化
              C.推动了韩国的现代化建设
              D.渡过了亚洲金融危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