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派遣矿监税使是神宗皇帝以国家的名义对全国的公开盘剥,狂征暴敛上来的矿税,基本填入了神宗的内库和少数宦官、权贵的私囊,而国家财政凋敝如常。矿税的征收不是在开采营利后抽取,而是随便地指认矿藏,随即就地征税……终于引发了明中叶后频繁出现的城市市民抗争,主要是在商业经济比较发达的城镇中,市民为保护自身经济利益和政治权利,自发组织起来进行集体斗争。所谓市民,主要是指包括雇佣工人、小手工业者、小商人以及城市贫民在内的城市的下层民众。在全国范围内,如湖口、临清、武汉、苏州、景德镇、福州、陕西、云南、辽东等许多城市或地区发生过激烈的民变。坚持“天下为公”理想的东林党官员同情和支持市民运动,因此二者在政治上形成犄角之势。
              --摘编自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市民抗争”兴起的时代背景,指出明代“市民抗争”的特点。
              材料二  据统计,从1902年到1911年,各地起伏生灭的民变多达1300余起,平均每两天半发生一次。这些民变持续时间长短不一,规模大小不等,参加者包括了除官之外的农民、工人、商人、学生、“盐枭”等城乡社会的各个阶层。他们没有统一的旗号、目标和组织,但他们以动乱的方式加速了应该淘汰的东西被淘汰,反映了这个时期中国的世相和众生相……与革命相比,民变的矛头指向官府,是下层群众自发性的反抗行为,革命则是以推翻清朝、建立民主政体为目标的自觉行动。晚清最后十年,革命既在民变之外,又与民变并存。二者既不可替代,又彼此渗透、相互影响。不少民变曾借助革命的旗号大造声势,革命亦利用民变谋求自身的发展。如保路运动。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2)据材料二指出晩清最后十年“民变”呈现出的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些变化出现的社会因素。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汉时期北方有一种“强宗大族”、“豪族”,世代聚族而居,称雄一方。从东 汉初年开始,朝廷对豪族的态度转为纵容庇护。汉魏之际豪族的势力迅速膨胀,每个地方都 有雄踞州县若干代的大姓,形成了世家大族。在连续不断的战乱中小农家庭破产很多,为了 生存,他们被迫依附于本家族的富豪;族中有势力的大户也趁机占隐人口,兼并土地,建成 了很多庄园。庄园中心地带建有住宅,周围是农田。庄园四周有堡垒,史书上称这种庄园为“坞堡壁垒”。北朝时期北方各政权存在的时间都很短,在乡村基层社会中唯一起组织管理 作用的是家族组织,即各地的世家大族。
              材料二 谱煤是家族的历史档案,在门阀士族兴盛的时代是辨认门阀子弟血统的依据,也是授官的依据。唐朝建立后限制门阀士族的政治特权是从整修谱煤入手的,扩大加入一些 当朝权贵,冲淡了原来的士庶界限。唐代以前的普通人家似乎不太注重兄弟间的字辈,从宋 代开始,血缘型家族组织的主要制度,比如族谱中的九族、祠堂中的昭穆之制、发丧时的五 服之制,特别是起名字的时候用的字辈,都是围绕排辈份来设计的。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邢铁《唐宋时期家族组织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家大族形成的原因及其主要职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以来家族组织发生的变化及其推动因素。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正月发生了一次“霾灾”,数日雾霾不散,导致通惠河上的漕运停止,京城多处粮仓告急。乾隆皇帝除了派官员到天坛祭天外,还亲自率王公大臣在紫禁城太和殿前焚香祭天。光绪年间京城曾出现一次严重的“霾灾”,数日不散,慈禧太后也曾令人在紫禁城内“祭天驱霾”。而民间遇有“霾灾”出现时,人们多到龙王庙前拜求龙王“驱霾祈雨”,并在庄稼种植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初春,出现了一次 “霾灾”,京畿之农人“芸锄时令苗稍疏,预防风霾”。
              --《古代北京“霾灾”的记载》
                  材料二  近代中国知识界较早就开始关注空气污染问题。当时的报刊对近代西方工业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大气污染现象多有报道评论,并警醒国人:“各国人士,渐渐对这个问题加以注意。东京警察当局已于最近举行煤烟防止宣传,开始‘都市净化运动’了。”
              近代以来政府和民间均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治理空气污染).政府颁布一些条例、实施工厂检查,开展工厂安全运动、平民新村运动,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等等,取得一定效果。1887年石印社的煤烟被周围居民视为公害,工部局向石印社提出警告,要求其采取增高烟囱等减轻污染措施。1933年12月,政府公布陆上交通管理规则,其中规定“汽车行驶时,不得泻放发出巨响或含有烟雾恶臭气体”。广州市政府制定颁行车辆肩舆交通规则,其中规定“车夫须常注意车机洁净。勿许机油飞烬,及放出秽气等弊”。济南市政府也颁布过取缔市区桐油煎熬的法规。
              --《中国近代城市大气污染及治理》
                  材料三  1952年,处于急速发展期的英国伦敦,终于尝到了工业污染带来的苦果:l2月5日至l0日,伦敦市内空气污染严重,导致4000人因呼吸道疾病等原因死亡,这被称为“伦敦烟雾事件”。事件的后果之一,就是促使英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措施整治环境。1956年,英国政府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案》,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法律规定在伦敦城内的电厂都必须关闭,只能在大伦敦区重建。要求工业企业建造高大的烟囱,加强疏散大气污染物。……还包括要求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减少煤炭用量,逐步实现居民生活天然气化;冬季采取集中供暖。
              --《启示录:1952,被雾霾扭转的英国》
              (1)材料一中,清代官民面对“霾灾”采取了什么做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民国时期“空气污染”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分析中英两国在处理类似问题上的异同点。
            • 4. 国家实力有两种,一种是硬实力,指国家的经济、军事等实力;另一种是软实力,指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实力。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学者认为,隋唐时期,日本从中国学习了几个文化要素,使得日本的历史完成了一个飞跃,这几个文化要素就是汉字、儒学、官制和大乘佛教。
              --孟宪实《传统文化:中国文化软实力之源》
              材料二: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以来,是以儒学为中心的文化架构,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是到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
              --廖保平《铁屋里的大国突围》
              材料三:公民社会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力量。哈佛大学教授约夫•奈认为,当今美国的实力主要依靠的是公民社会而不是政府,中国则倾向于依靠政府政策和公共外交手段来影响中国软实力。
              --约瑟夫•奈著《权力的未来》
              (1)结合唐宋的相关史实,概括古代中国软实力的表现。
              (2)结合史实说明近代中国 “重建文化自信心的”在探索社会制度方面的实践及其效果。
              (3)现代中国在政府主导下为提升国家软实力所作的努力有哪些?
              (4)进入21世纪,有利于提升国家软实力,促进我国和平崛起的宏观国际背景有哪些?
            • 5. 文化是时代风貌的反映,不同的时代背景,文化艺术特色也有所不同。下列艺术特色的形成与其所特定的时代背景相符的是(  )
              A.注重规范法度--国家分裂,社会动荡
              B.忽略法度,追求个性--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多元开放
              C.世俗文化兴起--商业发展,城市繁荣
              D.宫廷文学兴盛,奢靡之风盛行--重文轻武
            • 6. 【题文】下列关于二战后日本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美国帮助其恢复经济
              B.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C.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D.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 7. 某地发现一座古墓,随葬品有精美的丝织品、景德年间的瓷罐、唐三彩马、粉彩瓷器等,请推断这座古墓的朝代为: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
            • 8. 下列对“草市”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出现于六朝时期              ②在唐代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③政府对草市不实行管理        ④宋代的草市已经具备了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9. 《齐民要术•序》(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中说到:“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此段话表明:    
              A.目的是为发展商品经济
              B.反映出作者重农抑商思想
              C.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末
              D.《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 10. 有人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黄金时期”。这一时期发展最快的工业部门是:
              A.纺织业
              B.造船业
              C.机器制造业
              D.采煤业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