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唐.宋之间仅相隔短短半个世纪的分裂,已成为中国以后历史的模式。国家再也没有像在汉朝崩溃以后那样,经历长达数世纪的混乱局面。其原因是,自唐朝起,中国文明规模巨大,根深蒂固,不可能形成长期分裂的状态。……中国人自己认为分裂和随之而来的混乱是反常的.不幸的。有句古话说道:‘犹如一个天空不能有两个太阳,中国不能有两个国家或两个皇帝。”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隋唐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政治基础
              B.经济的发展和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消除了割据的经济基础
              C.“大一统”民族心理及对稳定的孜孜追求使分裂局面不能长久
              D.君权神授和专制主义的极端加强对维护国家统一作用巨大
            • 2. 顺治皇帝在位期间,自然灾害很多,“水旱累见,地震屡闻”“冬雷春雪,陨石雨土”。他把这一切自然现象都归罪于自己的“不德”,屡屡下罪己诏。这最有可能是受了什么思想的影响 
              [     ]

              A.“仁政”
              B.“天人感应”
              C.“性本善”
              D.“存天理,灭人欲”
            • 3. 汉武帝时,两座宫殿先后失火。董仲舒说,灾异是天意的表达,应该杀不法诸侯和不法大臣。武帝召集大臣讨论,很多重臣愤怒地建议处死董仲舒,但汉武帝却赦免了他,这个故事说明
              [     ]

              A.董仲舒借题发挥,汉武帝宽宏大量
              B.汉武帝内心不反对君主借天意行事
              C.董仲舒言者无罪,诸大臣量刑不当
              D.汉武帝相信天意不反对灾异意义说
            • 4. 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鉴。这反映了知识阶层
              [     ]

              A、积极倡导“君权神授”
              B、希望权力受到制约
              C、喜欢空谈纲常伦理
              D、为“独尊儒术”不择手段
            • 5. 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宣扬“天人感应”学说
              B.要求君主遵循天道,施行仁政
              C.反映了董仲舒对儒学的新发展
              D.君主的地位不是不可动摇的
            • 6. 决定西汉统治者从“无为”到“有为”的因素不包括:
              [     ]

              A.经济发展,国力增强
              B.诸侯国的势力膨胀,对西汉稳定产生威胁
              C.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威胁西汉稳定
              D.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
            • 7. 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后世皇帝的下列行为不属于这一理论应用的是 
              [     ]

              A.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
              B.确立“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C.把自然灾害与天意相结合
              D.“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
            • 8.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思想之间的关系应该是 
              [     ]

              A、用政治上的统一来保证思想上的统一
              B、互为表里
              C、用思想上的统一来巩固政治上的统一
              D、两者互不相干
            • 9. 董仲舒认为,“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遣告之,不知自省 ,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这一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     ]

              A、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B、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君权神授
            • 10. 有一种说法是:“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 董仲舒下列言论中,哪一说法比较完整地表达了这一观点: 
              [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C.“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