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顺治皇帝在位期间,自然灾害很多,“水旱累见,地震屡闻”“冬雷春雪,陨石雨土”。他把这一切自然现象都归罪于自己的“不德”,屡屡下罪己诏。这最有可能是受了什么思想的影响 
              [     ]

              A.“仁政”
              B.“天人感应”
              C.“性本善”
              D.“存天理,灭人欲”
            • 2. 汉武帝时,两座宫殿先后失火。董仲舒说,灾异是天意的表达,应该杀不法诸侯和不法大臣。武帝召集大臣讨论,很多重臣愤怒地建议处死董仲舒,但汉武帝却赦免了他,这个故事说明
              [     ]

              A.董仲舒借题发挥,汉武帝宽宏大量
              B.汉武帝内心不反对君主借天意行事
              C.董仲舒言者无罪,诸大臣量刑不当
              D.汉武帝相信天意不反对灾异意义说
            • 3. “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最能体现这句话的思想的是
              [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C、“春秋大一统”
              D、三纲五常
            • 4. 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的
              [     ]

              A、“君权神授”的主张
              B、“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
              C、“性善论”
              D、“大一统”的思想
            • 5. 据史书记载,西汉自武帝以来统治思想即“吾家自有制度,霸王道杂之”。这反映了当时统治思想的特点是 
              [     ]

              A.推行仁政
              B.儒法合一
              C.无为而治
              D.道法合一
            • 6. 与孔子思想不同,董仲舒主张
              ①民贵君轻 ②天人感应 ③限制君权 ④君权神授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 7. 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鉴。这反映了知识阶层
              [     ]

              A、积极倡导“君权神授”
              B、希望权力受到制约
              C、喜欢空谈纲常伦理
              D、为“独尊儒术”不择手段
            • 8. 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宣扬“天人感应”学说
              B.要求君主遵循天道,施行仁政
              C.反映了董仲舒对儒学的新发展
              D.君主的地位不是不可动摇的
            • 9. 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后世皇帝的下列行为不属于这一理论应用的是 
              [     ]

              A.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
              B.确立“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C.把自然灾害与天意相结合
              D.“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
            • 10. 有一种说法是:“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 董仲舒下列言论中,哪一说法比较完整地表达了这一观点: 
              [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C.“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