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明清三大思想家是指
              ①李贽
              ②顾炎武
              ③黄宗羲
              ④王夫之(   )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 2.
              顾炎武认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下列对顾炎武这一言论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反对君主制度B.主张削弱君权
              C.倡行“郡国并存”制度D.具有近代“民权”意识
            • 3.
              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不包括( )
              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
            • 4.
              清初学者潘耒在为某书作序时说:“先生足迹半天下,所至交其贤豪长者,考其山川风俗,疾苦利病,如指诸掌。……有一疑义,反复参考,必归于至当;有一独见,援古证今,必畅其说而后止”,“当代文人才子甚多,然语学问者,必敛衽推亭林先生”。潘耒所评价“先生”的思想特点是 
              A.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之至论B.理在气中,趋时更新
              C.探究万物规律“格物致知”D.提倡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 5.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主张的共同点是
              ①反传统反教条            ②反对封建专制
              ③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④反映商品经济发展时代的要求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
            • 6.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民为邦本C.天下为公D.民贵君轻
            • 7.
              以“异端”自命的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一生屡遭迫害,最后系狱,自刎身死。他屡遭迫害主要是因为(    )
              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C.主张吸收佛道思想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 8.
              《红楼梦》第二回中,贾宝玉有言:“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得浊臭逼人。”与他的这种精神最为类似的是
              A.董仲舒B.李白C.朱熹D.李贽
            • 9.
              梁启超曾自述道:“黎洲有一部怪书,名曰《明夷待访录》------这部书是他的政治理想。从今天青年眼光看去,虽像平平无奇,但三百年前——卢梭《民约论》出世前数十年,有这等议论,不能不算人类文化之一高贵产品------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明夷待访录》与《民约论》的相同之处在于
              A.具有民主思想,推动了反专制斗争B.具有民主和君主立宪意识
              C.用法律限制君权,实行君主立宪D.主张以民为本,实行共和制
            • 10.
              阅读下列材料:(9分)
              材料一: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
              材料二:夫治天下犹?(牵引)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木之人也。
              材料三: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虽不敢自为是而公其是非于学校。——(以上均为黄宗羲的观点)
              请回答: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黄宗羲提出古代“天下为主,君为客”和“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的用意是什么?(3分)
              (2)材料二中黄宗羲的比喻反映了他的什么思想?(2分)
              (3)材料三中黄宗羲提出学校应该成为什么场所?用意何在?(4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