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绘画艺术是记录人类历史的特殊方式,它不仅为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更让我们透过画作把握时代脉搏。

              材料一

                                       

                         图1圣母圣子像(约公元9世纪)               图2 天使(约公元1500年)   

              材料二

                      

              材料三


              (1)图2较之图1有何变化?

              (2)指出图3或图4所代表的流派及其反映的社会现实?

              (3)指出图5作品所属流派,并说明其流派的特点。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康熙五十一年(1721年)“将田分为新荒、积荒、极荒三等”,并规定“新荒者,三年起科;积荒者,五年起科;极荒者,永不起科”,同时宣布“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这些政策与雍正元年(1723年)“摊丁入地”政策的相继颁布、执行,刺激了人口的增长。……但是人口的迅猛增长毕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特别是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人口达到3.0148亿时,这种压力愈来愈明显了。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前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说:“中国人口在十八、十九两个世纪里增加了一倍,因此使土地受到不堪负担的压力。人民的吃饭问题是每个中国政府必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1949年9月,毛泽东以《历史唯心观的破产》一文反驳。这次对美国政府所持的马尔萨斯主义和唯心历史观的批判,为当时的“人口”政策定下基调。1953年公布了首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当年6月30日人口数量为58260万人,不到四年,就比建国时多出一亿多,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达20‰。这一数字引起了领导层的忧虑,马寅初响应毛泽东,提出《新人口论》。                                        ——选自《共和国词典》

              材料三    17世纪晚期英国人口规模不断扩大,……英国的牧师、经济学家马尔萨斯1798年发表了《人口论》,他描绘了英伦岛国人口膨胀的可怕前景。……他认为人口增长不能超出相应的农业发展水平。但事实上生活资料按算术级数增加,而人口是按几何级数增长的,因此生活资料的增加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是自然的、永恒的规律(这被称为“马尔萨斯陷阱”)。只有通过饥饿、繁重的劳动、限制结婚以及战争等手段来消灭社会‘下层’,才能削弱这个规律的作用。

                                                               ——互动百科《马尔萨斯人口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清朝初期人口急剧增长的原因相比较,概括指出新中国建国初期人口急剧增长原因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尔萨斯陷阱”理论的局限,并用史实说明17世纪后200年间的英国和1978年底以来的中国,分别是如何安全绕过“马尔萨斯陷阱”的?

            •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大规模的城市化始于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从1760年工业革命开始到1851年,英国花了90年时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基本上实现城市化。而当时,世界城市人口只占总人口比例的6.5%。1863年,伦敦开通了世界上第一条地铁,便捷快速的立体交通网络和现代化的金融服务、优良的港口区位优势,使得伦敦这个19世纪末的欧洲贸易中心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到1921年,英国城市化水平已达77.2%。

              ——摘编自马先标等《世界城市化历程回顾》

               材料二

              ——引自许抄军等《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因素》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推动英国实现城市化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新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任意选取三个阶段进行解读。

            • 4.

              城市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五代末期,曾做过商人的后周世宗允许在开封汴河(指大运河中段)两岸建立商店。宋太祖继承了这一政策……“诏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自三鼓已来,不得禁止”……形成了许多商业街与新型的娱乐行业,令商人、卖艺者及其客人成为城市的最重要部分……加上40万的军队和官员,全城人口约100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材料二英国城市化进程具有不平衡性和盲目性。结果城市规模发展过大过快,出现严重的“城市病”。1824年英国国会通过了自1601年起实行的《济贫法》修正案,1848年和1875年两次通过《公共卫生法》。1866年通过了《环境卫生法》,1909年,英国通过了第一部涉及城市规划的法律《城市规划法》。1956年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治理大气法律——《空气清洁法》。

              ——刘春成等《城市的崛起》

              材料三鸦片战争后,上海等五口成为第一批对外开放口岸,从19世纪70年代至世纪末中国对外开放口岸又增加了27个,至1917年前再增加47个,总数达到97个,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家在上海、广州、宁波等通商口岸城市建造了一些为商贸和交通运输服务的近代工厂,……除矿治业外,中国近代工业大都设在上海、天津、青岛、武汉等沿海、沿江开埠城市。

              ——赵津、李菁《论中国近代城市的崛起》

              材料四1978—1988年,我国国家招工的农民为1110万,而在各类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达到9000多万人,镇成为当时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最主要目的地,以广东省为例,1982—1987年,镇吸纳了乡-镇迁移人口的41%,城市吸纳了33%,县城则吸纳了26%,这一时期人口迁移以短距离迁移为主,长迁移尚不多见。以小城镇为主导的“自下而上”农村城市化模式逐步建立。

              ——殷江滨、李邭《中国人口流动与城市化进程的回顾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北宋开封府繁荣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国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近代城市发展的特征。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人口迁移的特点。

            • 5. 28、最近,随着《大国崛起》在中央电视台的热播,大国崛起问题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

              材料一   在上古和中世纪,世界上只有区域性大国,而没有全球性大国。15世纪、16世纪,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先后成为大国。

              材料二   在工业化时代,世界领导国必须是拥有海上霸权的国家……19世纪的世界领导国是英国,在英国达到鼎盛时期的1860年前后,其现代化工业的生产能力,相当于世界的40%—50%,或欧洲的55%—60%。英国始终保持着相当于他国海军两倍以上的海军。大英帝国号称日不落帝国,它的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大洲。

                 (1)结合17—18世纪的史实,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方面概述英国成为世界大国的原因。

              材料三   美国在19世纪已经具有世界经济大国的实力……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国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霸主……从现在起直到2030年或2050年,美国将是惟一的世界领导国,这是毫无疑问的。——以上材料均摘自[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要说明美国大国地位确立、发展的三个阶段。

              材料四   1949年,中国开启了新的篇章……过去20年(改革开放以来),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国际环境最好的时期,也是中国国内最稳定、经济最为发展的时期,可谓一百多年来未曾有过的新局面。尽管曾发生过苏东剧变的动荡,……但中国人始终抓住了发展经济、进步社会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从一个地区性大国成长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摘自马晓军《走出寻梦的历史阴影》

              (3)结合所学知识,概要说明近20多年来中国是如何抓住新的机遇,“成长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的。

            •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同时在旧大陆也很难出现像美利坚合众国那样的自由资本主义试验场地。

              ——黄邦和等主编《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材料二  以下是三个世界经济组织的徽标:

              材料三

              1995~2009年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分布(部分)

              1995年

              2001年

              2005年

              2009年

              北美地区

              159

              203

              190

              158

              美国

              152

              186

              175

              140

              欧盟

              158

              143

              157

              152

              法国

              40

              38

              39

              40

              德国

              44

              34

              37

              39

              英国

              35

              35

              35

              26

              东亚

              161

              129

              112

              128

              中国

              2

              11

              15

              34

              韩国

              8

              10

              11

              14

              日本

              148

              105

              81

              68

              ——摘编自美国《财富》杂志

              材料四  全球化无疑首先是经济上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经济生活方面的革命性变革。

              ——《全球化与民族国家》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说:“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请你任意选择一个世界经济组织进行简要介绍。

              (3)提取材料三中的一项历史信息并予以说明。

              信息:

              说明: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看法。

            • 7.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美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材料二 经济的迅速增长,使英国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可由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的问题,多数人没有分得应得的成果。在整个工业革命时期,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成员平均寿命只有17岁……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1805年4 605起,1842年达到31 309起。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得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摘自钱乘旦、刘金源《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

              材料三 中国走向现代化必须打破几千年来小农经济的稳定和封建专制统治的稳定,但旧制度的改变和旧秩序的解体,必引发剧烈的政治运动并带来长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使得这个国家很难一下子找到新的稳定中心,任何国家的工业化和经济的持续增长,没有安定的环境都是很难进行的。长期以来中国人太多的精力与资源放在了“打倒”与“推翻”的运动中,认定只要解决体制问题,就能迅速带来中国的现代化。但问题是“打倒”与“推翻”只能解决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问题,至于怎样经营却不是“城头变换大王旗”就能解决的。它需要人们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去进行研究与思考。

              ——有关“中国现代化的延误”讨论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航路开辟怎样“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化工业文明转变”?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工业革命后英国出现的社会问题。

              (3)对于中国现代化延误的原因,材料三提出了什么观点?由此可得到什么启示?

            • 8.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全球化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乃至社会进程等多层次、多方面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的作用和影响……对于“全球化”的起源问题学术界一直没有达成共识,有人认为全球化源于16世纪;有人认为全球化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还有人认为20世纪90年代是全球化真正开始阶段……一般认为,全球化包括各个领域的内容。但是,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巨大,且是全球化的根本推动力,因此备受关注。

              ——摘自《历史学习的新视野新知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全球化起源”问题选择一种观点,并说明你的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中世纪起,英国实行《谷物法》,该法规定:除非国内粮食稀缺、价格高昂,否则不得进口,通过高关税,避免与外国农业的竞争。19世纪三四十年代,绝大多数英国人从事工商业,《谷物法》对他们并无好处。1846年,内阁首相皮尔废除了《谷物法》,他解释说:“在发明方面,在产品方面,我们都站在世界的前面,我们还会怕竞争吗?放开市场,自由贸易符合我们大英帝国的利益。”三年后,贸易保护主义的另一条约《航海条约》也被废除,英国逐渐成为自由贸易国家,自由贸易政策展现出它的巨大功效。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曾在《煤的问题》一书中无不自豪地说:“自由贸易,曾使地球上不少地区自动向我们进贡。北美洲与俄罗斯平原是我们的麦田,南美洲有我们的放牛场,秘鲁赠送她的白银,黄金从加利福尼亚与澳大利亚流到伦敦,中国人替我们种茶,西班牙与法国是我们的葡萄园,地中海是我们的果园……”

              ——摘编自黄晓明《通读钱乘旦之<英国通史>》

              材料二

                 二战后,全球贸易依然壁垒森严,跨国公司和市场经济难以突破关税壁垒和贸易保护主义的高墙。美国为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向联合国经社理事会提出召开世界贸易和就业会议,成立国际贸易组织。1947年11月,美国邀请包括中国在内的23个国家,在古巴哈瓦那举行的联合国贸易和就业会议上通过了《哈瓦那宪章》。根据这一宪章中有关国际贸易政策的内容,与会各国进行了减让关税的多边谈判,签订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后来又升级为世界贸易组织也就是WTO。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积极支持商品、劳务、技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通。2002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并为世界创造了1.4亿个就业岗位。当然,中国放开了汽车、航空、日化、IT等10余个关键经济领域,让中外企业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对于当时还十分羸弱的中国企业来说,犹如在钢丝上跳舞,跳得很累,但是还是要跳。


              ——摘自陈洋《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与中国经济》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美在不同时代推行“自由贸易”政策原因的异同,并分析“自由贸易”政策分别对当时英美两国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加入WTO后的“中国企业犹如在钢丝上跳舞”的理解。(9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 10.

              铁路交通在社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代意义上的铁路首先出现在英国并不是偶然的……这可以在经济社会中找到最深刻的根源。在工业革命的大背景下,在经济飞速发展和技术不断突破的推动下,铁路这种更加完善的交通方式的出现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摘编自《铁路改变世界》

              材料二1870—1900年的铁路网(单位:千公里)

              年份

              全世界

              欧洲

              美洲

              亚洲

              非洲

              澳洲

              1870

              210

              105

              93

              8

              2

              2

              1880

              372

              169

              175

              16

              5

              8

              1890

              617

              224

              331

              34

              9

              19

              1900

              760

              284

              402

              60

              20

              24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三19世纪后半期,中国的铁路交通从无到有。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甲午战争后,列强纷纷争夺在华铁路修筑权。1909年,中国工程师詹天佑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建成通车,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到辛亥革命前夕,中国近代的铁路交通网络已基本形成。

              ——摘编自《中国铁路史》

              材料四高铁肇始于日本、发展于欧洲、格局大变于中国,中国的高铁产业和装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随着国家领导人多次在国际场合推销中国高铁,“高铁外交”席卷全球。

              ——摘编自“凤凰读书”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铁路首先出现在英国并不是偶然的”。

              (2)依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后半期世界铁路交通发展的基本特点。

              (3)依据材料三、四,比较说明中国铁路与高铁发展背景的异同。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