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与希腊的古风到古典时代不仅在时间上大体相当,而且在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时代特征上也存在诸多相似之处……普通人有了更多的发财致富和向社会上层攀升的机会,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充分调动和发挥出来……
              --王大庆《本与末: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经济思想比较研究》
              (1)从人的社会地位变迁的角度,分别说明“普通人有了更多的向社会上层攀升的机会”。
              (2)从思想史的角度,分别说明“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充分调动和发挥出来”。
              材料二  晚清以降,国人科技意识因“师夷”而增长。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冲决专制制度和伦常之网罗,接引“西学”以启蒙。进入民国,各主要报刊加入对《临时约法》的大讨论,民主与科学思想得以倡扬。北洋军阀上台,妄图复古倒退,陈独秀等奋起反击,掀起新文化运动。
              --据李侃等《中国近代史》整理
              (3)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起因,有学者侧重于从晚清以来西学东渐的演变历程分析。请你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 2.
              【题文】(10分)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   
              ——普罗塔哥拉
              材料二 (中世纪)天主教神学把世俗的封建国家制度神圣化,它是当时唯一的意识形态,
              天主教会无孔不入地渗透在中世纪欧洲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每一个毛孔,钳制着
              人们的一切活动。 
              ——《历史必修三教是教学用书》(岳麓书社版)
              材料三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台词:“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材料四 “……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
              ——《路德选集》
              材料五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请结合上述材料,概述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简要历程。
            • 3.
              【题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普罗塔哥拉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
              与智者学派同一时代的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如何认识自己”“知识即美德”;
              中国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提出“敬天地,远鬼神,近人事”“为政以德”“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材料二 人文主义的思想核心是反对中世纪神学抬高神、贬低人的观点,强调人的可贵;反对神学的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提倡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反对宗教束缚和封建等级观念,追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推崇人的经验和理性;提倡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以造福人生。
              材料三 刘祚昌认为,宗教改革猛烈地冲击了天主教会,促成了教会的分裂,有力地削弱了封建统治,从而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活动,为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到来铺平了道路,在政治上、经济上加强了君主专制,加强了新兴的民族国家;改革中产生的路德教和加尔文教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为其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武器,为其发家致富作辩护,并为他们不择手段掠夺大开绿灯。
              材料四 启蒙思想家们把欧洲的封建制度比作漫长的黑夜,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他们集中力量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号召消灭专制王权和等级制度,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孔子与古希腊思想家探究对象的相似之处和各自的根本目的。(6分)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是如何发展人文主义的。(10分)
              (3)根据材料三、材料四,分析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中资产阶级与专制王权的关系。(4分)
            • 4.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认为,公元前8世纪至前3世纪在中国、希腊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飞跃,是人类精神的大觉醒时期,形成了各具特点的文化传统,他称之为“轴心时代”。其时的思想家们流传下了许多著名的观点或名言:

              材料二 19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初期传入的中国文化的研究很热心,伏尔泰(1694—1778年)赞扬中国的历史记载说:“绝无埃及人和希腊人那种自称受到神的启示的上帝的代言人,中国人的历史从一开始便写得合乎理性”。狄德罗(1713—1784年)称赞儒学政治,“只须以理性或真理,便可治国平天下”。
              材料三 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材料四 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即形式主义的方法—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务……。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希腊思想家和中国思想家在研究方向上有何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启蒙思想家从什么角度评价中国文化?这些评价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的领导者们是怎样运用西方文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四中毛泽东指出“那时”的“他们使用的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将其省略的有关内容续写完整。中国共产党人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又是如何运用西方先进思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3世纪,在一些重要古典文化中心,如中国、印度、希腊,人类精神开始了觉醒,提出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大问题,并进行研究和回答。人的理性精神也从而得到了发扬。
              材料一 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

              灵魂得救在于心中信仰,而不在于表面仪式。
              ——马丁·路德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材料二 以体育为载体的奥林匹克运动也有其鲜明的人文精神特性,“人文奥运”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基本理念和灵魂。2007年9月28日,孔子诞辰2560周年盛大祭典于山东曲阜举行。此次祭孔大典向北京奥祖委推荐了五句《论语》经典,希望能成为奥运会迎宾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礼之用,和为贵”。
              ——2007年9月30日新闻网

              请回答:
              (1)列举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3世纪儒家学派和希腊先哲对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问题的主要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人文精神发展的历程及其核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次祭孔大典向北京奥组委推荐的奥运会迎宾语,体现了怎样的人文奥运理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上所述,扼要谈谈你对人文精神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万物之原为水。水生万物,万物又复归于水。
              (1)据材料一分析老子和泰勒斯观点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这是揭开天空面纱的一个轰动一时的、革命性的解释。牛顿已经发现了一个能够通过数学被证明的基本宇宙定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据材料二指出“牛顿科学发现”的特点。这一发现对人类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19世纪未经典物理学遇到了被称为“晴空上漂浮着两朵乌云”的两个无法解释的难题,后来这“两朵乌云”被驱散了。
              (3)材料三中“两朵乌云”是怎样被驱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上所述,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智者学派中的)另一些人则把自然与法律对立起来,强调自然(注:这里指“人 的本性”)是不可抗拒的。……因此,他们要求废弃约束违反自然的法律、习俗和伦理,建立起与自然相符的法律和习俗。普罗泰戈拉特别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要看它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

              ——摘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材料二 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即知识”(或“道德即知识”)。其涵义是,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正义也是美德,而这种美德的基础是能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他人与我之间关系的知识。勇敢也是美德,而理性的知识贯穿于勇敢之中,没有理性的知识,勇敢是无益的。节制也是美德,而节制离不开克制欲望、了解需求,严于律己的知识。

              ——摘自《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料丛书》


              材料三 康德认为法律作为社会生活中的“普遍必然”使个人行为与普遍道德法则协调一致。所以,法律是个人自由与他人自由共存的条件和制度。法律与道德的不同在于:道德是内在的、自觉的,它推动人们应该这样行动;法律是外在的、强制的、它限制人们去做某事。法律的完善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康德希望建立一个在法律之下的个人与他人具有同样自由的统一的政治制度。然而,这个理想制度不是通过直接的政治实践,而是通过道德的不断完善来实现。

              ——摘自《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料丛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智者学派中的这些人的观点有何局限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格拉底强调道德的作用,其背景如何?目的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二、三比较康德与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个人自由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教育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


              孔子讲学图


              (1)根据图和文字材料并所学,指出以孔子为代表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教育和智者学派的教育产生的影响有哪些共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举不停,学校不广,士心既莫能坚定,民智复无由大开,求其进化日新也难矣。故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而欲推广学校,必自先停科举始。”

              ——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奏稿》


              (2)在张之洞等封疆大吏的推动下,1905年光绪帝下诏废除科举制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废除科举制度的历史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国哲学家雅贝斯认为: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在中国、印度、希腊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飞跃,是人类精神的大觉醒时期。
              在希腊,铁器的大规模使用是在公元前800年以后,在希腊,人的地位从起初的单由出身来定,发展到由出身加财富来定,以至在某些邦里出身和财富都不再特别强调;在中国,由出身决定贵贱的情况也有了变化。
              在希腊,斯巴达、雅典等邦之间的争霸斗争十分激烈,各邦内不同社会集团 之间的斗争也很尖锐;在中国,春秋时期曾有五霸的争雄,战国时期则有七雄的 兼并……也存在着复杂的矛盾与斗争。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教师用书》


              材料二 泰勒斯(公元前624年——约公元前547年)推测“万物皆源于水”。
              赫拉克利特(约公元前540年——约公元前480年与470年之间)认为“万物的 本原是火”。
              普罗泰格拉(公元前481年——约公元前411年)的名言是“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的名言就是“认识你自己”。
              材料三 美国宪法另一个思想源泉无疑是英国思想家洛克的政治理论,他借用自然法的观念提出了天赋人权和有限政府的理论。……是在1776年发表的《独立宣言》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虽然美国宪法产生于独立战争胜利之后,但早期的欧洲大陆启蒙思想和英国普通法的传统却都对它产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

              ——曹华、胡风云《1787年美国宪法诞生》


              (1)根据材料一,分析当时的希腊和中国出现思想活跃的相同历史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指出古希腊学者思想认识有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三,归纳概括美国《1787年宪法》接受了哪些重要的思想和理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类思想发展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西方人文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于神,我们既然无法真切地感受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到底长什么样子,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 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塔戈拉

              材料二 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因信才能领受爱慕的。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

                                                         —— 马丁·路德《论基督徒的自由》

              材料三 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     —— 卢梭

              ⑴  选做题A.(理科学生做)材料一体现的人文精神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B. (文科学生做)指出材料一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产生的历史背景。

              ⑵在灵魂得救的途径问题上,材料二持什么观点?此观点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

              ⑶概括材料三中卢梭的主张,并指出这些主张对欧洲思想和政治有何积极影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