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革命与改良都是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探索国家生存发展出路,实现民族复兴的主要手段。有人据此图示革命、改良、民族复兴三者问的关系(如图)。

              --改编自张福运《对中国近代史上革命与改良的再认识--民族复兴的视角》
              运用中国近代史有关史实,对革命、改良与民族复兴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针对革命、改良、民族复兴三者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 2. 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作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部分)
              年份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新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平均每年设厂数/家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1869-189450多500多1.421.41
              1895-1900100450016.7750
              材料二 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分析此时民族企业发展的原因。 
              (2)据材料二所示的民族工业的状况,从政治、思想方面分析对我国民主革命转型所产生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
            • 3.

              在下列文献中,主要反映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和要求的是:

               

               

               

            • 4. 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指(  )
              A.顽固派和洋务派
              B.洋务派和维新派
              C.洋务派和革命派
              D.维新派和革命派
            • 5. 1901年郑贯一在《义和团有功于中国说》中写道,“使义和团一战而胜,奏凯而旋,有志者乘 其机而导之以国民义务,夺回自由之民权,扭转乾坤,开共和之善政,民权独立,扫专制之颓 风,则此际之排外灭洋者为义和团,安知顺手倾满洲政府,大倡改革非义和团耶?”这主要体现了(  )
              A.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观点
              B.资产阶级立宪派的观点
              C.洋务派的观点
              D.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观点
            •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日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
              --谭嗣同《仁学》
              (1)材料中,作者的观点体现了近代西方思想家的哪些主张?这一思想在当时有什么影响?
              (2)据材料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英美两国实践的不同。
            • 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政党者,乃本特异之政纲为全体所共认者,以一致之运动图国家之幸福,因而相与联合之一团体也。“……“惟记者(章士钊自称)之所信,则凡国家之能获政党之福者,必其国内有两大党,而亦仅有两大党,政纲截然不同,相代用事者也。”
              ——1912年 章士钊《论统一党》

              材料二
              “代议制不适于吾农业国,其所以然,则吾之所谓士者,本属游民,不能事事,古来以禄代耕之意,久已无存,益以浮滥淫靡、本土不具之习,所以腐人心性而堕人节操者,又随工业国之代议制转徙而来,外污中粪,不可究诘。”
              ——1923年 章士钊《论代议制何以不适于中国》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章士钊认为什么是政党?概述其政党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章士钊为什么认为“代议制不适于吾农业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材料一  1917年,杜亚泉在《战后东西文明之调和》一文中,认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在于西方国家的经济冲突,及与之相应的思想观念。他对我国人民传统的爱和平、讲中庸、尚仁义、重民本及均贫富等思想是很推崇的,这也是他认为我国传统文化可以救西方之弊的因素。当然,他也很明白,不学习西方,不足以救中国的贫弱,所以他一再强调对本国的传统文化必须有“确信”,但又不能“自封自囿”,而要“以彼之长,补我之短”。同年7月,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一文,明确表示“所谓新者无他,即外来之西洋文化也;所谓旧者无他,即中国固有之文化也……两者根本相违,绝无折中之余地”。“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等鬼话来捣乱”。 
              ——《杜亚泉与陈独秀大论争》

              材料二   陈独秀认为,共和立宪制度以独立、平等、自由为原则,这与纲常阶级制绝不相容,二者“存其一必废其一”。……以法国大革命为契机,西方各国推倒了君主与贵族专制,“建立了民主的社会”,高扬了“人权说”、“生物进化论”与“社会主义”,强调人类的平等、博爱与自由,因此它是真正区别于古代的“近世文明”;而以印度、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社会,则仍旧停滞于宗法专制的封建社会阶段,其文明“质量举未能脱古代文明之窠臼,名为近世,其实犹古之遗也。”
              ——《陈独秀之思想》

              (1)据材料分析说明杜亚泉和陈独秀关于传统文化和西洋文化的主要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分析导致杜亚泉和陈独秀观点不同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在作乱以反满”。文中的守旧党、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指(  )
              A.顽固派、抵抗派和洋务派
              B.抵抗派、洋务派和维新派
              C.抵抗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D.顽固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 10. 有学者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方面……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转移。”“外国作品”外国作品对中国社会最深刻的影响在于
              [     ]

              A、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B、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C、形成尊重自然和宽容的心态
              D、建设民主和法制的社会制度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