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伴随着西方的侵略和西学的浪潮,中国文化也艰难的迈上近代化之路。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如图,依据图片信息,分别指出它们各自在中国近代思想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作用。(6分)

              (2)上述著作呈现了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领域向西方学习的不同阶段,据此概括中国向西方学习进程的特点。(6分)
              (3)中国共产党在探索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之路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结合所学归纳毛泽东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理论创新。(6分)
            • 2.
              1922年4月,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年来,中国人渐渐的知道自己的不足了。这点觉悟,一方面是学问进步的原因,一面也算是学问进步的结果。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改进这些不足,所进行的努力有(      )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运动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 3.
              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下列几位是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们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

              A. 改变了社会性质           
              B. B.促进了中国近代化发展
              C. 发动了社会变革运动       
              D. 是掀起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主将
            • 4.
              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近代以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
              B.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沉沦史
              C.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探索史
              D.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抗争史
            • 5.
              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 ,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例如下表中的几位人物:
              人物及编号
              人物速写
              ①康有为
              广东南海人,著有《孔子改制考》一书
              ②李鸿章
              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被指为“卖国贼”
              ③魏 源
              著有《海国图志》一书
              ④陈独秀
              创办《新青年》
              ⑤林则徐
              民族英雄,领导了禁烟活动
              ⑥梁启超
              号饮冰室主人,曾拜“南海先生”为师,著有《变法通议》
              ⑦李大钊
              曾任北大图书馆主任,著有《庶民的胜利》等文章
              ⑧曾国藩
              创建“湘军”
              请回答:
              (1)从对“西学东渐”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概括他们各属于哪一派别,并按派别将其分为四类(每一类两人,不用写人名,只写编号)。(8分)
              (2)概述四派人物向西方学习的态度和主张。(12分)
              (3)结合上述人物的实践经验和教训,谈谈在今天我们应当如何对待外国文明,尤其是西方文明?(2分)
            • 6.
              史学界认为:“任何文化都由外在物质、中间理论与制度、内部心态三个层次构成的有机体。当两种文化接触时,首先容易相互发现的,是外在的物质层面;习之既久,渐可认识中间的理论和制度;最后方能体味各自的核心即心态层面。”近代前期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正是走过了这样的历程。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物质层面、制度层面与心态层面”各指什么历史事件?(3分)
              (2)“心态层面”的主要内容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3)有人说:孙中山是中国的伏尔泰,大东亚地区的杰斐逊。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思想发展方面的主要贡献是什么?(4分)你认为孙中山对中国历史发展还作出了哪些历史性的贡献?(3分)
            • 7.
              下列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兴起的先后顺序是
              ①“主之君,立宪公之民;家全国,立宪公全国”
              ②“中华(民国)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政体虽更,民彝无改”
              ③“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
              ④“西人专恃其枪炮轮船之精利,故能横行于中土,中国向用之器械,不敌彼等,是以受制于西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④②③①        D.④①②③
            • 8.
              (26分)近代以来,中学与西学、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和斗争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变化一 从“夷务”到“洋务”
              传统文化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周围各国如“夷”,即未开化的野人,必须向中国臣服。资本主义列强刚刚闯进中国时,中国沿用了“夷”的称呼,如“英夷”、“法夷”等。推而广之,凡是和外国事务有关的交涉,也统统称为“夷务”。19世纪60年代起,“天朝”与“夷”的对称变为“中国”与“西洋各国”“泰西各国”的对称,“夷务”也就演变为“洋务”。
              (1)依据材料分析,清政府的世界意识和外交理念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变化二 从“淫巧”到“长技”
              鸦片战争以前,人们对西方的科学技术多半投以鄙视的目光,当时一般人视之为“奇技淫巧”,皆“耻言西学,有谈者则诋为汉奸,不齿士类。”19世纪40—60年代,先是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随之掀起了学习西学、翻译西书的浪潮。
              (2)人们对西学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人们态度变化的原因。(8分)
              变化三 从“臣民”到“国民”
              19世纪的报刊、揭帖中,对民众多以“臣民”“子民”相称。进入20世纪,“国民”“权力”话语逐渐取代了“臣民”“子民”话语。
              (3)结合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20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6分)
              (4)从社会转型的角度指出上述三个变化反映的近代前期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2分)全球史观认为,自19世纪中期开始,中国与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概括指出上述三个变化与“世界潮流”的关系。(6分)
            • 9.
              1903年有人指出:“选官之祈以神,断案之祈以神……以重要家国大事而轻付虚空无凭,泥塑木雕之一掷,迂愚如斯。”这反映作者
              A.抨击迷信思想B.痛斥君主专制
              C.批判宗法制度D.回击复古逆流
            • 10.
              二十世纪初,《浙江潮》载文《民族主义论》有“三十年来之制造派,十年来之变法派,五年来之自由民主派”之说。这一说法反映了当时中国
              A.政党力量多元化B.政权更替频 C.社会思潮演进加快 D.民主革命进程加速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