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中学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就19世纪末李鸿章出访俄国这一历史事件进行探讨。学生发言中出现的下列言论与历史事实较为接近的是(  )

              A.《民报》抢先透露了李鸿章此次的出行计划
              B.清政府为李鸿章专门包租俄国远东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
              C.李鸿章乘火车游历了俄罗斯的主要城市
              D.李鸿章参观了纪念十月革命胜利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 2.

              近代航运业在坎坷中发展,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是

              A.清政府不重视
              B.列强的联手压价和排挤
              C.中国科技落后
              D.发展航运业利润不高
            • 3.

              下列关于近代交通和通讯的发展情况,正确的说法是

              A.1872年,外商乘火车从吴淞到上海做生意
              B.1865年,留美学生向家人发来电报报平安
              C.1900年,上海商人打电话报消息
              D.1915年,北京居民乘坐飞机到达武汉
            • 4.

              风雨苍黄,百年沪宁!沪宁铁路沉淀了中国近现代史上铁路的百年光阴,1908年4月3日的《申报》曾报道:“沪宁铁路开车典礼”;“沪宁铁路告竣,定于三月初一日(即阳历4月1日)开车。全路通行镇道刘观察亲至京岭下总车站举行开车典礼式。中西官绅到者甚多,颇极一时之盛。”这一材料说明了

              A.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加强了南京和上海的联系
              B.沪宁铁路标志着中国交通工具近代化的开始
              C.在学习西方过程中,民生事业也走向近代化
              D.民国时期铁路建设有了较大进展
            • 5.

              学习了《近代交通与通讯的变化》一课后,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讨会上发言如下,其中观点不准确的是 (  )。

              A.列强的侵略是中国近代交通与通讯发展的最大阻碍
              B.铁路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大作用,一开始就得到清政府的支持
              C.列强把铁路修到哪里,就把侵略势力延伸到哪里
              D.近代交通与通讯的艰难发展表明,只有实现民族独立后,它才能健康发展
            • 6.

              1949年开国大典,北京居民观礼时出行的代步工具有可能是      (  )。

              ①自行车 

              ②有轨电车 

              ③公共汽车 

              ④地铁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7.

              19世纪60年代,有人写道:“火轮船自入中国以来,天下商民称便,以是知火轮船为中国必不能废之物。”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

              A.已有新式交通工具
              B.组建了近代海军
              C.商民反对轮船运输
              D.禁绝外来事物
            • 8.

              1881年12月《花图新报》载:“中国之设电线(电报线)也,始于同治十二年,由上海达吴淞,长三十余里,接连海底电线。……至中国自设之电线,则于同治十三年,由福州城内通至制造局,长三十六里。其经费出自中国,操持仍属西国。后因台湾有事,力筹防御,电线公司请于闽督……光绪七年,将造电之物料,运至台湾。自台湾府城直达大高(地名),约百里,皆电报局学生经办,无西人襄助。 ”从上述史料中,可得出的正确历史信息有

              ①有线电报进入近代中国最早是在上海  ②中国最初架设电报线为中国之自设  ③中国自主创办的有线电报最早出现在台湾  ④台湾架设电报线最早是出于军事目的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9.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理由是修建铁路“不可行者八,无利者八,有害者九”。如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潦之灾易召”;火车飞行,“路稍不平,则或激轮而全车皆碎”;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凌逼,几至亡国。”清政府认为“铁路断不宜开”的观点不无道理,遂搁置修路倡议。

              材料二  19世纪末,列强竞相在中国投资修建铁路,如中东铁路、胶济铁路、广九铁路等。同时,列强激烈争夺庐汉、粤汉、津镇等铁路的修筑权。

              材料三 一些闭塞地区的经济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现代化进程。

              材料四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旧铁路进行改造,重新修建了许多新铁路,形成了全新的铁路网运格局。如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建的宝成、鹰厦、兰新铁路、咸昆铁路、湘黔铁路;改革开放以来修筑的大秦铁路、青藏铁路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影响近代中国铁路业缓慢发展的原因。(4分)

              (2)结合材料三,谈谈新式交通的出现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4分)

              (3)根据上述材料,比较新旧中国铁路发展史上的变化,并谈谈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4分)

               

            • 10.

              “交通是经济命脉,汽车是交通脉搏,乘客是脉搏血液,血液能流通全国。”近年来,有关全国各大城市中交通堵塞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这种状况开始于(  )

              A.20世纪初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90年代
              D.21世纪初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