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从1948年下半年起,鉴于整个国际形势发生急剧变化,美、苏冷战不断加剧,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美国重新调整了它的远东战略,以日本代替即将垮台的蒋介石政府,迅速地改变了它的对日占领政策,由限制、削弱、打击改为积极帮助、扶植、支持日本复兴经济,解散财阀半途而废;被捕战犯被大批释放;完全中止战争赔款;转而限制各种进步群众运动,默许右翼政客重返政界;支持日本政府加强警察力量;直接出面禁止工人罢工等等.
              --刘绪贻主编《美国通史》
              (1)根据材料简要说明1948年前后美国对日政策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48年前后美国对日政策变化的影响.
            • 2. 如图是苏联和东欧国家对不同地区出口数额比例示意图。这种变化突出反映了(  )
              A.“冷战”关系压倒了其他国际关系
              B.二战中苏联、东欧国家损失更为惨重
              C.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衰退
              D.斯大林体制阻碍苏联、东欧经济发展
            • 3. 【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如图所示两幅图片,回答问题。
                  图片《生意经》的副标题是:卖伞的渴望下雨,我们当然渴望战争了!
                 图片《桥》副标题是:西方国家向中东地区派出大观模武装力量,与此相对应的是,恐怖分子也向西方国家发起进攻!
              (1)图片《生意经》揭示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2)根据你的理解。图片《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 4. 下列德国历史地图的变化体现了(  )
              A.国家由统一到分裂再到统一
              B.法德关系由对抗仇视到和解合作
              C.政体由专制到立宪再到共和
              D.国际格局由冷战对峙到多极鼎立
            • 5. 1972年,作为中国问题观察家的费正清跟随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费正清当时谈到中美两国间的关系时说:“从1950年到1971年,华盛顿送上月球的人比派往中国的还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B.苏联对中国外交的干涉
              C.美中两国社会制度的差异
              D.美国对华采取敌视和遏制政策
            • 6. 图为美丽《时代周刊》1962年8月刊的封面,反映了柏林墙给德国人民造成的苦难。柏林墙有一个美丽的代号“中国长城第二”、关于长城和柏林墙,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①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设施,柏林墙是美苏冷战的政治产物
              ②长城是中国古代国家分裂的标志,柏林墙是现代德国分裂的标志
              ③长城为抵御游牧民族的铁骑而建。柏林墙为阻止西方势力的渗透而筑
              ④长城和柏林墙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和德意志民族的象征。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 7. 日本投降后,苏联继续承认国民党在中国的统治地位,支持蒋介石统一中国,要求中共放弃武装斗争,参加国民政府,避免内战。这一政策(  )
              A.符合苏联的国家利益
              B.说明苏联反对中国共产党革命
              C.是迫于美国压力而提出
              D.说明苏联认为中共实力过强
            • 8. 英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提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梅森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出发点是(  )
              A.美国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C.恐怖军力平衡避免新的世界大战
              D.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矛盾
            •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小阿瑟•施莱辛格认为冷战是“现代历史上的荒谬插曲”,是“漫长的、代价高昂的、黑暗阴郁的、危险的事件,威胁到地球上所有人的生命”,是“人类最接近于集体自杀的一次经历”。
              冷战期间,美苏双方将争夺限制在除直接战争之外的领域,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维持了较长时期的和平局面,……鉴于两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巨大灾难和沉痛教训,鉴于核武器的出现和迅速发展,美苏两国谁也不愿意再挑起一场新的世界大战,导致两国的同归于尽乃至人类的毁灭,竭力避免发生直接军事冲突已经成为双方领导人心照不宣的潜规则,这就维持了世界的相对和平的局面……因此,美国著名冷战史专家约翰•加迪斯把冷战称为“长和平”,也有人称之为“冷和平”,认为“尽管冷战是危险的”,但“在很大程度上,冷战为这个世界提供了缓和”“冷战体系为世界提供了和平和安全,尽管存在核均势威摄。”
              ------白建才《再论冷战的后果与影响》评述材料中关于冷战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10. 材料  图13是1945年以来,德国版图变化示意图。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版图变化的原因。
              (2)谈谈你对德国版图变化的认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