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时,尤其是十五世纪,绝大多数人口是自由的自耕农,尽管他们的所有权还隐藏在封建的招牌后面。在十七世纪的最后几十年,自耕农即独立农民还比租地农民阶级的人数多。大约在1750年,自耕农消失了。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材料二 
              16世纪至19世纪前期英国城市人口统计表

              材料三

              我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

              (1)依据材料一、二说明英国城乡居民状况发生了哪些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城市化进程的情况。材料三图所显示的DE和EF两个不同时间段的城镇人口各有什么变化?出现这些不同变化的原因各是什么?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举例简要说明英国和中国在城市化过程中体现出的主要不同特点。
                                                                                                                                                                              
              (4)根据中英两国城市化进程所呈现的有关情况,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 2. 改革是当今中国的主流,是全民之共识 ,是社会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
              材料一 19世纪下半叶,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就已经艰难地挪动了它的脚步。李鸿章是中国工业革命的先驱之一。但经过一场甲午战争,穷兵黩武的明治维新却成了文明的代表,李鸿章推动的以民生富国为本的工业革命反倒被中国人贬作“维护腐朽制度的尝试”。
              (1)中国的现代化运动挪动的第一步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谈谈你对它被贬作“维护腐朽制度的尝试”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清朝有很多改革的机会,可是一延再延,错过时机。清义和团乱后,慈禧想改革了,提出九年立宪,但是迟迟没有动作,到了辛亥革命爆发前5个月才搞出个“皇族内阁”来,整个社会此时已经失去改革的耐心。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整个社会此时已经失去改革的耐心”的原因,并分析由此产生的社会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2010年11月6日在上海举行的第四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各国学者热衷于当代“中国经济模式”的探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指出,中国将走与以往大国崛起不同的发展道路。
              ——以上材料来自“凤凰网”

              (3)各方学者所热衷的“中国经济模式”指什么?试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分析中国历次改革与革命成败给我们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中心环节是发展国家的重工业,以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上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侮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了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建设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93年版

              材料二 1958年毛泽东在各地视察期间专门发表讲话自豪地说: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贬之为“农村作风”“游击习气”,这显然是不对的。
              ——《中国现代化历程》卷三

              材料三 在改革开放后的工业过程中,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可谓是两支突起的“异军”。它们的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两个新的增长点。
              ——《中国现代化历程》卷三 

              材料四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根据材料一与当时历史背景,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启动时采取“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2)材料二的思想在实践中是怎样实施的?结果如何?
                                                                                                                                                                              
              (3)指出材料三中所提出的两支突起的“异军”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解决了什么问题?
                                                                                                                                                                              
              (4)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概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基本进程。
                                                                                                                                                                              
            • 4.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经历的三个步骤依次是

              [     ]


              A.农业合作化、家庭承包责任制、人民公社
              B.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家庭承包责任制
              C.人民公社、农业合作化、家庭承包责任制
              D.家庭承包责任制、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
            • 5.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是使国家富强,在军事上和工业上自给自足。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计划的核心。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进行工业化,农业部门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集体化使大规模的农庄代替了以往的小块田地,这就使资本(机器、拖拉机等)应用于土地成为 可能,这有利于提高人均产量。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集体农庄的剩余产品。
              ——据[美]帕尔默、科尔顿:《世界近现代史》

              (1)1928年后苏联农业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工业与农业关系的角度,评价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经济体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的状况下启动的,落后的传统农业对工业化造成极大制约,这种制约突出表现在农产品供给短缺的制约和农村市场需求不足的制约两种形式。因此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行,对农业发展的要求就变得十分强烈。
              ——据孙代尧:《20世纪50年代中国急速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工业化背景分析》

              (3)新中国“一五”和“二五”计划期间,在农业方面开展了哪些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978年后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对斯大林经济体制有何突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市化率基本情况(部分)

              ——摘编自中国城市化率课题研究小组研究报告

              材料二 在北京,每年都有300多万来自天南海北的农民工,和这个城市同在,与这个城市一起成长……在经济发达、进城务工青年最密集的珠江三角洲,进城务工青年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25%以上……据专家估计,农民工每年给城市经济创造1万亿——2万亿元人民币的GDP增量,并为农村增加5000亿——6000乙元人民币的收入……另据北京市统计局的测算,目前北京市农民工的劳动力贡献,在建筑业占83%,在批发零售业占49%,在制造业占29%。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

              材料三 目前在中国4.8亿多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2%,其中大专以上的只占到2.6%,初中及初中以下的仍占88%,从总体上看,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1994年转向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中,因素质太低而被遣返的占24.2%。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课题组

              材料四 2010年春节刚过,珠三角企业出现了新一轮“民工荒”。长三角、环渤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同样面临着“民工荒”的困扰。3月10日上午9点30分,农业部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集体采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提问:现在很多媒体有这样一个报道,很多地方出现了“民工荒”,在我们的报道中,很多农民工也向我们反映,他们到城里找不到工作,您认为这样的矛盾怎样解决?
              ——人民网

              材料五 日本工业经济腾飞过程中一段时间内出现了劳动力供给不足的现象。1961年,日本政府制定了《农业基本法》和《农业现代化资金筹措法》。规定在10年内要将农村中农户总数的60%转移到非农方面,同时计划由国家补贴利息,向农户提供长期低息贷款,促使农业现代化,改变原有的农业结构。20世纪80年代就普及了高中教育,使40%的农村适龄青年跨进了大学校园。同时,日本政府还在农村推行了一套职业训练制度,对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摘自《农民日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阶段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历史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及农村劳动力自身存在的不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四、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借鉴日本经验解决我国“民工荒”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一九五三年以来,我国市场上出现了若干种日用消费品供不应求的现象。一九五三年上半年,在小麦遭受冻灾的地区,粮食的供求状况很紧张,下半年,食油、肉类在许多地方也供不应求,不少城镇中都要排队购买。适应当时的需要,中央人民政府在一九五三年十二月,对粮食实行了计划收购(即统购)和计划供应(即统销);然后对食用植物油也实行了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从一九五四年九月十五日起,又对棉花实行计划收购,对棉布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对粮食、油料、棉花、棉布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无疑是一种重大的措施。它关系到全国人民生活中最重要的吃饭和穿衣的问题,也关系到我国城乡经济生活的许多方面。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对我们国家目前的情况来说,是很必要的。只有采用这种办法,才能保证我国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才能制止投机活动,保证市场物价的稳定,才能使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得以顺利地进行。
              ——陈云:《关于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1954年9月23日)

              材料二 理顺物价,改革才能加快步伐。物价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过去,物价都由国家规定。例如粮食,还有各种副食品,收购价格长期定得很低,这些年提高了几次,还是比较低,而城市销售价格又不能高了,购销价格倒挂,由国家补贴。这种违反价值规律的做法,一方面使农民生产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另一方面使国家背了一个很大的包袱,每年用于物价补贴的开支这几百亿元。这样,国家财政收入真正投入经济建设的就不多了,用来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就更少了。所以,不解决物价问题就不能放下包袱,轻装前进。最近我们决定放开肉、蛋、菜、糖四种副食品价格,先走一步。
              ——邓小平:《理顺物价,加速改革》(1988年5月19日)

              材料三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缩小农副产品的统购范围和降低征购指标,开放城乡农副产品集贸市场。到1982年,全国农副产品中油料产量超过1100万吨,比1978年增加659.9万吨;肉类产量超过1300万吨,比1978年增加494.5万吨;农村集市从无到有,发展到41184个。1983年,国家正式取消实行了20多年的布票,肉票、油票也陆续取消。1985年1月,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规定,国家对粮食、棉花等农产品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农村粮食供给制随之取消。1993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推动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下的自由市场购销体制,各地相继取消了城镇口粮定量供应制度。至此,长期以来实行的票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摘编自董辅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制定“统购统销”政策的历史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后“统购统销”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统购统销”的历史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1 建国初,人民政府发起土地改革运动,平均分配土地,一家一户的自耕农经济成为经济的主体。不久,多数农民满足于“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图景,生活积极性下降。1952年对山西49个村的调查,有1078亩土地被卖出;1953年对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的农村调查,有12.52%的农户出租土地;1952年对山西祁县的调查,在2486户农民中,放高利贷有20户。
              (1)根据材料1,在稳定的社会条件下,自耕农自身发展出现哪些新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2 1958年10月28日,山东范县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要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2)材料二中农民向往的“新乐园”在当时是指什么?简要分析它出现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3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
              (3)材料3反映了我国怎样的一种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对我国农村经济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材料 我国粮食产量1959年为3400亿斤,1961年为2950亿斤(人均约440斤),1978年为6000亿斤,1984年为8000亿斤(人均约800斤)。
              指出材料中反映的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我国粮食生产的不同状况,并从经济体制角度说明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元璋故里涌春澜,十八农夫划地田。歃血为盟求腹饱,签押作证避囚牵。”其中的“划地田”是指

              A.土地改革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人民公社化运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