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心态史,是在20世纪西方新史学运动中因年鉴史学的首倡与卓有成效的实践而兴起,并逐渐成长为当今西方史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和研究范式。阅读下列材料:
              关税壁垒
                  材料一 宋代婚姻往往以金钱论价:“世俗贪鄙者将娶妇,先问资装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财之多少,商较财,仅同贸易。”
                  材料二 而倘若一个人有靠自己的职业活动赚大钱的机会而不肯加以利用,那么他就造了孽,就是对上帝缺乏虔诚心,就是不道德。……在这种世俗、趋利、乐观、积极的新型社会心态下……成为自身命运与万物的主宰……
              --《心态史视野下的西欧资本主义文明的兴起》
                  材料三 (1976年,孙少安因给社员分自留地受到公社批判)一声长叹以后,又迈开两条壮实的长腿走向前去……痛苦,烦恼,迷茫,他的内心象洪水一般泛滥。一切都太苦了,太沉重了,他简直不能再承受生活如此的重压。
              --《平凡的世界》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结合所学分析其背景。
              (2)结合所学分析,哪些事件有利材料二中新型社会心态的形成。这种心态给西方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中孙少安痛苦的社会根源是什么?结合所学分析,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解除中国农民“孙少安式的重压”?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历届代表大会政治报告词汇出现次数统计(单位:次)
              会议召开时间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主义法制
              十一大1977.8942300001
              十二大1982.910021611000
              十三大1987.1013301760143
              十四大1992.107006101461
              十五大1997.90006510615
              --摘编自村田忠禧《通过对字词使用的计量分析研究中共党史》
              上表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发展变化趋势。请归纳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 3.

              近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的一种历史潮流和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和平与发展两大世界主题下,经济全球化已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和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融入到经济全球化这个大家庭中去。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全球经济开始走向融合。跨国公司,科学技术,区域经济集团是促进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因素。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合作与竞争是突现出来的重要特征。

              (1)请依据材料一归纳经济全球化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材料二  据外媒报道,美国经济的秘诀在于美元是全球最大的储备货币,美国最怕、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货币影响力下降。近年来,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尤其值得关注。这对于美国将是可怕的打击。因此,美国在中日钓鱼岛争端中不断煽风点火,使东亚自贸区进程受阻,而相对受益的自然是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另一方面,美国在这时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美元大幅贬值。这本来会使美国的游资净流出,但是东亚争端一起,国际热钱逃离中、日两国,又不能流向债务危机严重的欧洲,就只能流入美国了。

              (2)阅读材料二,归纳概括材料反映的主要观点。

              材料三  在近30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踩着历史的节奏(指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的起步、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形成、21世纪初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中国“每一步都没有落空”的标志性事件。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该如何应对?

            • 4. 贸易保护与自由贸易之争是世界市场发展过程中的永恒话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49年国会废除了臭名昭著的航海条例并从1850年开始生效!……1840~1860年间,英国继续削减关税,许多商品的关税甚至被取消。……1863~1866年间,通过与法国签订条约,大多数欧洲国家加入了自由贸易网络,即所谓的科布登-谢瓦利埃条约的网络。
              --彼得•马赛厄斯  悉尼•波拉德《剑桥欧洲经济史》
                  材料二   路易斯•道格拉斯认为托马斯修正案(注:该法案授权总统增加联邦储备票据与存款以及美国货币,其总量几乎使美国高能货币量翻了一番)标志着“我们所知的西方文明的终结”。
              --彼得•马赛厄斯  悉尼•波拉德《剑桥欧洲经济史》
                  材料三   1996~2006 年世界总产出与世界贸易增长速度对比

              --联合国《2005~2006 年世界经济概览》
                  材料四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郑跃声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上海自贸区自挂牌运行一年多以来,海关系统已经在全国的特殊监管区推广复制了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23条基本制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新华网(2015 年01月13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航海条例在英国发展史上的作用,并分析英国后来废除航海条例的主要原因及其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托马斯修正案出台的主要背景及其所反映的实质,并指出该措施对美国经济的作用。
              (3)据材料三,概括图表所反映的经济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现象出现的原因。
              (4)据材料四,指出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举措。综合以上材料,请你谈谈对世界市场的认识。
            • 5.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
              的战略性决策,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构想,更是中国梦与世界梦的有机结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由于陆上丝绸之路有很大局限性,除了沿途自然条件比较险恶,需要经过茫茫戈壁沙漠外,更为严峻的是受西域政治形势影响而经常阻断。在唐代,由于唐与突厥、吐蕃的战争,西亚阿拉伯国家的军事扩张,使陆上丝绸之路难以维系。陆上运输主要靠马匹、骆驼等,运载能力有限,费用高,而海上船舶运载量大,费用低。安史之乱以后,大批北方人南迁,使江淮地区经济获得空前发展。北方地区藩镇割据,“不供贡赋”,“国家用度,尽仰江淮”出口的大宗商品丝绸、瓷器、茶叶等,主要出产于东南地区。陆上丝路只是向西部内陆方向发展,难以到达朝鲜、日本、东南亚、非洲等地,而海上丝路则相对要自由得多,辐射面要大得多。
              --摘编自杜瑜《海上丝路史话》
              (1)依据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终取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原因。
              材料二:下表是1500~1800年间英国、葡萄牙、荷兰三国抵达亚洲的船只数量统计表。
              国家(代称)1500-15991600-17001701-1800
              705371196
              6517702950
              -8111865
              --据[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表中的甲乙丙各指哪个国家并分别说明理由。
                  材料三: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从西班牙国王……(到)俾斯麦或伊藤博文,都清楚地明白经济发展、海外扩张与军事征服,将成为构筑一个大国的三根必要支柱……
              --《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
                  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一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愿通过扩大同东盟国家各领域务实合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同东盟国家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演讲
              (3)结合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指出“一带一路”构想与近代西方国家的全球贸易在战略目的上的不同。结合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概括指出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提出的有利条件。
            • 6. 近现代崛起的大国多以开放的心态在借鉴和吸取中发展自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
              --摘自报刊《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
                  材料二:从1793年到1840年,历史给了主权独立的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但是,乾隆盛世以自我为中心的“天朝心态”完全堵绝了西方传来的现代工业文明的信息,闭关锁国的清廷对外来干涉的严峻挑战采取了麻木不仁的态度。而西方的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在不到一百年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来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15-19世纪上半期西方通过哪些重大历史事件实现了“三个方面”的改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93年到1840年近半个世纪造成中国对待现代工业文明态度的原因。
              (3)材料三中邓小平所说“开放的世界”主要指什么?中国是怎样融入到“开放的世界”的?
            •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9年,邓小平专门提出对市场经济的看法:“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人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提并论,这就为十三年以后我们党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以下几方面的指导意义:一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的,应当是通过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的需要。二是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机制。三是要求我们切实建立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陈炎兵《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和发展的四个阶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9年后我国经济体制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有何深化。

            • 8.

              新中国的经济政策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建国初期工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1952年

              1956年

              1957年

              工业总产值

              343.3

              703.6

              783.9

              农业总产值

              483.9

              582.9

              604.0

              工农业总产值

              827.2

              1286.5

              1387.9

                 材料二 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年

              1956年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材料三 把资本主义的工商业改造成社会主义的,可以有两种政策,一种是没收,一种  是赎买。……民族资产阶级是我们的朋友,解放前同我们一起反帝反蒋,解放以后仍然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反对帝国主义,赞成土改、抗美援朝和镇压反革命。由于这个历史关系,对他们实行赎买政策,是合乎情理的……如果把资本主义工商业统统没收过来,不光管不过来,还会引起资本家的抵制或破坏,势必造成停业或减产。

              ——彭真《关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

                 材料四 1978年和2002年我国城市企业产值所占比重示意图

                 材料五 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上个世 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在近三十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建国初期我国工、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措施对我国工业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56年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哪种经济成分?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及意义。

                                                                                

                (3)根据材料三,分析新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归纳我国城市企业所有制结构出现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30年来我国是怎样踩着历史节奏,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

            • 9.

              新中国成立后,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程中,我国逐渐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请回答:

              (1)建国后,我国通过“五年计划”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请指出“一五计划”的目的及主要意义。

              (2)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两次重要会议。这两次会议在党的工作重心上都作出了什么相同决策?请说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标志性意义。

              (3)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实现了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型。指出“根本转型”的内涵及基本达成的标志。

              (4)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宏伟历程,你认为取得成功的根本经验有哪些?

            • 10.

              物价问题、经济发展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建国后至1978年前,我国物价水平总体上是稳定的。在政府的指导下,若干工农业产品实行全省一价,某市大米价格0.139元/斤,粮食由政府统购统销20几年这价格几乎没变。1992年~1994年物价上涨幅度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高的,特别是食品类和服务项目的价格上涨最为明显。据当时的报纸记载:“人们像昏了头一样,见东西就买,既抢购保值商品,也抢购基本消费品,连滞销的也不放过。”

                                                                                                                                             ——以上材料摘自:白杨《改革开放30年我国物价的发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前我国物价水平总体上稳定的原因和1992年~1994年我国物价大幅度上涨的原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