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面是新中国成立至2008年我国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统计表

              年份

              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1949年

              117000

              0.029%

              1998年

              3400000

              5%

              2002年

              17000000

              15%

              2008年

              20210000

              23.3%

              上表说明

              A.1949—1998年是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年平均增长率最快的时期
              B.1998—2002年是我国高等教育入学年平均人数增长最快的时期
              C.2002—2008年是我国高等教育入学年平均人数增长最快的时期
              D.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平均每年增长近0.5%
            • 2.

              文革结束后,国家为发展教育重新整顿了教学秩序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方针,下列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科教兴国”战略实施   ②“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提出

              ③重新恢复高考制度       ④“希望工程”推出

              A.③①②④
              B.③②④①
              C.③④①②
              D.③④②①
            • 3.

              20世纪90年代,中共中央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作出的重大部署是(  )

              A.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B.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
              C.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D.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 4.

              20世纪90年代,中共中央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作出的重大部署是

              A.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B.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C.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
              D.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 5.

              2007年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宣布,6所师大部分师范生免费上学,条件是毕业后回生源地从事中小教育10年,这样做的主要作用是

              A.增加对教育的投资
              B.支持落后地区教育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加强基础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和发展
            • 6.

              普及义务教育是中国为提高公民素质而实施的一项战略决策。《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A.建国初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 7.

              (22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歇动力。”在漫长的古代文明进程中,中华民族在科学技术领域群星璀璨,卓越的创新文化成果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有些还成为近代文明的助推剂或催化剂,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发展。

              材料一: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到:“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的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材料二:《中国清代科技史》中写道:“如果把中国科技发展史比作一只航船,那么当我们翻开它几千年的航行日志时,就会发现,顺治元年至宣统三年(1644~1911年),这268年的航程是如此艰难曲折。鸦片战争前,水浅风弱,驶速迟缓;驶出中世纪的港湾后,它虽然易桅换桨,可又面对着险恶风云和那般多激流险滩。”

              材料三:据1949年10月调查,全国科技人员不足50000人,其中专门从事科研工作的还不到500人。全国专门的科研机构只有30多个。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只有22个研究单位,200多名研究人员。

              ——《中国近代现代史》

              材料四: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重大科技成果达到六万多项,经推广应用后新增产值的累计达到1400多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863”计划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通过材料一,我们可以得到关于古代中国科技的什么信息?(2分)你还有哪些医学和农学的史实能够证明古代中国科技“让西方人望尘莫及”。(4分)

              (2)材料二说明了我国古代科技出现了什么问题?你认为造成这种问题的关键在哪里?(4分)

              (3)材料从材料三到材料四,我国科技领域发生了什么变化?材料四的史实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4)材料三中的现象不是偶然间形成的,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哪些因素促成了这种现象的出现?(6分)

              (5)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呈现高科技发展迅速,知识经济兴起,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全球化进程加快等特点。为此,党和政府作出了怎样的战略决策?(2分)

               

            • 8.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在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发展中国家做到这一点,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这项“壮举”是指我国:

              A.1950年开始的扫盲教育
              B.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的制度
              C.1986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2001年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 9.

              1952年秋院系调整前,清华大学各院系不设专业,重视外语、基础理论和人文知识的学习,学生在一、二、三年级重在学习基础理论,四年级着重学习专门知识。院系调整后,按照苏联工科大学教育模式按系设立专业,由一所综合性大学变为工业大学。这表明,当时调整的主要目的在于(    )

              A.彻底改变原有的不合理区域布局
              B.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
              C.实现教育为工农服务
              D.有计划地开始整顿和改造旧教育
            • 10.

              新中国初期掀起一股留学热潮。以下对这一时期留学潮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最吸引学子们的是科技与工业成就
              B.体现“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C.主要是为适应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
              D.以欧美国家作为热门留学国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