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民本,法也。故善治者,塞民以法,而名地作矣。……国之乱也,非其法乱也,非法不用也。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故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不刑而民善,刑重也。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而民莫敢为非,是一国皆善也,故不赏善而民善。
              --《商君书•画策》材料二  盖君子之为政,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如其不能立法,而欲人人悦之,则日亦不足矣。使周公知为政,则宜立学校之法于天下矣;不知立学校而徒能劳身以待天下之士,则不唯力有所不足,而势亦有所不得也。
              --王安石《周公》(1)依据材料概括商鞅和王安石治国方略的不同特点,概括形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法治”效果的主要因素。
            • 2.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驷即位。前325年,赢驷仿山东六国做法,亦自称为王,斯为秦惠文王。惠文王对商鞅有所顾忌,公子虔等一帮人就乘机捏造谣言向惠文王诬告“商君欲反”。于是,惠文王借此将对秦国有功的商鞅车裂而死,并族灭其家,以巩固自己的权力和地位。惠文王杀死与自己宿怨极深的商鞅,却在总体上保留了商鞅推行的政策,还对商鞅变法的部分措施予以调整、修改,比如对游说之士开禁,从而吸引了一批人才入秦,诸如公孙衍、张仪、魏章、司马错等魏人都能为赢驷重用。这多少又可看作是对商鞅变法“矫枉过正”的一种反拨。赢驷在巩固权力之后,继承孝公遗志,东进攻魏。泰国不仅把魏国黄河以西的地盘全部吞并,而且在黄河的东岸建立了东进的前进阵地。公元前318年,魏、赵、韩、燕、楚五国联合攻秦,秦惠文王用司马错之策灭蜀。公元前313年,遣张仪自秦赴楚,诱使楚国绝齐。然后又设计诱使楚国冒险出兵攻秦,大败楚军解除了楚国对秦国本土和巴蜀的威胁。这样,秦国的关中、汉中、巴蜀连成一片,秦国对六国形成了居高临下的压迫形势,为后来秦王赢政扫灭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
              --杨志刚《千秋兴亡:秦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惠文王的为政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惠文王在秦国历史上的作用。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春秋到战国,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动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商鞅带着李悝的《法经》到秦国见秦孝公,建议孝公顺应当时形势,变法图强。以甘龙、杜挚为代表的一些守旧派竭力反对改革。他们说“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顽固地主张“法古”和“循礼”。商鞅根据历史事实加以驳斥,指出三代以来礼、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见历史是进化的;“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只有顺应历史潮流,“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才能使国家富强,成就霸王大业。秦孝公对商鞅的意见很欣赏,任命他为左庶长,开始推行变法。
                 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商鞅连续出兵
              魏,夺取大片土地。--摘编自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第二册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的社会背景和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商鞅变法的社会效果。不得照抄材料)
            •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甘)龙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春秋五霸)不同法而霸。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商鞅之法,良法也。鞅当孝公之世,中原鼎沸,战事正殷,举国疲劳,不堪言状。于是而欲战胜诸国,统一中原,不綦难哉?于是而变法之令出,其法惩奸宄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执政者之具费苦心也,吾于是知吾国国民之愚也,吾于是知数千年来民智黑暗、国几蹈于沦亡之惨境有由来也。
              --毛泽东《商鞅徙木立信论》(1912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商鞅变法的必要性。
              (2)根据材料二,作者从哪些方面说明“商鞅之法,良法也”?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二的出发点。
            •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骨文“男”的写法)
              男,丈夫也。从田,从力。言男用力於田也。
              --东汉《说文解字》材料二  (商)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食货》材料三  新安僻居山溪中,土地小狭,民人众,世不中兵革,故其齿日益繁,地瘠薄,不给于耕,故其俗纤俭习事。大抵徽俗,人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其所蓄聚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
              --《弇州山人四部稿》卷61《赠程君五十叙》新安土硗狭,田蓄少,人庶仰贾而食,即阀阋家不惮为贾。
              --《唐荆川文集》卷15《程少君行状》材料四  不可否认,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我国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以及对我国经济改革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大包干、承包制改革之后,农村小农经济日益狭小,根本谈不上规模经济。不仅如此,原有集体经济也被削弱了,集体财产被分掉了,无法行使协调服务职能,使农业没能向专业化、社会化和农工商一体化转变……中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规模经营,应将农业中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阻止土地经营规模不断萎缩,最终使我国的农业实现规模经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研究30年回顾》(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与之相对应的经济形态的基本特点。
              (2)据材料二分析当时秦国呈现了怎样的人地矛盾?商鞅是如何解决这对矛盾的?
              (3)材料三描述的是我国古代哪一时期何种经济现象?根据材料指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针对材料所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存在的问题,试从人地矛盾的角度指出解决的出路。
            • 6. 不同时期的历史主题和时代特征在社会思想上会留下深刻烙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自保)也,则众力不足也。故诸侯挠其弱,乘其衰。……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治理)也,纷纷则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
              --引自《商君书•农战》
              材料二  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认为“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熔合成一个共同意志,……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实业救国思潮在清末民初成为一种影响广泛的社会思潮。史学界对其历史作用基本存在两种看法:①认为它有利于推动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近代化道路;②认为它虽然发展了实业,但却救不了国,解决不了中国在近代的出路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时代背景,评述商鞅重农的目的和直接影响。
              (2)根据材料二,从经济、宗教、政治三个方面概括启蒙思想家们提出的主张。依据所学知识,指出产生这些主张的历史条件。
              (3)关于实业救国思潮的历史作用,你赞同哪一种观点?试结合史实扼要论述。(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 7. 观念更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
              --甘龙
              “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兵甲器备各便其用。”“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商鞅
              (1)甘龙的观点是什么?商鞅是怎样反驳甘龙的?(不得照抄材料)
              材料二                           表1
              代表人物主张
              李鸿章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郑观应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以足恃欤?
              康有为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伏乞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陈独秀欲建设西洋式之新社会,以求适今世之生存,则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之社会国家之基础,所谓平等人权之新信仰。……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的三个层次,并概括其共同之处。(7分)比较分析郑观应之于李鸿章,陈独秀之于康有为的“观念更新”。(6分,任选一组作答)
              材料三  20世纪初的美国处于“崛起与扩张”的时代,经济高速增长,社会矛盾也异常尖锐。
              福特汽车公司创立的自动生产流水线是工厂管理制度的一场革命。1909年,福特汽车每辆价格从780美元降至360美元。1914年美国汽车年产57.3万辆。1920~1921年福特公司年产125万辆。1914年初,福特公司宣布,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减至8小时,同时提供每天5美元的工资(此前日薪2.34美元).公司每年将为此多支出近1000万美元,而当时它的年利润才刚超过1000万美元。美国乃至世界都为之震惊。有经济学家批评福特“拿博爱主义做幌子来争取人心”。福特解释说:给工人以高工资“是效率问题,绝不是慈善行为”,“工人也无须感激雇主”。公司当年利润增长至3000万美元。福特的逻辑是对传统观念的一次颠覆。
              --(据刘绪贻《美国通史》等)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美国“崛起与扩张”的主要原因。根据材料三,分析观念更新对福特公司发展的推动及其社会意义。
            • 8.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孝文帝改革就其深度、广度和影响而言,可与商鞅变法相媲美。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 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 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马非百《秦集史》
              材料二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 ……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 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三 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 是继续保存拓拔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白寿彝《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呈现怎样的特点?
              (2)据材料二,归纳孝文帝“迁都洛阳”对改革的作用。从材料看,孝文帝“改革之心冶坚定的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与商鞅变法相比,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
            • 9. 材料一  卫鞅对曰:“夫国不富,不可以用兵,兵不强,不可以摧敌。欲富国,莫 如力田,欲强兵,莫如劝战”
              材料二  鞅对曰:“夫富强之术,不得其人,不行;得其人,而任之不专,不行; 任之专而惑于人言,二三其意,又不行。”
              (1)据材料一,商鞅变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他是怎样“力田”“劝战”的?
              (2)据材料二,商鞅认为变法成功的条件有哪些?结合史实指出商鞅新法能在秦国长行不废的根本原因。
            • 10. 【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两次改革不囿于传统,除旧布新,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面对社会转型,两次改革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各是什么?举例说明。
              (2)依据改革的措施,概括说明两次改革“除旧布新”的形式有何不同,并指出其对历史发展所起的相同作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