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古今中外历史上的改革尽管形式多样,特点各异,但也有一些共同的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商鞅舌战图                      图2 梭伦改革前的激烈辩论

              材料二  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全国划为41县,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凡从事“本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业”者……入官府为奴。

              材料三  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则待遇有所不同。……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一切公职人员,决定宣战等一切国家大事。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以携眷移民给予公民权;……鼓励橄榄油出口。

              材料四

                 

              图3:北魏文官俑               图4:汉人胡食图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1商鞅“舌战”的是哪部分人?(1分)假设当时雅典的主要政治派别都参加了图2的激烈辩论,他们各自有何主张?(3分)

              (2)概括材料二、三两次改革内容所涉及的共同问题?(3分)

              (3)根据材料四你能获得什么重要的历史信息?反应了什么历史趋势?(4分)

               

            • 2.

              (28分)国家政策是经济管理有形的手,对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对秦孝公说:“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农者寡而游者众,故其国贫危。其境内之民,皆事商贾,为技艺,避农战,如此亡国则不远矣。”他在变法中规定:“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经商)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没收其妻子儿女为官奴婢)”。

              材料二  苏联的一枝独秀和它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的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一时之间,“计划”一词成为时髦的名词。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撒切尔信奉货币主义理论,上台后就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她主要采取四项措施,一是和驻有化,二是控制货币,三是削减福利开支,四是打击工会力量。撒切尔的一系列政策确实取得效果。从1983年起情况好转,到1988年英国已走出危机,经济增长率超过了欧美国家的平均水平,通货开始稳定,失业率也持续下降,达到了正常水平。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的经济思想,分析其提出的依据。(6分)

              (2)材料二中西方人士为什么纷纷前往苏联取经?这种取经最成功的事例是什么?这对资本主义经济政策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撒切尔改革的背景。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你对经济政策调整的看法。(14分)

               

            • 3.

              (30分)改革,是人类智慧所能做到的最惊心动魄的魔术,是对时代先行者勇气与智慧的双重考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上台时,各诸侯大国把秦视为“戎、狄”,甚至会盟都不要秦参加。秦孝公决心变法图强,宣布“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这样,商鞅来到秦国。……公元前359年,秦国的变法开始,这期间一切变法措施仍是由孝公推行。到公元前356年,孝公将主持变法的实权交给商鞅,商鞅立即实施大规模的改革。(据林剑鸣《秦史稿》)

              (1)从材料一提取相关信息,说明秦孝公作为改革者的“勇气与智慧”。(6分)

              材料二  1831年3月1日,由辉格党人控制的格雷内阁向议会提交了以议席调整和选举资格为核心内容的议会改革方案,拉开了英国议会选举制度改革的序幕。表2出示的是该方案在议会最终得以通过的大致过程。

              时间

              重大事件

              1831年3月

              议会改革方案仅以一票优势通过下院审议。

              1831年4月~6月

              格雷内阁提请国王解散下院重新选举。议会改革方案在辉格党占绝对优势的新议会下院顺利通过。

              1831年10月

              以土地贵族与国教神职人员为主的上院以41票多数否决方案。

              1831年12月

              下院再次通过议会改革方案,并提交上院。

              1832年5月

              上院企图以新议案否定改革方案,引发格雷内阁集体辞职。国王威廉四世被迫召回格雷内阁,并要求上院作出妥协。

              1832年6月

              议会改革方案终获上院表决通过。

              (据《英国议会改革研究:从1789到1832》)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特点(4分),并指出这次改革的主要意义。(4分)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大事

               

              (3)根据材料三描述上海改革开放的进程。(8分)结合国内外形势,概括说明1990年前后党中央决定加快上海改革开放进程的原因。(8分)

               

            • 4.

              (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其一: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衡。其二: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其三: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按照正义,人人各得其所。

                                                               ———梭伦

              材料二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巡礼者不足多。                                       

              ———商鞅

              材料三  (康有为说)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戊戌变法》           

              材料四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撼……

              ———《梦蕉亭杂记》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梭伦改革的出发点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三,分别指出商鞅、康有为为什么能取得最高统治者支持?(4分)

              (3)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的性质分别是什么? (2分)

              (4)据材料一、四分别指出两场改革一成一败的主要原因。从中你得出什么启示?(2分)

               

            • 5.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后来,克里埃尼图斯开办公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5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

              请回答:

              (1)按梭伦立法,跻身第三等级的克里埃尼图斯能享受什么政治权利?(2分)如果生活在秦国,依据商鞅之法,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提高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2分)

              (2)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剥夺了贵族特权,在此过程中,两者采取的策略有何不同?(4分)二者改革的性质是什么?(2分)

               

            • 6.

              (18分)古今中外历史上的改革尽管形式多样,特点各异,但也有一些共同的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全国划为41县,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凡从事“本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业”者……入官府为奴。

              材料三  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不同等级的人侧待遇有所不同。……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一切公职人员。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以携眷移民给予公民权;……鼓励橄榄油出口。

              材料四

              回答:

              根据材料一,指出图1商鞅“舌战”的是哪部分人?(1分)假设当时雅典的主要政治派别都参加了图2的激烈辩论,你认为可能有哪些派别?他们各自有何主张?(6分)图1图2的现象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概括材料二、三,指出两次改革内容所涉及的共同之处。(3分)两次改革分别对本国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造成什么影响?(4分)

              根据材料四中的图3、图4,你能分别获得什么重要的历史信息?两图反映了怎样的历史趋势?(3分)

               

            • 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给予了一般人民以足够的权力,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又有财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

              ——韦斯特《梭伦:残篇36》

                材料二  刑生力,力生强.强生威.威生德,德生于刑。

              ——《商君书·说民》

                材料三  梭伦改革在摧毁贵族势力与氏族制度方面还不是很彻底,广大下层公民仍被排斥在国家权力之外。在氏族贵族和广大农民对他表示不满的情况下,梭伦借口到国外考察,乘船出国游历。

              ——人民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四  孝公已死,惠王代后,莅政有顷,商君告归。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匿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国大王仇雠也,愿大王匿之。”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

              ——《战国策新校注》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梭伦和商鞅在打击贵族特权上采取的不同策略及其不同目的。(8分)

              (2)两次改革对各自国家的社会发展进程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结合材料三、四,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12分)

               

               

            • 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则待遇不同。

              (2)包括第四等级的所有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公职人员……

              (3)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对携眷移民给与公民权;……鼓励橄榄油出口。

               

              材料二:(1)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

              (2)……全国划为41县,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

              (3)……凡从事“本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业”者……入官府为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两次改革在对待等级划分、官吏任免和对工商业的态度等问题的处理方式上各有何不同?(6分)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两者不同的处理方式分别产生了哪些不同影响?(4分)

               

               

               

            • 9.

              人才问题关乎国家盛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人之所能不可兼备,弃其所短,取之所长。有谠(正直)言直谏,可以施于政教者,当拭目以师友待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猜。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

                                                                        ——唐太宗

              (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哪些用人思想?(3分)

               

               

              材料二:       表2  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

               

              朝代

              曹魏

              西晋

              东晋

              北宋

              比例

              26%

              15%

              4%

              17.2%

              24.5%

              46.1%

               

              (2)表2中寒门子弟入仕比例呈现怎样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

              (3分)   

               

               

              材料三:1911年清华学校成立,1928年改建为清华大学。1934年,清华大学发展为包括文、法、理、工四个学院十六个系的综合性大学。文、法、理三院大一不分系,开设共同的必修课 程,意在使学生求得关于自然、社会和人文方面的通识。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清华大学文、法、理学院并入北京大学等高校,只设置机械至少、土木工程和水利工程等八个工科系。改革开放后,清华大学逐步恢复和重建了文科院系。(据《清华大学校史稿》等)

                                  

              (3)根据材料三,概述建国后清华大学的两次院系调整,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目的。(4分)图9、图10所示清华校训和格言蕴含着怎样的人才培养理念?(2分)

               

               

              材料四:“才能优先原则”一直是美国移民体系中的一个基本原则。20世 纪30年代,希特勒的文化清洗运动导致犹太难民出现时,罗斯福政府积极实行知识移民政策,给予知识难民优先入境的权利。美国的大学、科研机构和一些私人基金会创建外国流亡学者紧急救助委员会,努力援救流亡科学家。到1945年,德奥两国驱逐的约12000名文化精英至少有63.3%被美国接纳,约1400名流亡科学家至少有77%被美国接纳,其中包括爱因斯坦等18名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在学习欧洲百年之后,美国出乎预料地成了世界科学中心。欧洲的原子物理学派、奥地利精神学派、法兰克福学派等纷纷在美国落户生根。美国利用这一巨大的智力资源以及由他们培养出来的新的科学力量,为美国科技发展服务。今天,美国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已超过200名,显然与这批科学家在美国开拓的新方向和营造的特殊学术氛围紧密相关。(据胡小芬《罗斯福时代的美国欧洲犹太知识移民政策》 等)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罗斯福政府的知识移民政策。(4分)

               

               

               

            • 10.

              (11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并。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狄遇之。

              ——司马迁《史记·秦本纪》

              【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检索传世文献,对秦国最恰如其分的评价是“虎狼之国”……秦朝速亡,则又与其“虎狼之国”的特性有关。秦是从兼并统一战争中发展起来的。但是,“虎狼之国”的传统并没有因秦的统一而有所改变。

              ——刘德增《虎狼之国——秦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秦国在西部崛起时面临怎样的形势,当时秦国的政治处境如何?(4分)

              (2)材料二所指的是商鞅变法的哪一项内容?这一措施对秦国旧制度的冲击突出表现在哪一方面?(3分)

              (3)据材料三,秦形成“虎狼之国”的特性与材料二的改革措施有何关系?秦统一后继续保持“虎狼之国”的传统,产生了怎样的严重后果?(4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