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                                            --摘自《商君书》
              材料二: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在梭伦以前的时代盛行的农村高利贷,以及地产的无限制的集中,都受到了节制。商业以及靠奴隶劳动日益大规模发展起来的手工业和工艺,都成了流行的职业……由货币、奴隶以及商船构成的财富日益增加,但是,这些财富已经不是仅仅用来购置地产,它已经变成了人们所追求的目的本身了。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商鞅与梭伦所采取经济政策的主要指导思想。
              (2)据材料一,概括“事商贾”带来的危害。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
            • 2.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驷即位。前325年,赢驷仿山东六国做法,亦自称为王,斯为秦惠文王。惠文王对商鞅有所顾忌,公子虔等一帮人就乘机捏造谣言向惠文王诬告“商君欲反”。于是,惠文王借此将对秦国有功的商鞅车裂而死,并族灭其家,以巩固自己的权力和地位。惠文王杀死与自己宿怨极深的商鞅,却在总体上保留了商鞅推行的政策,还对商鞅变法的部分措施予以调整、修改,比如对游说之士开禁,从而吸引了一批人才入秦,诸如公孙衍、张仪、魏章、司马错等魏人都能为赢驷重用。这多少又可看作是对商鞅变法“矫枉过正”的一种反拨。赢驷在巩固权力之后,继承孝公遗志,东进攻魏。泰国不仅把魏国黄河以西的地盘全部吞并,而且在黄河的东岸建立了东进的前进阵地。公元前318年,魏、赵、韩、燕、楚五国联合攻秦,秦惠文王用司马错之策灭蜀。公元前313年,遣张仪自秦赴楚,诱使楚国绝齐。然后又设计诱使楚国冒险出兵攻秦,大败楚军解除了楚国对秦国本土和巴蜀的威胁。这样,秦国的关中、汉中、巴蜀连成一片,秦国对六国形成了居高临下的压迫形势,为后来秦王赢政扫灭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
              --杨志刚《千秋兴亡:秦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惠文王的为政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惠文王在秦国历史上的作用。
            • 3. 商鞅变法立足国情,顺应时势,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分封贵族之采地渐次取消,则直属国家之耕地渐次扩大,於是以前贵族圈地分区小规模的井地,不得不解放为整块的农田。……视其田亩之实收而抽收额定之比率。……於是民田得自由买卖,而土地所有权,无形中转移,成为耕者所自有,而兼并亦随之而起。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然列国环伺,时相侵凌,非有富强之国力,则亦无以自存。商子曰:“国之所以重,主之所以尊者力也。”……务力之方在使民致身于农战之二事,而此外与二者无益或有害者皆在抑止之列。……几乎欲举一国之学术文化而摧毁扫荡之,使政治社会成为一斯巴达之战斗团体,此则其独到之见解,亘千古而鲜匹者也。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的富国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对农业的积极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价。
            • 4. 【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人主之所以劝民者,官爵也;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以刑去刑,国治;以刑致刑。国乱。故曰:行刑重轻,刑去事成,国强;重重而轻轻,刑至事生,国削。
              --《商君书》
                 材料二  商鞅是历史上提出和实践“法无等级”的第一人。商鞅提出“法无等级,法不阿贵,不剐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他为了让民众都懂法、信法,出奇招,“南门徙木”,重金买“信”。
              --摘编自《鲁力谈商鞅变法》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商鞅的强国理念及实践效果。
              (2)据材料二分析商鞅变法成效显著的原因。
            • 5. 中央集权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是地方政府服从中央政府的政策法令、地方官吏由中央政府任免的行政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西周分封制下的诸侯要服从周王的命令,所以分封制的实质就是中央集权制
              B.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所以说中央集权制至迟出现于战国时期
              C.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中央集权得到巩固
              D.中央集权制是小农经济的产物,不可能存在于商品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 6.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在20世纪末叶提及王安石,我们只更感到惊异:在我们之前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当王安石对神宗赵顼说“不加税而国用足”,他无疑的已知道可以用信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成长。当生产增加货物流通时,即使用同一税率也能在高额的流通状态里收到增税之成果。
              --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怎样推动了当时秦国的社会转型?
              (2)材料二中王安石“用信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成长”的措施有哪些?其实际效果如何?
            • 7. 材料一  “国之所以治者三:一曰法,二曰信,三曰权。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信者,君臣之所共立也;权者,君之所独制也。”--《商君书•修权))
              材料二  在梭伦的法律体系中,立法权属于全体雅典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从执法及其监督体制看,他采取的措施是,公民陪审法庭(陪审员从各个等级中抽签产生)有权撤消或修改执政官的判决,如果公民大会对执政官在任期间的行为不满,则有权对他加以惩治。--《商鞅与梭伦法制思想之比较》
              材料三  公元前594年,雅典梭伦改革颁布“解负令”,取消公私债务,恢复债奴的公民身份,永远禁止把雅典公民沦为奴隶;他还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工商业经济,保护新兴工商业者的政策措施:他将人民按财产分为四个等级,各自拥有不用的政治权利。
              材料四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 ,指出商鞅和梭伦的法治思想的不同之处。
              (2)依据材料三、四,指出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在政治上的举措及共同目标。
              (3)依据材料三、四,指出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在经济上的举措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次改革对两国政治体制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 8. 公元前338年,秦惠王听信谗言下令逮捕商鞅。商鞅在逃亡途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店主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无处可去的商鞅最后被逮捕处死。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说明秦国(  )
              A.变法违背民意
              B.法制代替人治
              C.变法深入人心
              D.变法最终失败
            • 9. 某传记书籍的目录中有“风烟入秦、变法图强、万世基业、悲壮的死”等,据此推测,该传记的主人公是(  )
              A.商鞅
              B.陈胜
              C.韩非
              D.项羽
            • 10. 对商鞅变法的评价,后人一直存有争议。月的下列材料:
              【材料一】商君教秦孝公以连什伍,设告坐之过,燔诗书而明法令,塞私门之请而遂公家之劳,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孝公行之,主以尊安,国以富强。
              --《韩非子•和氏》
              【材料二】商君之法曰:“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斩二首者爵二级,欲为官者为百石之官。’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今有法曰:斩首者令为医匠,则屋不成而病不已。夫匠者,手巧也;而医者,齐药也;而以斩首之功为之,则不当其能。今治官者,智能也;今斩首者,勇力之所加也。以勇力之所加、而治智能之官,是以斩首之功为医匠也。故曰:二子之於法术,皆未尽善也。”
              --《韩非子•定法》
              【材料三】大夫曰:昔商君相秦也,内立法度,严刑罚,饬政教,奸伪无所容。外设百倍之利,收山泽之税,国富民强,……其后卒并六国而成帝业。
              文学曰:商鞅以重刑峭法为秦国基,故二世而夺……知其为秦开帝业,不知其为秦致亡道也。
              --桓宽《盐铁论•非鞅》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述商鞅变法采取的变法措施。韩非子对其措施有和评价?
              (2)据材料三,分析大夫和文学对商鞅变法的不同评价,推测著者桓宽对商鞅的态度。
              (3)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历史上有争议的问题?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