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诸位朋友,我们丰富而和谐的语言,如今能够借用新的土耳其字母得到表达了。我们必须让自己从多少世纪以来像铁箍似的束缚着我们思想的那些令人无法理解的符号中解放出来,我们民族将以她的文字和她的思想,表明自己在文明世界中的地位。
              ──土耳其共和国首任总统凯末尔
              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中“铁箍似的符号”和“文明世界”的含义;列举凯末尔为使土耳其进入文明世界采取的措施。
            • 2.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从19世纪以来,土耳其的宗教教育和世俗教育是共存的。这种状况是不符合民族主义者的世俗化要求的。根据1924年通过的《教育统一法》,宗教学校被取消,所有的教育机构被教育部接管,公共教育完全成为世俗事务。宗教教育则留给了家庭和乡村的神职人员。宪法中关于伊斯兰教为国教的条款在1928年被取消,1930年和1933年,城市和农村学校的宗教课程被取消。20年代,初、中、高各级学校的结构和课程还是以19世纪的法国教育为样板。1933年,伊斯坦布尔大学进行重组,在土耳其的很多城市还建立了新大学。凯末儿时期土耳其的人口识字率从1927年的10.6%提高到了1940年的22%
              --刘云《凯末儿改革中的伊斯兰教》
              (1)根据材料,概括凯末儿时期土耳其教育改革的措施及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凯末儿时期土耳其教育改革的作用。
            • 3. 文字是文化、文明的载体。改变一直以来使用的文字,具有文化革命的意义。
              材料一  秦始皇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说文解字•序》
              (1)依据材料一概括李斯的建议。结合所学,简述其目的。
              材料二  路德认为,宗教信仰作为个人内在的事情,只能通过自己阅读福音直接获得上帝的恩赐。宗教改革早期,路德并不赞成在学校中教授德语。但此后他逐渐认识到,并不是人人都具有直接阅读拉丁文或希腊文《圣经》的能力,而对《圣经》一知半解造成的后果是可怕的。为此,路德一改原有主张,积极推行用德语传教,并把拉丁文本的《圣经》翻译成了德语。……在中世纪晚期,把《圣经》翻译成各种语言文本对促进民族语言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不应忽视的客观作用。
              --《浅析宗教改革对西欧近代教育世俗化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主张。结合所学,简述将《圣经》译成各种语言文本的作用。
              材料三  阿拉伯文字只有辅音,没有元音,因此不容易正确地读音和拼写。它的书写也不便,字母从右向左书写,而数字却要从左向右写。土耳其的法律条文掌握在特权阶层手中,加上文字教育的落后,造成普通民众对政府的通告、条例,一问三不知,受到权贵、官员的欺压,也不知如何诉苦。凯末尔曾说:“我们必须让自己从多少世纪以来像铁箍似地束缚着我们思想的那些令人无法理解的符号中解放出来。”
              1928年11月1日,土耳其大国民议会通过《字母改革法》宣布废除用阿拉伯字母拼写土耳其语,改用拉丁字母拼写。土耳其语逐渐摆脱陈腐的旧语言,日益变得富有活力起来。

              --《沉疴猛药--土耳其的凯末尔改革》
              (3)依据材料三图文资料,概括凯末尔文字改革的必要性和成功的原因。
            • 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土耳其在极盛时期,不仅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强盛帝国,亦展现了高度的文明,其建筑、医学、造船、兵制等,一度远远领先于欧洲,称雄于世界。而在13世纪后,伊斯兰文化开始停滞,逐步走向自我封闭。自我封闭的后果逐渐显现,当时许多穆斯林学者对现代世界的变化,几乎一无所知,他们不知道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的学说。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描述:“如果有人在17、18世纪进入穆斯林国家,他一定可以看到500年前的惯例和制度。”17世纪土耳其著名学者舍勒比在临死前也警告其人民,如果不放弃教条主义,他们将很快会“用张得象牛一样大的眼睛来看这个世界”
                  封闭和傲慢,很快使奥斯曼土耳其滑向亡国边缘,先后败于西班牙、意大利、匈牙利、奥地利以及后来的死敌俄罗斯手下,成为“西亚病夫”。
                  在此情况下,土耳其国内,逐步滋生了改革派。18世纪初期艾哈迈德三世的“郁金香改革”,19世纪初期塞利姆三世的新军改革,都以欧为师,但是他们都被废,改革也被绞杀。继起的马哈茂德二世改革,20世纪初青年土耳其党人推动的君主立宪,统统失败。
                  改革无效,唯有革命。经过二百多年的挣扎与反思,土耳其终于选择了凯末尔式革命。并且在政治上确立现代制度之后,通过强力来根除国家落后的最深根源,进行文化革命,脱亚入欧。
              --罗天昊《土耳其文化革命何以成功?》(有删减)
              (l)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土耳其成为“西亚病夫”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凯末尔在土耳其民族独立和复兴过程中的伟大贡献。
            •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应给他们(土耳其农民)提供现代的生产技术和工具,帮助他们达到最高的
              生产效率,应该消除交通闭塞和运输不足的状况。
              鉴于我国民族资本极为缺乏的现实,为尽快振兴我国实业,我们必须利用外国资本、资源与经验,这是我们的利益所在。
              -凯末尔
                  材料二 使用(英国)曼彻斯特布,我们还只是损失了金钱,但如果在印度也产生了一个
              曼彻斯特,则我们虽留下了流出去的金钱,却换去了我们的血肉,因为我们生存的道德基础就要被摧毁了。……很显然,如果没有铁路,英国是不可能像现在这样统治印度的。……他们可以在千家万户建立古老、神圣的手摇纺织机,可以购买手摇纺纱机织出来的布。
              -甘地《印度自治》
                  材料三 甘地说:“我们的目标是政治、社会和经济的独立。”凯末尔也曾说过:“政治上和军事上的胜利不管多么巨大,如果不用经济的胜利加以扩大,已经取得的胜利就不可能持久,而要很快消失。”也就是说,他们有着一致的根本的经济发展目标。
              -戴家墨、尚劝余《甘地与凯末尔的经济思想之比较》
              (1)概括材料一凯末尔的主要观点。
              (2)据材料二概要指出甘地对待现代工业文明的基本态度及其主要依据。材料三中“一致的根本的经济发展目标”具体指什么?
            • 6. 材料一  凯末尔改革大事年表
              年代事件
              1922年11月大国民议会宣布废除素丹(君主)制
              1923年10月宣告土耳其为共和国
              1925年11月议会通过法令,号召全国采用礼帽和便帽,废除男士戴费兹帽,妇女戴面纱和头巾的旧习
              1926年大国民议会颁布民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法院组织法、商法、律师法等,不久又宣布废除各级宗教法官
              1928年8月宣布采用拉丁字母以取代阿拉伯字母
              1933-1937年实施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1934年6月大国民议会通过采用姓氏的决定,改变土耳其人以往有名无姓的习惯。同时取消象征封建等级的旧称号和头衔(如帕沙),而代之以贝依(先生)、贝扬(女士)等新称呼。凯未尔带头放弃过去头衔,接受大国民议会授予他的姓--阿塔图尔克(ataturk,土耳其之父)
              --摘编自毕健康《凯末尔世俗主义改革之反思》等
                  材料二  至1938年11月10日凯末尔去世时,新土耳其已经确立。诚然,这种“新”仅具有广度而不具有深度。农民构成了人口的绝大多数,他们当中大部分人仍墨守其古老的穆斯林的思想和习惯。但另一方面,统治这个国家的新的杰出人物在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方面已欧化。许多农民也已大大改变,同政府建立了过去几个世纪中从未有过的友好关系。土耳其较之其他穆斯林国家,已在一个大得多的程度上成为钒末尔所设计的“现代国家”。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凯末尔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凯末尔改革的作用。
            • 7. 梦想是人类最美好的愿望,每个人、每个国家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梦想。
              材料一  早在战国时期,孟子就梦想天下应该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理想状态,统治者应该“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百宙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摘编自《孟子》(1)孟子认为理想的治国思想是什么?为此他提出了哪些具体措施?
              材料二  清国革命领袖孙中山……多少年来,他一直都是满清王朝统治者们的眼中钉、肉中刺。从上个世纪90年代的某个时候开始,他的头颅就被大清政府重金悬赏,然而他却能一次次逃脱大清政府编织的追捕网,并且悄无声息地周游世界,积极从事革命宣传,指望有朝一日能够实现他的梦想……。
              --1911年10月14日的《纽约时报》(2)孙中山为实现救国梦想提出了三民主义理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孙中山提出救国方案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材料三  “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美国学者普遍认为,《独立宣言》是美国梦的根基,在《独立宣言》之后制定的宪法等各种法律为美国梦提供了法治保障……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好的制度,个人再好的梦也难以实现。
              --刘植荣《解读美国梦》(3)结合所学知识阐释1787年宪法如何为美国梦提供法治保障?宪法后来又以何种形式不断完善和发展?
              材料四  出生于马其顿的穆斯塔法•凯末尔实现了“青年土耳其党”多年以来的梦想: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土耳其民族国家。在创立新土耳其后,凯末尔转而致力于创造新土耳其人这一同样艰巨的任务。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4)凯末尔梦想建立的现代化的土耳其民族国家的国家性质是什么?他为“创立新土耳其”和“创造新土耳其人”采取了哪些措施?(至少列举3条)
            • 8.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材料二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纷纷下令剪辫子,形成一股强大的剪辫运动的社会潮流,被人们称为“辫子革命”。首先在军、警、政、学等界基本上实行了剪辫,有的地方群众也形成了大规模的剪辫运动……各地出现了一系列强制剪辫及因此而起的冲突,……到1917年,“民国成立,于今六载,南方人民久已将辫发剪除净绝,间有垂乘拖豚尾者,亦千百人中之一、二耳。”
              --摘自《孙中山与中国社会的变迁》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时期,圆柱形红色礼拜帽是神圣的宗教和帝国的象征。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建立,凯末尔担任总统,选择了具有西方色彩的现代化道路,推行改革,但遇到巨大阻力。1925年凯末尔下令,禁止戴传统的土耳其礼拜帽,改戴欧式礼帽。但这一禁令受到广泛抵制,随后政府规定戴土耳其礼拜帽有罪。此举引起强烈不满,在一些地方甚至引发公开抗议和骚乱,但均被凯末尔镇压,有些人被处以绞刑。经过凯末尔政府一段时期的强力推行,终于有不少人开始戴欧式礼帽,从而告别传统的土耳其礼拜帽。
              --摘编自刘易斯《现代土耳其的兴起》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思想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分析凯末尔政府禁戴旧礼拜帽与辛亥革命后中国剪辫运动的相同点。谈谈社会习俗改革在政治方面的意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