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请你判断他裱糊屋子和材料分别是:

              A.清朝封建统治    民主共和
              B.清朝封建统治    君主立宪制度
              C.清朝民主立宪    火药、枪炮、养兵练兵之法
              D.清朝封建统治    西方先进科技
            • 2.

               同治十三年,李鸿章奏:“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为了应对强敌,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采取出卖国家方式求得和平
              B.开展洋务运动求强求富
              C.通过改革政治制度以图自强
              D.通过外交努力来“以夷制夷”
            • 3.

              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 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

              ——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初版)

              材料二 民国初期历年新注册工厂数量一览表(不包括矿山)

              (单位:家)

              年份

              民国

              元年

              民国

              二年

              民国

              三年

              民国

              四年

              民国

              五年

              民国

              六年

              民国

              七年

              民国

              八年

              数量

              17

              37

              37

              50

              33

              34

              29

              23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农商部的统计

              材料三 下面是1933-1936年中国(国民政府)轻工业月平均生产指数增长表:

              注:1933年月平均生产指数为100。

              材料四 100元法币购买力图示

              ──(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经济因素。(3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2分)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怎样的发展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3分)

              (4)1945—1949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处于怎样的境地?参考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民政府政策措施的角度,简述导致民族工业处于这一境地的原因。(5分)

               

            • 4.

              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

              A.扩大中外贸易交往
              B.抵御外侮求富求强
              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
              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 5.

              19世纪70年代开始,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企业,其中汉阳铁厂的创办人是

              A.曾国藩
              B.左宗棠
              C.李鸿章
              D.张之洞
            • 6.

              下列对洋务运动的评述,正确的有

              ①引进了西方科学技术          ②培养了近代军事、科技人才

              ③实现了“自强”的目的        ④开启了中国工业近代化历程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 7.

              一个大国的真正崛起,最终要看其有没有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有没有一流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洋务运动在这方面的实践尝试主要体现在(    )

              A.育人举措
              B.求富举措
              C.求强举措
              D.外交举措
            • 8.

              1882年底,英国商人比尔兹利在年度财务报告中沮丧地写道:“统计结果表明,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400万两白银,当然,法国轮船公司也大致如此。照这样下去,我们将很快退出上海航运市场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李鸿章先生蒸蒸日上的轮船招商局……”这说明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

              A.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B.奠定了民族工业发展的基础
              C.振兴了中国的航运业
              D.起到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作用
            • 9.

              李鸿章说:“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自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能体现上述思想的活动是(    )

              A.创办发昌机器厂
              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创办北洋海军
              D.创办开平煤矿
            • 10.

              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 华商在上海创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元,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 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厂资本的总和。

              材料二 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船时虽然“俱用华人”,但是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制造”。到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昌机器厂日趋衰落。后来,它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材料三 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织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

              材料四  90年代,天津武举李福明在北京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使用外国进口蒸汽机磨,每天能磨面粉200石。京城官府见机器面粉厂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李福明不甘忍受压迫,到官府去讲理。结果,官府给他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革去他的武举功名,“交刑部照例治罪”。李福明的机器面粉厂被迫关闭。

              ——以上材料转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资料选编》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早期中国民族企业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三、四归纳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分别面临着怎样的阻力?(8分)

              (3)说明造成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出现上述处境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