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孔子的理想社会是西周殁西周以前的时代,他一生都在为重建西周时期的社会和政治而努力。他认为如果以“仁”和“礼”为核心的价值和美德能够恢复,那么西周这样的理想社会就能重建。在孔子所设想的社会中,A与A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家庭内部关系,比法律更为重要。如果社会中人人都对己坦率,与人仁爱,这就是一个好的社会。作为理想社会的统治者,光有粮食和军队是不够的——成功的统治者必须还要树立某种道德楷模供臣民模仿。             

                         ——摘编自傅乐成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在北京,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著名的有新潮社、国民社、平民演讲团、少年中国学会等……在《新青年》的影响下,青年学生也开始出版新式刊物,介绍新思想、新知识,影响较大的有1919年1月出版的《新潮》、《国民》等。青年学生所组建的这些进步团体和创办的这些新式刊物,推动着启蒙运动不断高涨。

              ——人民版必修三教材整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理想社会观念的特点和产生的背景。

              (2)指出材料二中的“启蒙运动”的事件及性质。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指出青年学生组建社团、出版新式刊物与该事件的内在关系。

            • 2.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致力于科学传播,促进中国社会发展。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尽管师夷长技的主张遭到强烈反对,但统治者面对着接重而来、一次比一次严重的内 ,比外患,为生存计还是不得不实践这一主张。 首先从军事利器的引进仿制逐漸推广深入到全面学习西方机器大工业所需的科学技术学理的层次和阶段。 为了对抗顽固派在基本理论问题上的。挑战,终于结晶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高度概括的理论模式。
              --雷颐《取静集》材料二 泰西之强,不在军兵炮械之末,而在其士人之学,新法之书。 -一其开智学而穷物理也,穷物理而知化也。……今穷物理之本,制电、制雨、制冰、制水、制火,皆可以人代天工,是操造化之权也。 操造化之权者,宜其无于敌也。夫中国今日不变法日新不可,稍变而不尽变不可,尽变而不兴农、工、商、矿之学不可g欲开农、工、商、矿之学,非令士人通物理不可。
              一摘编自康有为《日本书目志》材料三  以人文思想为主的科学传播者,系统展示了科学精神对文化的巨。大作用和影响。 通过:彰显科学怀疑和批判的精神, 新文化运动对传统采取了激进的批判态度,“打倒孔家店”一度成为激进的知识分子进行文化革新的口号。通过推崇理性和实证的精种,新文化运动扫除了大量玄学迷信的鬼话,有力推进了民众心智的启蒙。而科学推崇说服而非压服。的精神,又为国人解决政治中的分歧提供了一个范例,对中国民主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张焱、郝苑《科学精神的启蒙一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科学传播》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派学习西方科技有何变化? 直接目的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对科技与变法关系的认识。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持这种观点的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科学精神的内涵及其影响。 
              (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指出先进的中国人对科学传播所起到的共同历史作用。
            • 3.

              近代中国社会认识和汲取西学的历程充满艰辛曲折,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汲取西学过程是在“中体西用”宗旨下起步的。

              材料一须知那个时候的中国,要在充斥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天地里容纳若干资本主义的新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更好的宗旨来。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陈旭麓《近代史思辨录》

              材料二中国驻法大使郭嵩焘的翻译马建忠,于1877年写信给李鸿章汇报来欧洲的思想认识,指出欧洲各国“求强者以得民心为要。……学校建而智士日多,议院立而下情可达。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焉者也”。

              ——摘编自郑大华《晚清思想家对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材料三 新事物在旧体内总是较有活力的因素,人们虽想把它限制在原先许可的范围内,是很难如愿的。……以后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历程,是在“中体西用”宗旨引导下迈开步伐的,又徐徐地冲击着“中体西用”的宗旨。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体西用”思想成为当时清政府最佳选择的优势所在。 

              (2)19世纪晚期,马建忠对于西方的认识已经有所深化,请根据材料二加以说明。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以后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历程”是如何冲击“中体西用”宗旨的。 

            •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表格是江苏第一师范学校在1913年和1919年分别对三百中学生所做的题为“现在你最崇拜的人物是谁?”的问卷调查结果。

              阅读上面表格,从中提取变化的两项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 5. (15分)孔子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对中国文明影响深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既定孔教为国教,则尊之宜若何?今共和之国民,以神明圣王之孔子配上帝,不犹愈乎!故宜复崇天坛,改祈年殿或太殿为明堂,于冬至祭天坛,上辛祭明堂,以孔子配上帝。……凡入庙而礼天圣者,必行跪拜礼以致其极恭尽敬。

              ——康有为《以孔教为国教配天议》(1913年)

              材料二:故灭国不足计,若灭教乎,则举其国数千年之圣哲豪杰、遗训往行尽来灭之,所祖述者,皆谓他人父也,是与灭种同其惨祸焉。何其今之人,不自爱国,乃并数千年之文明教化,与其无量圣哲之心肝,豪杰之骨血,而先灭之欤?彼以孔教为可弃,岂知中国一切文明,皆与孔教相系相因,若孔教可弃也,则一切文明随之而尽也,即一切种族随之而灭也。

              ——康有为《孔教会序二》(1913年)

              材料三:孔子生长在封建时代,所提倡之道德,封建时代之道德也,所垂示之礼教,即生活状态,封建时代之礼教,封建时代之生活状态也;所主张之政治,封建时代之政治也。封建时代之道德、礼教、生活、政治,所心营目注,其范围不越少数君主贵族之权利与名誉,于多数国民之幸福无于焉。何以明之?如家儒家之言,社会道德与生活,莫大于礼;古代政治,莫重于刑。

              ——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

              材料四:“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此义愚屡言之,张、康亦知之,故其提倡孔教必掊(pou,反对)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盖以孔子之道治国家,非立君不足以言治。”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述康有为的思想主张。与其早年思想相比,康有为这一思想变化说明了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三、四,说明陈独秀是从哪些方面来评判孔教的?(3分)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上述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6分)

              (4)结合孔子的思想主张,联系实际,谈谈儒家文化对社会发展有何积极作用。(2分)

            • 6.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生理学之公例,凡两异性相合者,其所得结果必加良,此例殆推诸各种文物而皆同者也。……盖大地今日只有两大文明:一泰西文明,欧美是也;二泰东文明,中华是也。20世纪,则两文明结婚之时代也。……彼西美人,必能为我家育宁馨儿以亢我宗也。”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材料二  胡适在其博士论文中自我设问道:“我们在哪里能找到可以有机的联系现代欧美思想体系的合适的基础,使我们能在新旧文化内在调和的新的基础上建立我们自己的科学和哲学?”答案当然不可能是儒学,这不仅是因为儒学已“死亡很久”,更因为儒学的方法论和价值取向与西学格格不入。

              ——摘自董德福《梁启超与胡适两代知识分子学思历程的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比较梁启超与胡适观点的异同。

              (2)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中国思想文化近代化的认识。

            • 7.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表格是江苏第一师范学校在1913年和1919年分别对三百名中学生所做的题为“现在你最崇拜的人物是谁?”的问卷调查结果。

              1913年调查结果

              1919年调查结果

              序号

              被崇拜者

              人数

              序号

              被崇拜者

              人数

              1

              孔子

              157人

              1

              孙中山

              87人

              2

              孟子

              61人

              2

              梁启超

              51人

              3

              孙中山

              17人

              3

              孔子、孟子

              各20人

              4

              颜渊(孔子弟子)

              11人

              4

              苏格拉底、华盛顿

              各18人

              5

              诸葛亮、范仲淹

              各8人

              5

              培根、牛顿、卢梭

              各12人

              6

              岳飞

              7人

              6

              王守仁(王阳明)

              10人

              7

              王守仁(王阳明)

              6人

              7

              蔡元培

              8人

              8

              大禹、朱熹、华盛顿等

              各4人

              8

              袁世凯

              7人

              9

              程德全(时任江苏都督)

              3人

              9

              李大钊

              3人

              10

              秦始皇、司马迁、韩愈、二程、梁启超、苏格拉底、牛顿、培根、卢梭等

              各1人

              10

              马克思、列宁

              各2人

              11

              无崇拜者

              23人

              11

              无崇拜者

              17人

              阅读上面表格,从中提取变化的两项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 8. 某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组织了一次研究性学习,其中主题为“与孔子同行——看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以下是本次学习中所整理的图表结构,(10分)

              板块一:遥望当初的孔子

              1

              想当初

              孔子如丧家之犬,儒学迂阔难行

              板块二:再看历代的孔子

              2

              秦朝时期(秦始皇)

              焚书坑儒

              3

              西汉时期(汉武帝)

              4

              明清之际(李  贽)

              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5

              维新变法(②)

              孔子是变革的先师

              6

              民国初期(袁世凯)

              尊孔复古

              7

              新文化运动(陈独秀)

              板块三:正视当今的孔子

              材料一

              孔子学院标志

              (画面是一只昂首高飞的和平鸽与地球图案组合,这两个图案又构成了一个变体的“汉”字)

                 材料二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会议结束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材料三

                据新华社报道: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已有300多家孔子学院遍布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美国及欧洲最多),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国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






              (1)请根据提示填写、完成①②③中的具体内容。(6分)

              (2)根据材料一、二、三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正视“当今的孔子”?(4分)

            • 9. 2013年11月习近平同志考察山东时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

              材料二 夫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的《日知录》

              材料四 吾国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乃在革除昔日一本不易旧道德之观念,而建设今日因时制宜断道德之标准。

              ——吴康《论吾国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关于道德规范的核心思想。

              (2)据材料二,董仲舒提出道德行为的准则是什么 ?根本目的又是什么?

              (3)材料三中顾炎武认为民众也要有担当,梁启超把这段话概括为什么?

              (4)据材料四,新文化运动者提出了怎样主张?他们对传统文化态度如何?综合上述材料,我们今天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