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穆尼埃在《人权宣言》中写道:不满路易十六召开的三级会议的人们愤而组成国民议会,并提出制定宪法要求,路易十六却强令解散议会,并且调集大批军队集结巴黎附近。民众们推翻了国王,并且开始以新的理想来设计国家的方向。代表认为,无视、遗忘或蔑视人权是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的唯一原因,所以决定把自然的、不可剥夺的和神圣的人权和义务进行立法。以便立法权的决议和行政权的决定能随时和整个政治机构的目标两相比较,从而能更加受到他们的尊重;以便公民们今后以简单而不可争辩的原则为根据,要求能确保宪法与全体幸福之维护。
                 材料二  关于人口素质不够的问题,共产党说过,不应因人民素质不高而拒绝民主,应用民主政治教育人民……他们以为中国实现民主政治,不是今天的事,而是若干年以后的事,他们希望中国人民知识与教育程度提高到欧美资产阶级民主国家那样,再来实现民主政治……正是在民主制度之下更容易教育和训练民众。
              一(《解放日报》,1941年10月28日)
              (1)材料一反映出穆尼埃认为发表《人权宣言》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权宣言》中包含的“简单而无可争辩的原则”有哪些?
              (2)依据材料二,概括比较中国共产党与“他们”在中国实施民主宪政上观念的不同。指出“他们’,主张的实质。
            • 2. 18世纪,中国的儒家文化在法国广泛传播,对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在《人权宣言》中,第四条规定:“自由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因此,各人的自然权利的行使,只以保证社会上其他成员能享有同样权利为限制。”这一规定与下列哪一 儒家思想比较接近(  )
              A.民贵君轻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克己复礼
              D.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 3. 对《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理解最正确的是(  )
              ①民主思想是近代社会的主流            ②深刻影响了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展进程
              ③民主政治的一个特点是法制化          ④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4. 有关图6中三幅图象表述不正确的是:甲:这是三部能够体现启蒙思想原则的法律文件; 乙这三部法律文件的执行效果不同;丙:这三部法律文件都能体现主权在民思想;丁:这三部以维护民主共和为宗旨的法律文件(  )
              A.甲
              B.乙
              C.丙
              D.丁
            • 5. 材料一  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税,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国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定罪前,特定人的一切让与及对罚金与没收财产所作的一切承诺,皆属非法而无效。为伸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国会应时常集会。一一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权利法案》
                  材料二  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在于保护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法律仅有权禁止有害于社会的行为。凡未经法律禁止的行为即不得受到妨碍,而且任何人都不得被迫从事法律所未规定的行为。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当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所显然必需时,且在公平而预先赔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得受到剥夺。
              一一吴绪等选译《人权宣言》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两个文件所体现的共同时代精神。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个文件在当时所产生的不同作用。
            •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组成国民议会之法国代表认为,无视、遗忘或蔑视人权是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的唯一原因,所以决定把自然的、不可剥夺的和神圣的人权阐明于庄严的宣言之中。……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自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法国《人权和公民权宣言》
              (1)据材料,概括《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中关于人权和公民权的主张。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些主张在当时有怎样的进步意义?
            • 7. “公民社会”是民主政治的重要社会载体。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公民”“公民社会”的有关问题: 
              材料一  公民概念最早产生于古代希腊。古希腊的“公民”一词来源于“城邦”,原意是“属于城邦的人”。古代社会中后期,“臣民”概念取代了“公民”概念。 
              材料二  公民社会与民主政治紧密相连。“民主”一词在中国文献中最早出现于《尚书》:“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大意是:暴君夏桀不配做民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 
              材料三  现代意义的公民概念开始形成于15世纪后,随着自由市民的产生,17-19世纪在维护市民利益的民族国家运动和争取公民政治权利斗争冲击下,受法国影响最终有了今日之含义。 
              材料四  在中国,“公民”作为外来语是在辛亥革命前后由西方传入的,而在法律文件中正式统一使用“公民”概念,则要到新中国建立以后。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希腊“公民社会”形成的原因。并指出“臣民”与“公民”的本质区别。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古代中国和西方赋予“民主”一词的不同含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意义的公民概念形成的历史背景。并列举两部欧美在争取公民政治权利斗争中提出或颁布的文献成果。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现代中国实行了哪些制度?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公民社会”的认识。
            • 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但在法律所规定的情况下,应对滥用此项自由负担责任。”
              --《人权宣言》第11条
              (1)为什么《人权宣言》在肯定了公民的言论、著述和出版自由权的同时,又规定了对此应当承担的责任?
              (2)列举除《人权宣言》外,法国近代时期颁布的其他资产阶级法律文献。
              (3)概述这些法律文献有什么共同历史影响。
            •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平等的。”第二条:“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第六条:“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参与法律的制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第十七条:“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1789年《人权宣言》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员行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国务员辅佐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院依据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可决弹动劾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据材料一二,对比两部政治言文献政治文献的异同志。
              (2)分析上述两部政治文献共同的积极影响。
            • 10.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组成国民议会的法国人民的代表们,认为不知人权、忽视人权或轻蔑人权是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的唯一原因,所以决定把自然的、不可剥夺的神圣的人权阐明于庄严的宣言之中……
                  第六条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
              --《人权和公民权宣言》
                  材料二  第三篇  国家权力
                  第一章  国民立法议会
                  第二节  初级会议  选举人的选任
                  第一条  为了组成国民立法议会,积极公民们应每年一次在城市和在区集合为初级会议。
                  第二条  凡属积极公民,必须:
                  ……在一国内任何一地至少已经缴纳了相当三个工作日价值的直接税,并须提出纳税的收据。
              --摘编自《1791年宪法》(法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1791年宪法》关于公民权利的规定有何区别。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与《1791年宪法》作出有关公民权利的规定的原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