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2分)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为之讴歌的伟大事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台湾同胞怀着悲愤的心情奔走相告,“哭声达于四野”。

              材料三:列强的步步紧逼使曾经统一富强的中国山河破碎,不甘的不仅仅是台湾民众,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义和团运动……我们看到了中华儿女的英勇、血性,然而反动卖国的清政府却签订了这样的条约内容“严禁中国人参加反帝斗争……拆除北京至大沽口沿线炮台……”

              材料四:“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义勇军进行曲》

              (1)材料一中“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指什么制度?请分别写出秦朝、元朝推行的最主要的地方管理制度。这两种制度的实施,有什么共同的积极作用?(6分)

              (2)材料二中这一令人悲痛的历史场面发生在近代史上哪一次列强侵华战争之后?“倭人”“割台湾”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规定?(2分)

              (3)材料三中条约内容出自近代史上哪一不平等条约,简述其恶劣影响。(2分)

              (4)材料四中歌曲所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要历史事件?面对最危险的时候,中国人万众一心、切实行动,建立起的战线名称是什么?(2分)

               

            • 2.

              甲午战争以来中国曾两次大规模出国作战,一次是参加中国和太平洋战场的战略结合部——缅甸作战;另一次就是抗美援朝。在这两次作战中,许多英雄儿女埋骨于异国他乡。2011年9月, 19位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遗骸终于被护送回国,归葬于腾冲国殇墓园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墓。2014年3月, 437具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抵达沈阳,归葬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对此,下列评价准确的是

              A.两次遗骸归葬都反映了政府对海外侨胞命运的关注
              B.两次遗骸归葬都有助于中国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结盟
              C.两次出国作战都为实现亚洲和平作出决定性的贡献
              D.两次出国作战都有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迅速提高
            • 3.

              刘伯承曾指出“八路军是骨头,游击队是筋,老百姓是肉,三者结合才能组成拳头。”这形象地反映了

              A.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
              B.中共的全民族抗战路线
              C.瓦窑堡会议的战略决策
              D.重庆谈判后的策略调整
            • 4.

              “日本作战计划,系图强渡黄河,破退华军。此项计划,于今已告失败。中国方面为保卫大徐州所做的苦斗,显系此次中日战争中最大之会战。其结果,华方已获胜利,……(日军)今兹遭逢惨败,应无颜再向国内民众如此矜夸。”(纽约《先锋论坛报》)该材料评述的是

              A.喜峰口战役
              B.枣宜会战
              C.平型关战役
              D.台儿庄战役
            • 5.

              图是一位参加过抗日战争的当事人珍藏的纪念章。作为史料,它可以用来佐证

              ①八路军的抗战事迹                   ②当事人参加的是淞沪会战

              ③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④战士们浴血拼杀的英勇精神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6.

              以下是美国《时代》周刊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报道,横线处的文字依次是“日本军队在中国华北已在白天向       附近调动。晚上枪声不断……中国政府第一次表现出它已做好与日本作战的准备。” “日本的战争机器在       被卡住了十三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

              “(中国军队)进入       。当年,他们被迫离开这座城市,使之遭受震惊世界的大屠杀命运,7年9个月零5天后,他们回到了中国的首都。”

              A.北平武汉上海
              B.北平上海南京
              C.北平台儿庄南京
              D.南京上海北京
            • 7.

              1940年9月7日,蒋介石下令“各战区应以十八集团军此次在正太、同蒲、平汉各路之游击破坏动作为法则……加强敌后游击战,专以铁路、公路、水路各交通线与兵站、仓库、飞机场等实施有计划、有组织之长期破坏。”由此可见

              A.国民党开始以游击战作为对日作战的主要方式
              B.在抗战战略防御阶段,游击战引起了国民党的重视
              C.游击战适应了当时新的形势发展的需要
              D.国共两党己经对如何取得抗战胜利的基本策略达成了共识
            • 8.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被用作电视剧《大刀》的主题曲,该剧以艺术的形式反映了中国军队从1933年的长城抗战到1937年的卢沟桥抵抗,这支军队应属于(     )

              A.国民革命军
              B.八路军
              C.中国工农红军
              D.新四军
            • 9.

              (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民国元年9 -12月预算,中央政府总收入2719万余元,总支出7009万余元……1913年4月北京政府与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团签订善后借款合同,借款总额2500万英镑,年息5厘,按84%实交,以关税和盐税为抵押47年偿清,本息共计67893597英镑。

              (1)依据材料分析民国初年的财政状况及其影响。(6分)

              材料二  20世纪30、40年代的一场侵略与反侵略战争是中华民族遭遇的严峻考验。

              (2)结合上图及历史知识,阐释日本侵华行为对中国近代工业的空前破坏。(6分)

              材料三  1949-1978年被称为走传统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时期。

              (3)概括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工业化的主要特点及形成原因。(8分)

              材料四  许多学者提出,应该以更加宽广的视野看对外开放,开放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建设领域。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顺应国际的发展潮流和国内改革的加快加深的需要,走向了对外开放水平的质的飞跃的新阶段。

              (4)简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加大全方位开放力度的主要表现。(6分)

               

            • 10.

              全面抗战爆发后,毛泽东曾指出:“今日红军在决战问题上,不起任何决定作用,而有一种自己的拿手好戏,在这种拿手好戏中,一定能起决定作用。”文中的“这种拿手好戏”主要指的是

              A.机动灵活的运动战
              B.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
              C.独立自主的游击战
              D.工农武装割据的策略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