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美国学者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提出,冷战结束后,相对简单的两关系已为多极、多文明的远为复杂的关系所取代。下面示意图是其对未来部分国际关系的描绘与预测
              结合世界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对其中一组关系进行探讨。(可以对其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其进行修改并进行论证。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2. 中国在唐代就有关于犹太人的记录.在清代犹太人的教堂里,可以看到下面这样的对联:“自女蜗嬗化以来西竺钟灵求生天生地生人之本,由阿罗开宗而后中华衍教得学儒学释学道之全.”这体现出(  )
              A.中华文化对外来的宗教具有宽容性
              B.外来弱小文化依附于中华文化存在
              C.中华文化与犹太文化既同源又同质
              D.犹太人是世界上最难被同化的民族
            • 3. 中世纪西欧文明
                     罗马人的文明是城市的,至少从表象来看如此;中世纪西欧的文明是乡村的,无论从表象还是实质看都是如此。                              --黄春高 [《西欧封建社会》]
              问题:
              (1)为什么说“中世纪西欧的文明是乡村的”?
              (2)请简要叙述中世纪后期西欧是如何 “走出乡村的”?
            •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00年到1800年间,相比于世界其他地区,欧洲政治和军事力量获得显著发展。这基于两个原因:(1)亚欧非大陆其他地区的科技文化创新最终传播到西欧地区。
              (2)新兴火药武器时代已经到来。而西欧也已准备好迎接挑战,在西欧发生的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不断发展,使得西欧人的思想传播至世界其他地方,并成为指导人类处理问题的各种方法。
              --柏克《世界史:大时代》材料二   1853至1854年间,西方列强通过“修约”交涉,要求公使驻京,他们认为这是确立条约制度的核心环节。英国外交大臣说:“在任何与中国订的新约中,第一件事就是要提供公使驻京的权利。”这些要求被清政府断然拒绝。列强认为不使用武力,就不能使清政府就范。在清政府方面,这一问题牵涉到天朝至尊的信仰,反对最为激烈。《天津条约》签订后,咸丰帝仍试图把公使驻京纳入清朝传统的外交体制,甚至打算用全免关税来换取列强放弃公使驻京的要求。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在京建立使馆。
              --王立诚《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史》回答问题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15至20世纪中欧文明交流的相关史实,分析其积极影响。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西方在“公使进京”问题上的分歧和解决手段。
              (3)结合材料一、二,以“多样性”、“对话”、“交融”为关键词,谈谈你对人类文明的认识。
            • 5. 海洋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
              时间历史资料
              1831~1836年达尔文进行环球航行考察
              1840年利物浦至波士顿之间的轮船航班开通
              1858~1864年瑞典地质学家伊雷克先后对北极斯匹兹卑尔根岛进行了3次考察,并绘制了详细地图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1869年连接地中海和红海的苏伊士运河开通
              1869年英国至印度海底电缆开通
              以“海洋与人类文明进步”为题,从上表中选择恰当的材料进行论述。
            • 6. 法国成就
              法国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是特征是经历了经典意义上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并在这个过程中创造了许多对整个人类社会影响至为深远的文化成就。
              --摘自《强国之鉴》问题
              (1)法国历史上所经历的经典奴隶社会大约是指什么时期?
              (2)法国是怎样进入封建社会的?
              (3)法国在历史创造了哪些对整个人类社会影响至为深远的文化成就?
            • 7.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首先出现在称作欧洲的早期历史舞台上的印欧人是希腊人。公元前5到4世纪,他们表述了西方世界长期以来所说的美的概念,而且首先思索了政治自由的问题。--据帕尔默等《欧洲崛起:现代世界的入口》
              材料二:要了解现代世界,必须从欧洲开始,因为从16世纪以来欧洲在数世纪中建立了一个空前强大的、全球性的政治、军事、经济、技术和科学体系的综合体,这是由欧洲及欧洲移民后裔组成的国家构成的“文明世界”。到19世纪70年代,世界上确实已存在一个“以欧洲为中心的文明世界”。
              --据帕尔默等《欧洲崛起:现代世界的入口》
              材料三:二战后,许多西欧国家的领导人认识到,“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据夏保成 王保庆《欧洲一体化与欧洲安全》
              (1)阅读材料一,指出公元前5到4世纪希腊人表述“美”的概念以及思索“政治自由”问题的思想基础,概括上述思考对其政治的影响。
              (2)阅读材料二,列举促进“以欧洲为中心的文明世界”形成的重大历史事件。指出19世纪40至70年代,先进的中国人对这一“文明世界”的反应。
              (3)你是否赞同材料三中“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4)结合材料,概述古代、近代和现代欧洲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 8. “人类的历史是文明的历史。这一历史穿越了历代文明,从古代苏美尔文明和埃及文明到古典文明和中美洲文明再到基督教文明和伊斯兰文明,还穿越了中国文明和印度文明的连续表现形式。”文中提到的“古典文明”产生的地区是(  )
              A.东亚
              B.北非
              C.西亚
              D.欧洲
            • 9. 文明起源是多中心的。下列有关文明起源与辐射示意图,较符合事实的是(  )
              A.
              B.
              C.
              D.
            • 10.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文明在相互融合,也在艰难曲折中演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剑桥中国秦汉史》认为,“不管人们是否佩服秦(国)的成就,但必须承认这个成就:它在质和量的方面都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致它可以名之为‘革命’……”
              --费正清、崔瑞德《剑桥中国秦汉史》
              (1)从社会转型角度看,材料一中的“革命”主要指什么?
              材料二  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例如一万年前,在人口和资源的压力下,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游牧、农耕文明转型,标志性的技术突破是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几百年前,欧洲农耕文明的发展也面临着人口与资源的激烈矛盾。后来,西方文明出现新的转型,开始了文艺复兴,发明了蒸汽机,展开了一场人类对自然更大的征服运动……经过几百年的内外战争,逐步建立起了以自由企业为中心的自由民主政体……
              --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述人类文明演进过程。并依据材料分析影响文明转型的主要因素。
              材料三  为获取资源与市场,工业文明的先导国家以枪炮打开了地球上一切民族和国家的大门,迫使一切后进民族走向工业化之路。近代中国,为实现民族的平等和国家的发展,进入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期,百年动荡,内忧外患,血流成河。
              --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在“西方工业文明先导国家”的“枪炮的迫使”下,中国近代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主要转型表现。
              (4)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文明和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文明,在经济上是如何相互借鉴的?
              材料四  当前,全人类正共同面临着一场新的文明转型,如果没有新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如果没有新的全球资源配置体系的革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矛盾将会迅速激化,人类就有可能越不过这次文明转型的门槛。
              --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
              (5)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应对“新的文明转型”?
            0/40

            进入组卷